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曼说隋- 隋文帝杨坚 (2)

 梦想童年594 2017-11-20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杨坚出世 
  杨坚,大隋王朝的缔造者,和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一样,有着传奇的经历。其中,第一个传奇就是,他虽然出身关陇贵族,却是一个生在寺院,由尼姑抚养大的孩子。这段奇特的经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给杨坚后来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他成功地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辽阔帝国;他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给了平民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他发展经济,让国家拥有了几十年吃用不尽的粮食储备.凡此种种,都把杨坚这位皇帝装点得格外耀眼。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君主,人们不禁会好奇,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什么在他身上会出现那么多奇迹?   
   要讲隋朝,当然得从它的缔造者杨坚说起。杨坚是何许人啊?   

   可能有人会说,杨坚是弘农杨氏后裔啊!《隋书》、《新唐书》都这么记载的,那可是名门望族。这个家族有个大名鼎鼎的祖先叫杨震,是东汉人,号称“关西孔子”,是个大儒。这样说来,杨家不仅是名门望族,而且还是文化精英。   

   是不是呢?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个所谓弘农杨氏后裔,恐怕是假的。为什么呢?举两个证据。   

   第一,杨坚的父亲叫杨忠,而杨震的曾祖父也叫杨忠。这就有问题了。要知道,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要是敬重自己的祖宗,会让小孩也起跟祖宗一样的名字,以示纪念。所以,在英国皇室,就有从亨利一世到亨利四世,甚至还有从爱德华一世到爱德华八世;而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在取名的时候讲究不犯祖先的名讳,特别是在杨坚生活的时代,还是世族社会,更讲究这一点。   

   当时有学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背大量的家谱,可以和别人说一天的话,决不冒犯别人任何祖先的名讳。比如说别人的爸爸叫李进,那你当着人家儿子的面决不能说出“进”字,这样一来,“进门”就得改成“入门”。连别人祖先的名讳都要避讳,更何况是自己的祖宗。试想,如果杨坚真的出身弘农杨氏的话,怎么自己倒冒犯自己祖先的名讳了呢?   

   第二个证据。杨坚的妈妈名叫吕苦桃,是山东人。山东吕氏本来就默默无闻,再看苦桃这两个字,更是和小花、小草一样,是劳动妇女才有的名字。   
   事实上,吕苦桃家庭也确实寒微。后来杨坚不是当皇帝了吗?到山东去寻找舅舅一家,把舅舅接到京城。杨坚看到舅舅就想起去世的母亲,潸然泪下。没想到,舅舅却一点悲伤的表现都没有,反而当着好多大臣的面说了一句:“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姐。”什么意思呢?我们家的种谁也偷不去,你看皇帝跟我苦桃姐长得多像啊!话说得很粗鲁,显然没有多深的文化修养,典型的贫下中农。   

   我们也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门阀世族社会,婚姻最讲究门第,如果杨坚他们家出身于弘农杨氏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跟这样小门小户的女子结婚的。所以说,所谓弘农杨氏,纯粹是自抬身价。   

   那么杨坚如果不是弘农杨氏后裔,他到底是谁的后裔啊?   

   其实,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他的远祖是谁,从哪儿发祥的,已经搞不清楚了。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他比较靠谱的,有真正的名字和事迹记载的第一代祖先不是大儒杨震,而是个投靠了鲜卑族政权的汉人,叫杨铉;杨氏一族,也不住在弘农,而是居住在一个叫武川镇的军镇里。   

   武川镇在哪里?它就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土城梁村,南面紧紧依靠着大青山,扼守草原进入内陆的门户。   

   我们知道,北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权,公元439年一举统一了中原。但是,北魏也有敌人。在它的北面有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叫柔然,不时侵扰北魏。当时,北魏的首都还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紧挨着草原。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北魏就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他们出将入相,政治前景光明。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永远改变了六镇的命运,改变了北魏的命运,当然,也改变了杨坚家族的命运。

   杨坚的祖先待在武川镇这个地方,进门喝酒吃肉,出门风吹草低,小时候舞枪弄棒,长大了精忠报国,应该生活挺滋润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彻底改变了杨坚家族的命运呢?   

