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韬晦顾问第31篇:杨坚夺位隋朝统一

 二马仔 2020-06-16

声明:本文仅代表刘博年的学术研究思想,可能某些观点并不代表普世价值观的立场。

自东汉之后3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在西晋时有几十年的短暂统一,但随着自秦汉以来,北方以“匈奴”和“鲜卑”族为首的北狄“蒙古利特”人种“五胡乱华”而对“中原汉化圈”的长期侵略,致使当时在中国形成了各自为政的长期割据时代。随着北方这些北狄胡人“渔猎游牧民族”的生存繁衍,因草场资源争夺和“小冰河期”的气候变冷,迫使他们其中的匈奴部落西迁欧洲,灭西罗马;而鲜卑族则南下挺进关中和中原,致“西晋”政府被迫南迁到“长江天险”南的建康建立“东晋”政权。然而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形式上的短暂统一虽不代表全国的实际统一,但却以先进的“汉化思想”同化着北方各族。

公元398年,北魏突破西晋防线,在“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建立鲜卑族政权;被赶到南方的汉人迁都“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建立了史称的东晋政府。自此南北两方分庭抗礼,形成了史称的“南北朝”。但当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深化“汉化”改革而迁都洛阳后,极大地削弱了长城北部地区原有的政治和经济的区位优势,致使镇守北方边塞的一些鲜卑族将领心怀不满,从而爆发了史称的“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于公元524年3月爆发。“六镇”是指北魏鲜卑族为抵抗同为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攻击,而在长城沿线设立了:“武川、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这六镇军事要塞。其中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25公里外的武川镇大青山北土城梁村最为有名,因此地曾是北周、隋、唐三朝皇室的发源地。

因沃野镇的一个高阙戍主对下属苛刻,而使匈奴人戍兵破六韩拔陵起义、杀戍主,拉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在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的时候,因来自武川的宇文泰和怀朔的高欢在起义中展示了非凡的才能,从而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改变了北魏的国运。他们最终将北魏割据为相互对峙的“西魏”和“东魏”,从而削弱了北方的军事力量。

“武川杨氏”家族从南北朝的“五胡16国”时期,世代就为镇守武川镇的武将。公元541年7月夜,同州刺史杨忠的夫人吕氏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就是之后建立隋朝,称“隋文帝”的杨坚。当晚一法号为“智仙”的尼姑从山西过黄河赶来同州见杨忠,并说此男婴前途无量!于是杨忠就相信了这个尼姑所说的,把自家的房宅改建成尼姑庵,将儿子杨坚交由智仙在这里教育。

西魏时期的武将杨忠博闻强识、武艺高强、身材魁梧,并跟随宇文泰来到关西。因其在对东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而深得西魏总司令宇文泰的赏识,被封为“隋国公”,从此武川杨家开始兴盛。这就是之后确立国号为“隋朝”的由来。因杨忠常年跟宇文泰征战在外,杨坚的童年时光大都是和智仙尼姑度过的。她还给杨坚取了个佛家名字“那罗延”,即为“金刚力士”之意。通过智仙的教导,他也逐渐历练成为一个真正与其父杨忠才能相当的金刚武将。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其形式类似于当今的“民兵”和“预备役”,即“农兵结合”。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闲时节练兵,战时从军打仗,需自备武器和马匹。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在大统年间即公元535-551年建立,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公元742至755年才停废。府兵制也是宇文泰用于安定关中地方势力,解决胡汉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招募府兵并实行胡汉平等、及让汉族豪强担任高级将领而有效地凝聚且吸纳了汉人的支持。

身为“八柱国将”旗下“12大将军”之一的杨忠,更是借助府兵制伐东魏而屡立战功。杨坚成年后便子承父业地随父入伍,此时东、西魏的“拓跋元氏皇室”已走向没落。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高阳和宇文觉也先后废掉东魏和西魏的皇帝,分别改国号建立了“北齐”和“北周”。杨坚凭借着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因其出众的才能得到八柱国将其一的鲜卑贵族独孤信家族的赏识,西魏开国元勋独孤信便将自己的七女儿嫁给了杨坚,而促成了一次重要的“政治联姻”。自此,杨坚可谓仕途坦荡了。

“独孤家族”就是君王辈出的武川镇北周、隋、唐三朝宗室的鲜卑族皇亲国戚。独孤信也出生于武川,并跟随宇文泰来到关西。其长女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史称“明敬皇后”;其四女儿嫁给了同是八柱国将李虎的儿子陇西郡公李昞,也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而成为“元贞皇后”;五女儿嫁给了“上柱国将”北周皇室的许国公宇文述,入隋兵变后被宇文述其子宇文化及尊封为“许国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就是嫁给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家族的政治联姻手段可谓是江南东晋“门阀政治”在北方的翻版,也很像现代“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中的“宋氏三姐妹”。

