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2019.4.19):看肺结节,有时凭感觉?

 名剑96t9rwg5ek 2021-01-21

前言:看肺结节的片子,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们从影像上的一点一滴去分析,去判断,找出蛛丝马迹,鉴别出结节的良性或恶性。对于胸外科医生来说,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证实自己的想法或者推翻之前的结论,从不断的临床经验总结中,一点点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因为若术前术后符合说明自己判断的要点是正确的,加以巩固总结;若术前与术后不符合,回头再仔细看看,找出为什么之前的判断会不准确。今天的这例病人,就比较有意思,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呢?与你分享,也希望专业的你从头到尾看看,先别看结果,你自己分析分析,有对了吗?

 兰溪的洪某,因为咳嗽痰血1月余,到了当地医院就诊,做了胸部CT平扫,发现左肺上叶小结节,因为是实性的,所以又让其查了增强CT。其中肺窗图像如下:

可见位于左肺上叶的实性小结节,刚好在肺动脉分支的交叉处,边界非常清楚,密度较为均匀。其中紫色箭头示肺动脉分支,绿色箭头示肺内出血灶(边缘比较模糊的区域,结合痰血的病史,要考虑是病灶旁边的出血)。医院还让其做了气管镜,结果如下:

可见气管内只是见到出血,没有见到新生物。再看下面的增强CT纵隔窗:

从纵隔窗上看,结节密度欠均匀,与肺动脉分支关系较为密切。当地医院本建议其做肺穿刺活检,但后来又考虑这个位置穿刺比较困难。而若直接手术,因为病灶比较靠近肺门,需要肺叶切除,假如最后是良性的,那么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洪某的儿子打听到我们在肺结节的诊断方面比较仔细,准确也很高,所以在朋友陪同下找到了我。其实我也吃不准,因为确定结节较小,是实性的,边界看上去比较光整,良性的迹象也有;当然也有恶性的迹象:结节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过于密切,从增强的纵隔窗上看,不像推压,而似乎有侵犯!如果良性的病灶,应该推压移位,况且纤支镜检查没有新生物,如果结节是恶性,并侵犯血管,那么导致结节周围的出血,血液引流至肺泡及细支气管再咳出就能解释;如果是良性,出血无法解释,当然炎症是痰血更常见的原因,但因为有实性结节在,总不能另外二元去考虑支气管内的炎症。再者,看这结节总感觉不舒服,说不上具体的细节。我当时建议患者一是到我们医院再做下靶扫描,希望细节能显示的更清楚。以下是靶扫描的图像:

可见与原来的肺窗对比也没能提供更多的细节显示,还是边界清楚的实性结节,边上少许出血(绿色箭头)。那么纵隔窗又是如何呢:

还有重建后的图像:

可见最主要让我们看清楚些的是:结节呈膨胀性生长!与血管关系密切,疑侵犯!最后一图似乎支气管有截断征。靶扫描出来后,我更倾向于恶性,建议患者手术行肺叶切除治疗。当然如果考虑选择了手术,假如术后结果是良性,要后悔的,那么也可以进一步的检查,可以选择PET-CT,但该检查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还要自费7500元。个人不十分建议花这钱(按规范应该查为好)。但可能因为洪某还没有思想准备,也可能对我们医院信任度还不够,本来讲来次日来住院的,我床位都预留好的,结果又没来。大概过了几天功夫,我还打电话与他儿子沟通,仍建议尽早手术为妥。我说真若没想好同意开刀,如果先观察,千万不要超过2个月,一定要复查。又过了两天,洪某儿子与我联系,说打算来住院手术。来了后才发现原来他在其他人的建议下已经去做了PET-CT,以下是其报告:

收住入院以后,经过必要的术前检查与准备,于2019.4.19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因为我觉得基本上是恶性的,而且PET也支持,位置也靠中央,所以拟直接行肺叶切除并清扫淋巴结。虽然术中发现胸腔粘连明显,但总体还是挺顺利的,切除上叶后取出标本,找到病灶,如下图所示:

 术中送快切片检查,报告:左肺上叶恶性肿瘤,首先考虑小细胞癌,具体需待石蜡病理与免疫组化结果。

 回顾这个病例的收治过程,其实拿到外院CT片的当时还是良性恶性区分不清的,既有良性特点,也有恶性的特点,但均不至于十足的把握。因为片子看多了以后,有种感觉,看这病灶不舒服!当然最主要是增强纵隔窗与血管关系过于密切,同时结合痰血,恶性容易解释。也有说考虑结核,但结核的话,病灶周围过于清爽了,边上的磨玻璃影是考虑出血。当时我与患者家属讲,60-70%的可能是恶性。到了靶扫描做过后,因为结节明显膨胀性生长,与血管间隙消失,疑有侵犯,恶性的可能性更大了,我告诉患方80%以上的可能是恶性;待这次来住院,已经查了PET后,我几乎已经肯定这病灶是恶性的了,所以直接做肺叶切除(若做段切也能做,但如果快速报恶性仍需叶切并清扫淋巴结)!事实证明考虑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