   公元523年,六镇起义了。起义大军离开自己的军镇,滚滚南下,迅速地冲垮了北魏政权。我们刚才讲了,六镇是为了保护北魏设立的,是国家柱石,怎么会起义呢?   

   这还得从北魏的汉化说起。北魏虽然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非常有雄心。统一中原后,它不想象此前的少数民族政权那样,只会打仗,不会治国,骤兴骤灭,它想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在中原扎下根来。可是,怎样扎根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有汉化。   

   基于这样的雄心和见识,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积极学习汉人的先进管理经验,而且还要求所有鲜卑人都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娶汉女,葬汉地,加速民族融和。另外,为了离中原地区更近,孝文帝还把首都从山西平城迁到了河南的洛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当然是一场非常伟大的变革,大大推进了鲜卑族的文明进程,但与此同时,这场改革也埋下了六镇起义的种子。为什么呢?   

   简单来说,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损害了六镇军人的利益。   

   我们刚才说过,六镇本来是保卫国家、保卫首都的桥头堡,可是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的地位就变了。从保卫首都的军事重镇变成了远离首都的边镇,没那么重要了。随着六镇边缘化,六镇将士的地位也大大降低,不仅升官越来越难,他们粗野豪放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不入那些汉化了的鲜卑贵族的法眼了。   

   又要吃苦,又不能升官,还有被人看不起,哪个鲜卑贵族还愿意到六镇来!没办法,北魏只好征发附属部落、汉人百姓甚至犯罪分子过来戍边。这样一来更糟糕,本来的贵族子弟培训基地变成了劳改农场,地位一落千丈。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气氛就在六镇弥漫开了。第一是怨气,怨那个越来越汉化、越来越腐败、越来越跟他们格格不入的北魏中央;第二种是六镇内部的袍泽气,也就是哥们义气。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鲜卑人,有汉人,但是,既然处境相同,也就不用把民族界限分得那么清楚了,都是割头换命的好兄弟,都把各个军镇看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比第一故乡还要亲切。   

   这样,各个军镇和中央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终于在公元523年,六镇士兵爆发起义,起义军犹如洪流一般,一下子把北魏政权冲得七零八落。   

   这场大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家的命运,确切地说,是改变了杨坚的爸爸杨忠的命运。   

   就在这场起义中,杨忠离开了世代生息的武川镇,辗转流落到山东。在泰山脚下,杨忠和农家女儿吕苦桃结婚了。显然,就杨忠的本意而言,他是想随遇而安,在山东开始新生活。但是,命运捉弄人,没过多久,杨忠又当了梁朝的俘虏,漂泊到江南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和北魏隔淮河对立的政权不是梁朝吗?现在北魏内乱,梁朝趁火打劫,出兵山东,抓了不少俘虏回去,杨忠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史书记载,杨忠长得高大威猛,比南方人强壮多了,一看就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很快又被吸收进梁朝的军队,成了梁朝的一名军官。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又过不下去了。 

   辗转流落到江南的杨忠,在那里一待就是五年,五年的光景,他或许已经习惯了那里的一切,想在那儿长期待下去了。可是命运之手又开始操控了,公元528年,杨忠的命运再次发生改变,迫使他不得不离开江南,开始新的流浪生活,那么在那个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时代,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公元528年,北魏的内乱还没有结束,梁朝就想插手北魏的政治了。   

   当时,北魏的皇帝去世,梁朝派了一支七千人的大军,护送早年投降梁朝的一个北魏王子元颢返回洛阳,争夺皇位,想要建立傀儡政权。原本出身北方的杨忠又被编入这支军队,进入洛阳。   

   本来,梁朝扶植的这个傀儡皇帝如果能够稳定下来的话,杨忠也算是从龙功臣,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安置。可是,没想到好景不长,傀儡皇帝没当几天,就被一支少数民族军队杀了,杨忠再度当了俘虏。   

