分享

隋文帝并非弘农杨氏后裔,也不是杨震的十四世孙!他是谁的后裔?

 昵称vUWeivtn 2023-04-14 发布于陕西

要了解隋朝,我们自然得从它的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开始……

在《隋书》和《新唐书》中都曾提到: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出身名门望族,他是弘农杨氏的后裔,而东汉时期号称“关西孔子”的名臣杨震就是他的祖先。

如此说来,杨坚不光是名门望族,还是文化传家!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中国有一句老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果一个人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喜欢读书是件好事情,但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要固执地拘泥于书本本身的内容而不懂得变通,也不要完全迷信书本。

因此,隋文帝杨坚乃弘农杨氏后裔,出生于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恐怕不是真的!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两个——

①:如果按照《隋书》和《新唐书》中的说法,杨坚是杨震的十四世孙,那么问题就来了:杨坚的父亲名叫杨忠,而杨震的曾祖父名字也叫杨忠。

也许有人会说,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家要知道,我们中国人给孩子起名字与外国人不同,外国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很多时候会给孩子取一个与父亲或者爷爷一样的名字。

比如:英国皇室中就有亨利一世、亨利二世、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至于爱德华更是从一世到了八世!

中国人则不同,我们中国人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很有讲究,不能触犯祖先的名讳,祖先叫什么名字,后辈就不能叫相同的名字。

特别是在杨坚与父亲杨忠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门阀士族社会,对于这件事情的讲究尤其严格。

当时,要看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看他能不能背诵大量的家谱,不光自己家的家谱记得清楚,别人家的家谱也得清楚,别人家的祖先叫什么名字,一定要门儿清,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不能冒犯人家祖先的名讳。

比如:对方的父亲或爷爷名叫张进,那么当着人家的面就绝对不能说“进”字。如此一来,招呼别人“进门”就得改为“入门”。

试问,连别人祖上的名讳都需要避讳、不能冒犯,更何况自己祖先的名讳呢?

如果说,隋文帝家族真的是弘农杨氏后裔的话,那他的父亲就不应该叫杨忠,这不是冒犯祖先的名讳了吗?

②:根据史料记载,杨坚的母亲名叫吕苦桃(山东人)

很明显,“苦桃”两个字就和平常人家的小花、小草一样,属于贫苦人家,典型劳动妇女的名字。

而且,山东吕氏也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并不属于什么家世显赫的高门大户,实际上就是一般的小门小户。

之所以这样说,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

杨坚当上皇帝之后,曾经派人到山东寻访舅舅一家,想把他们接到长安去享福,几经寻访还真的找到了。

当时,杨坚一见到舅舅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不禁激动不已、潸然泪下。

岂料,这位舅舅不但没有流露出一丝丝悲伤之情,而且还当着众大臣的面,拉着隋文帝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引自《隋书·外戚传》

“我们家的种子(杨坚)就是我们家的,别人谁也偷不走,你看这孩子,长得多像我的苦桃姐啊!”

听听!说话如此粗鲁、有失文雅,尽显寒门小户的本色,哪里像是高门大户出身的人能说出口的话?

一时间,弄得隋文帝在诸位大臣面前尴尬不已,很没有面子。

大家要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门阀士族社会,因此在婚姻问题上是最讲究门第的。

如果说,隋文帝杨坚的家族真的出身于弘农杨氏的话,那么他的父亲杨忠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这样小门小户的女子结婚的。

由此可见,所谓“隋文帝家族是弘农杨氏后裔”、“杨坚乃杨震十四世孙”的说法,纯属自抬身价,其实就是冒牌货!

那么,隋文帝杨坚到底是谁的后裔呢?

其实,以我们现有的诸多史料来看,杨坚的远祖何许人也?他又是从哪里发祥的?如今已经搞不清楚了。

根据《周书》以及一些史书的资料分析,他(杨坚)比较靠谱的、有真正名字和事迹记载的第一代祖先,不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杨震,而是一个投靠了鲜卑族政权的汉人军官,名字叫杨铉,他的出生地也不是在弘农郡华阴县,而是在一个名叫武川镇的军镇里。

【注】:武川镇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土城梁村,它的南面紧紧挨着大青山,扼守着从草原进入中原的门户。

那么,武川镇是谁建立的呢?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一举统一了中原,虽说当时拥有一个强大的政权,但它同时也有敌人。