“关陇集团”即“关西”和“陇右”地区的豪强势力集团。当宇文泰进驻此地后,关陇集团就成为他的首要统战对象。因北魏刚分裂后,“西魏宇文泰”的经济资源和军事兵力都不及“东魏高欢”、汉化程度也不及江南的“南梁萧氏”。所以宇文泰决定继续深化前朝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除推行胡汉平等的府兵制外,还以汉人封建传统的“儒教”和《周礼》改革“中央官制”,实行以汉化治国的手段。并赐汉族豪门以鲜卑姓氏而达到戮力同心、胡汉一体的民族融合政策。被赐予鲜卑族姓“普六茹氏”的杨坚家族便如鱼得水,再加上他与鲜卑望族的政治联姻、屡立战功,便迅速进入了关陇集团的核心。

相较两魏时期宇文泰依靠汉族豪强而深化汉化的改革,东魏的高欢却开历史的倒车,倒行逆施地进行胡化复辟。除用鲜卑语发号施令外,犹如回到北魏孝文帝之前一样;高欢集团还公然对鲜卑朝臣说:“汉人都是咱们的奴才!”东魏至北齐对中原汉人的“种族歧视”,甚至在军中和民间都屡次发生过鲜卑人欺凌和屠杀汉人的事件。以至于使民族矛盾激化加深,致使“高氏统治区”的汉人民起义不断。

除汉人起义外,北齐还“过度兴佛”而导致财政亏空。国力耗尽的北齐政府在面对西面日益强大的北周军讨伐外,此时逐渐昌盛的“江南陈朝”收复失地,又给了北齐以致命一击。

北周和北齐于公元577年初展开决战。此时衰败腐朽的北齐便在北周出师后不久就灭亡了。顺利统一北方的北周便与南方“长江天险”的南陈和北部“长城塞外”的突厥形成对峙。因时年36岁的杨坚在灭北齐的军事行动中战功卓著,被晋升为“上柱国将”。而且他的大女儿杨丽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看中并立为“太子妃”。在北周统一北方的第二年,因勤政而积劳成疾的北周武帝在对北部突厥军的作战准备中英年早逝。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杨立华被封为皇后,其父杨坚也因此政治联姻而成为“大司马”,大握军权,王者霸气,欲夺皇位。

随着杨坚在朝中政治资本和威信地位的不断提高,北周宣帝开始猜忌杨坚。并对其妻杨丽华说:“总有一天会灭族你们杨家的!”北周宣帝有次甚至对身边的侍卫说,若发现杨坚神情紧张时就立即杀之。而当宣帝召见并责备他时,他却泰然自若,如之前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对曹操一样,因此逃过一劫。为了打消宣帝对自己的猜疑,杨坚主动提出调任扬州,任安徽寿县的总管,以远离北周的政治中心。

周宣帝因病于579年退位。次年5月,宣帝病逝。留下了年仅八岁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也就是北周末帝。此时作为敬帝外祖父的“隋王”杨坚便开始以大丞相“辅政幼主”为由,锋芒毕露地控制了中央朝廷。为了防止北周“宇文氏皇室”发生兵变,他先后召见了五位“北周亲王”至国都长安并处死!此举使北周各地方皇族势力深感不安而陆续发生兵变。

此时隋王杨坚已是大权在握。面对公元580年6月宇文泰的外甥,山东大将尉迟迥在相州声讨大丞相杨坚、及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的起兵响应叛乱,杨坚则派汉将韦孝宽先攻尉迟迥,致其自杀;八月底,司马消难见势不妙便叛逃至南梁;两个月后,王谦被杀的首级头颅送至京师长安。至此,杨坚仅用四个月就平定了史称的“三总管之乱”。他又在年底下令将之前宇文泰赐汉人的“鲜卑姓氏”还原为“汉姓”。

“大隋王朝”由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2月将其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废掉后所建立。年仅九岁的幼主宇文阐于农历五月壬申日惨遭杨坚的派人暗杀!之后杨坚还假做震惊。杨坚篡位夺权后,就确立了以“汉文化”为正统的治国思想,并着手统一全国。因北朝分裂时的北周和北齐都竞相拉拢长城塞外擅长骑射、机动灵活的突厥游牧民族铁骑攻打对方,因此频繁向突厥进贡。而当北周统一北方后,不能再坐收渔利的突厥便开始南下侵扰我长城边境。但隋文帝仅用派出使节挑拨离间突厥内部派系间矛盾的计策,就将北部突厥的势力瓦解了。

卫王杨爽受命隋文帝于公元583年夏,分兵八路大攻突厥。突厥因战败的内部矛盾而分裂为东、西两部。次年,东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在隋使长孙晟的威逼利诱下,臣服跪受大隋的《诏书》。隋文帝在北平突厥后,便开始剑指南方。他在采纳虢州刺史崔仲方分别在长江上下游同时进攻南陈的策略后,于开皇八年、即公元589年正月灭陈。次月,广东“岭南诸郡”的南越谯国壮族俚人“冼珍夫人”也宣布归顺隋朝。自此隋文帝完成了统一全国的霸业。

作者:刘博年,北京朝阳人,大学本科学历;爱好有电子、医学、金融、法律、英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