   这时候,北魏已经是乱者为王了,各种势力都在拼命发展,争夺地盘,一会儿你吞并我,一会儿我吞并你,杨忠也就辗转在各种军事力量之间,如水中的浮萍一般。   

   后来,他终于投到一个叫独孤信的将军麾下。此人也是武川镇出身,对杨忠这个小老乡很是赏识。从此,杨忠就成为独孤信的心腹,又跟着独孤信到处转战,到处流浪,从洛阳到关中,从关中到荆州,再从荆州二度进入江南的梁朝,几乎要把全天下都跑遍了。   

   就在杨忠颠沛流离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政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北魏最终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西魏定都长安,东魏定都邺城。两边虽然都拥立一个北魏皇族当傀儡皇帝,但真正掌权的都是六镇出身的权臣。其中,西魏的掌门人叫宇文泰,是武川镇人;而东魏的掌门人叫高欢,是怀朔镇人。   

   出身武川镇的宇文泰在西魏掌握了大权,流落在各地的武川人也就纷纷向西魏靠拢了,杨忠也不例外。公元536年,在宇文泰的人才政策吸引之下,他又跟着老长官独孤信辗转从江南来到关中,投身到宇文泰的麾下。   

   当时,西魏政权还是鲜卑人的天下,所有人都必须向鲜卑人靠拢。怎么靠拢呢?宇文泰赐给杨忠一个新的姓,叫普六茹。从此,杨忠也就变成了普六茹忠。改换鲜卑姓氏,这就意味着,他已经被这个政权视为自己人了。这一年,他三十一岁。   

   古人讲,三十而立,这个说法对杨忠来说一点不错。虽然早年坎坷,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杨忠终于稳定下来,而且进入人生的快车道了。当时,西魏和东魏不是整天打仗吗?杨忠屡立战功,在军队中的地位节节攀升,而且,骁勇的威名也树立起来了。史书中记载了两个故事。   

   第一,有一次,杨忠陪宇文泰打猎,忽然一头猛兽跑了过来,杨忠一看情况紧急,“左手挟其腰,右手拔其舌”,赤手空拳就把猛兽打死了,跟打虎英雄武松有的一比。   

   第二,杨忠率领的军队和敌人的大军隔河对峙,两边兵力悬殊,情况非常危急。士兵吓得腿都软了。杨忠一看,索性命令士兵都下马,坐在地上休息,自己一个人骑马站在河中间,宛如中流砥柱,瞪着敌人。敌人一看杨忠如此神勇,再看士兵如此放松,以为是计,居然害怕,不敢追了。这不是比猛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还厉害吗!   

   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英雄当然会受到重用,就在杨忠进入西魏十四年之后,西魏整顿军队,完善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杨忠也就成了这十二大将军之一。   

   这个身份到底有多重要呢?要知道,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其实是军政合一的,因此,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了。   

   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而且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所以,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杨忠则是大将军。能够挤入这个集团,杨忠真是发迹了。   

   杨忠已经功成名就了,他还缺什么呀?缺子嗣。半生奔波,转眼已经是中年人了,不能没有接班人啊。老天也往往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就在杨忠事业日渐兴旺发达的时候,他的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诞生了。这时候,杨忠已经三十六岁了,三十六岁得子,即使在今天都不算早,何况是杨忠生活的那个年代呢? 

   一直漂泊的杨忠终于在而立之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确立,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政府军事系统的最高统帅,也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官职,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这二十个家族地位至关重要,北周、隋、唐三代皇帝的祖先都出身于此。那么这么一个重要的改变,会给刚刚出世的杨坚带来什么呢?   