当北魏正在中原活动的时候,在其北面的蒙古高原上有一支名叫柔然的游牧民族,它就是北魏的强敌,一直在不停地侵扰北魏边境。

由于北魏早期的都城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紧靠着草原,为了让自己的首都不受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因此就在北方的沿边地区(今河北北部至内蒙古南部一带)一下子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为“六镇”,而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

不论是武川镇也好,还是其他几个军镇也好,他们一样都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责任,因此到那里去的六镇将士大多数都是鲜卑族的贵族子弟,同时也有一些汉人豪强。

总之,不论什么人,他们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出将入相,政治前景很高,也很光明。

可以想见,隋文帝杨坚家的祖先在武川镇生活的时候,一出门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回家就可以喝着酒、吃着肉,做着当官的美梦,日子也算蛮滋润的!

只可惜,日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却永远地改变了六镇的命运,改变了北魏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同时也改变了杨坚家族的命运……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六镇士卒起义,起义大军离开了自己繁衍生息的军镇,滚滚南下,迅速地冲垮了北魏政权。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当初,北魏是为了保卫自己才建立了六镇,为什么现在这六个军镇却倒过来反对自己的政权了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原因,我们还得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说起……

虽说,北魏是鲜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它的统治者却很有野心,也可以说很有雄心,统一中原之后,它不希望延续此前草原游牧民族的政权那样,只懂得打仗,不懂得治国,落得个骤兴骤灭的命运,而是当真想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在中原扎下根来。

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要怎样才能在中原扎下根来呢?

经过北魏君臣中颇有见识的一些人商量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汉化”。

基于如此的雄心和见识,北魏孝文帝就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积极学习汉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同时在社会风俗上也要求鲜卑人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娶汉女、葬汉地,以此来加速推动民族融合。

除此之外,为了配合汉化,离中原地区更近一些,孝文帝还把首都从山西平城迁到了中原的腹地——河南洛阳。

不得不说,孝文帝的改革是一场非常伟大的社会变革,大大地加速推动了鲜卑族的文明进程,但同时也为“六镇起义”埋下了种子……

简单来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严重触犯和损害了六镇军人的利益!

原本,六镇是为了保卫国家、保卫首都而建立起来的军事桥头堡,当时他们距离首都平城很近,因此位置与地位都很重要。

可是,自从孝文帝把首都迁到了河南洛阳,六镇的地位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一下子从保卫首都的重要军镇变成了远离首都的边镇,再也不如之前那么重要了。

而随着六镇的边缘化,六镇将士们的地位也跟着大大降低了,如今离皇帝远了,也不受皇帝的重用了,想升官是越来越难了。

另外,他们粗野豪放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入不了那些已经汉化了的,身在洛阳的鲜卑贵族们的法眼了。

大家想一想,如今在六镇这个地方不但要吃苦,而且升不了官,同时还会被人看不起,有哪个鲜卑贵族会笨到愿意来这里镇守呢?如果来了,地位岂不就一落千丈了吗?

无奈之下,孝文帝只好征发附属部落、汉人百姓,以及一些正在服刑的犯人,让他们前往六镇去戍边(驻守边疆)

如此一来就更糟糕了:原先的贵族子弟培训基地(六镇),一眨眼居然变成了囚犯们的劳改农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六镇上空也逐渐开始弥漫出两种气氛——

①:怨气。

他们怨那个越来越汉化、越来越腐败、也越来越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北魏中央政权。

②:袍泽气(六镇内部军人之间的哥们儿义气)

六镇士卒虽说来自五湖四海,有鲜卑人也有汉人,但毕竟现实的处境相同,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把民族界限分得那么清楚。

如今,对于六镇军人来说,大家都是在一起割头换命的好兄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通婚,难道还要分什么彼此吗?

也正是因为这样,六镇内部的凝聚力开始越来越强,而这些军人都把各自生活的军镇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故乡的位置在他们心里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神圣,甚至高过了自己的第一故乡。

随着六镇之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他们与北魏中央的离心力开始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了……

终于,在各种矛盾的累积之下,(正光四年,也就是公元523年)六镇士兵爆发了起义,起义大军如同洪流一样,将北魏政权冲了个支离破碎。

正是因为此次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坚家族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是改变了杨坚的父亲杨忠的命运。

在这场大变故中,杨忠也随着起义军的洪流离开了世代生息的武川镇,辗转流落到了山东,在山东的泰山脚下,杨忠就和贫苦农家的女儿吕苦桃结为了夫妻,这才生下了日后的隋文帝杨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