   中年得子,杨忠当然大喜过望。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历代皇帝诞生,不都有一大堆灵异现象吗?杨坚有没有啊?当然有.《隋书·高祖本纪》就记载了一段:   

   高祖以大统七年(541)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这是最官方版的灵异故事了。   

   这段故事虽然话不多,但是包含着杨坚早年的重要信息,我们当然得仔细分析一下。这段话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紫气充庭,神光满室。”这是不是真的呀?这种红光紫气的故事我们见多了,基本都不可信,帝王神话而已。当然,若是生在朝霞四射的早晨或者是彩霞满天的傍晚,就算我们小老百姓的孩子,也没准能伴随着点紫气神光,只是没人记录罢了。   

   第二部分:“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这是不是真的呢?主体上是。   

   事实上,杨坚不仅生在寺院里,而且也确实是一个叫智仙的尼姑在寺院养大的,跟佛教的缘分比从和尚到皇帝的朱元璋深多了。问题是,朱元璋是穷人,不得已到寺庙讨生活,杨忠好歹也是将军,为什么要把儿子交给尼姑养呢?这一方面当然说明杨忠信佛,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杨忠太爱这个孩子了。   
   中年得子,唯恐养不活,怎么办呢?当时人普遍信佛,不如托身佛门,让佛祖帮忙照顾吧。所以才让尼姑放在庵里养大。但是,真要放在尼姑庵里,自家人不能随时照看,杨忠哪能放心啊。怎么办呢?他不是将军吗?房子多,于是就把自己房子的一部分改做寺院,就请当时鼎鼎有名的神尼智仙来住持,和《红楼梦》里的槛外人妙玉住进贾家家庙栊翠庵一样。这样一来,杨坚是进寺不离家,佛家的好处和世俗的好处都沾上了。   

   再看第三部分,“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这部分是不是真的呢?半真半假。   

   假的是哪部分啊?“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肯定是假的,因为这很畸形,根本不是正常人的长相;手上有字可信可不信,跟各个旅游景区那些所谓的犀牛望月、仙人指路是一个类型,看得出看不出全凭你的想象力了。   

   哪部分是真的呢?“目光外射”是真的。所谓目光外射其实就是双眼炯炯有神,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也是权威人格的表现。前面提到过,杨忠本人就是个美男子,身材高大,美髯飘舞,很符合当时的审美品位。这样的身材遗传给杨坚,再加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后来有很多人给杨坚看过相,都说他容貌非常,可能就是被他雄伟的外表和精光四射的眼神折服了吧。   

   可能有人会想,这样一个孩子,爸爸是将军,难免仗势欺人;又是中年得子,难免娇生惯养;又在尼姑庵里长大,难免带点女性气息,这应该是二世祖吧?长大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是不是呢?还真不是这样,杨坚从小就老成持重。两个表现:   

   第一,清心寡欲。杨坚成年之后曾经说:我从小在尼姑庵长大,所以就喜欢吃素,喜欢听寺里的钟声,大概前生就是和尚吧。换言之,尼姑庵没给他造成什么女性气息,反而造就了他宗教徒一般的清静性格。   

   第二,不苟言笑。严肃到什么程度呢?《隋书》有一句话说得好:“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就是说这个人不管跟他关系多亲近,但你绝对不能捉弄他,不敢跟他开玩笑。从小就会玩深沉,天生是当领导的料。 杨坚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忠已经完成了重要的身份改变,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照常例说,杨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二世祖的形象,但他却少年老成,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二世祖的任何特点。这就让人不解了,杨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至关重要。第一,西魏的大环境不给他当二世祖的机会。   
   我们说过,北魏在六镇起义后,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杨坚家属于西魏。那么,东魏和西魏哪一方力量更强呢?当然是东魏。为什么?   

   首先,东边经济实力强。东魏和西魏基本上以黄河为界。黄河几字形东边一竖再往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以东就是东魏,这可都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几字形东边一竖往西,也就是陕西省往西才是西魏。这边地狭民瘠,经济条件比东魏差了不少。   

   其次,东边的军事力量也强过西边。我们不是说过,东魏和西魏的掌门人都是六镇出身吗?他们的军事班底也都是六镇将士。但是,因为东魏占据的是原来北魏的中心地带,所以六镇将士中,绝大多数都归了东魏,有十几万之众,而西魏只拿到了六镇中的一个--武川镇的兵力,最初入关的时候甚至不满三千人,军事力量对比相当悬殊。   

   因为力量相差太悬殊,东魏天天想吞并西魏,所以连年进攻,咄咄逼人,而西魏则是疲于应付,自身难保。有一个事情最能说明两方的力量对比情况。   
   当时,每年冬天,黄河的水封冻之后,东魏都有可能派骑兵来偷袭。西魏打不过,只好派兵整天守着黄河,不光监视敌情,还得监视河水,一看见黄河结冰,就赶紧把它凿开,好让骑兵过不来。靠河水来阻挡东魏骑兵的铁蹄,屈居守势的态势真是一望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西魏的领导集团天天想着救亡图存,因此励精图治,很有朝气。这种大环境可不允许腐化堕落的二世祖存在,相反,越是将军的儿子,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谁让他天生责任比别人重呢!   

   第二,杨坚本人的教育环境也非常严格。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呢?   

   杨坚十三岁以前接受的是尼姑智仙的教育,十三到十四岁则是在太学读书。智仙是个尼姑,但是从她游走在权贵之家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尼姑,相反,她有非常入世、非常政治性的一面。智仙怎么教育他的呢?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了。   

   智仙给杨坚起了个小名叫那罗延。那罗延是梵文的音译,金刚力士的意思。在佛教里,那罗延扮演的是护法神的角色。我们现在在寺庙里还能看到护法神左手持剑,右手持叉的形象。从这个小名看来,智仙非常清楚,杨忠将军的这个儿子,虽然交给她养育,但并不是要当佛门弟子养育的,相反,这个孩子一定会接着当将军,做杀伐的事业。有了这样的认识,智仙的教育当然也要予以配合了。   

   另外一个例子。杨坚七岁的时候,智仙曾经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兴盛,同时,因为时局动荡,末世论,灭佛论也很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智仙殷切期望她所养育的小孩将来能够护法,这不足为奇,但是,在幼小的孩子心中,还是“儿当大贵”这样的心理暗示更有影响力吧。   

   再看太学教育。尼姑的教育虽然方向不错,但是,毕竟太与世隔绝了。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孩子要是真想成长,必须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跟更多的人打交道,积累政治资本。   

   十三岁的时候,杨坚终于走出尼姑庵,到太学读书了。太学是中国古代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汉朝曾经非常兴盛。但是,后来天下大乱,太学也越来越没落了。西魏集团不是从六镇起家吗?本来就是一些赳赳武夫,没什么文化基础,即使是六镇的汉人,也深受鲜卑化的影响,基本都是不学无术。幸好,西魏的掌门人宇文泰是个有见识的人,他知道,只凭武力,是没有办法在关中地区扎下根来的,所以,他一直提倡学习,甚至在自己的衙门里设置学堂,让部下白天工作,晚上扫盲。让官僚子弟到太学读书,也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太学生涯对杨坚而言太重要了。杨坚在太学不仅学习了一些儒家经典,而且很快就成了领袖人物,有了一批追随者。这可是一张宝贵的关系网。事实上,后来帮助杨坚从北周小皇帝手里夺权的郑译,就是杨坚在太学的同学。这样看来,不仅西魏的环境要求杨坚奋发向上,杨坚的早年教育也同样鼓励他有所作为。   

   说了这么多杨坚的身世和早年教养,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杨坚其人了。在我看来,杨坚此时虽然还是少年,但是,他身上已经表现出几个至关重要的特征了。   

   第一,背景深厚。他的祖上出身武川镇,父亲是西魏的大将军,而武川镇军阀是当时西魏社会的最高层。在门阀体制下,这样的出身会让他很容易进入政治高层,这也是他日后功业的基础。   

   第二,志向远大,教育良好。杨坚的出身决定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而他的学习背景又决定了他文武双全的底蕴。这在当时应该是非常难得的素质。事实上,当时人们对杨坚的评价也确实如此。据史书记载,一代枭雄宇文泰在看见杨坚之后非常惊诧,赞叹说:“此儿风骨,非世间人!”可以想象,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已经是呼之欲出。   

   十四岁那年,杨坚从太学毕业,被任命为京兆功曹。这个官职虽然只是长官征召,而不是政府任命,不算是正式的官员,但是,从这个岗位上,杨坚毕竟迈出了他仕途的第一步。那么,这个带着不平凡印记的少年会有怎样的未来呢?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