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轨下新型网孔式弹性垫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GXF360 2020-06-27
轨下新型网孔式弹性垫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轨下新型网孔式弹性垫板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翟志浩1,和振兴2,李 斌1,张哲远1,王 瑶1,李鹏浩2

(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2.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摘 要:为了提高轨道交通轨下弹性垫板的力学性能,使垫板材料的弹性充分发挥,研究一种新型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结构。通过建立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选用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模拟橡胶材料特性,在弹性垫板材料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网孔间距、网孔内接圆直径、板厚和倒角半径等关键参数来调整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分析其对弹性垫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孔径不变的条件下,网孔间距增大,垫板静刚度近似线性增大,最大应力增大;网孔直径增大,垫板静刚度近似线性减小,最大应力减小。垫板厚度增大,静刚度明显减小,而最大应力小幅减小;网孔结构倒角后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小幅增加,但最大应力明显减小。相比于静刚度相近的沟槽型弹性垫板,网孔式弹性垫板的最大应力明显减小,可有效提高其耐久性,同时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具有可灵活调整的能力,因此,将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扣件;弹性垫板;网孔结构;Mooney-Rivlin本构模型;有限元;静刚度

引言

目前,轨道结构主要包括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形式。对于有砟轨道而言,轨道结构的弹性主要由道砟提供;但对于无砟轨道,轨道结构的弹性主要由扣件系统的弹性垫板提供。弹性垫板在吸收钢轨的振动能量和缓冲轮轨冲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铁路弹性垫板进行了大量研究。

文献[1-2]对一种铁垫板下新型沟槽式弹性垫板进行了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沟槽深度、沟槽宽度、沟槽数目以及材料参数对弹性垫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参数对弹性垫板静刚度影响较大。文献[3-4]研究了不同橡胶材料本构模型的特性,结果表明: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可在中、小应变时,较好地描述橡胶材料超弹性特性。文献[5-7]分析了橡胶弹性垫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几何结构、材料特性、扣压力、轮轨力、温变、时变等。文献[8-10]对WJ-8型扣件弹性垫板在低温环境中的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较小,但对轮对垂向振动影响较大。文献[11-12]对WJ-7A、WJ-7B扣件的弹性垫板的老化和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垫板的静刚度随服役时间增长而增加、且环境温度会加速老化。

上述文献均针对传统纵向沟槽型弹性垫板和聚酯垫板进行研究。传统纵向沟槽型轨下弹性垫板(图1)虽然阻尼性能比聚酯材料垫板好[13],但在折角部位应力较高,耐久性较差且材料的弹性利用率较低。文献[14]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高阻尼、位移量可调的弹性垫板结构。其目的是在满足传统弹性垫板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橡胶材料的弹性,使弹性垫板受力均匀化,可有效降低垫板的应力,提高其耐久性。因此,本文分析了将其应用于扣件系统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结构(图2)的特性。该结构的关键几何参数为网孔间距b、网孔内接圆直径a2、板厚h和倒角半径r。假定弹性垫板材料参数不变,依次改变4种关键参数,分析其对弹性垫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图1 纵向沟槽型垫板

图2 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

1 结构与模型

1.1 网孔式弹性垫板结构与模型

根据弹性垫板受力特性,建立了图3所示的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模型。弹性垫板尺寸为170 mm×150 mm×10 mm。弹性垫板的网孔生成方式如图4所示:网孔参数a1为弹性垫板的上、下表面正六边形内接圆的直径,a2为弹性垫板(图5)的1-1截面正六边形内接圆直径,h为弹性垫板厚度,b为网孔间距,通过网孔间距向周围衍生。该垫板的单元类型为六面实体,单元数为227 560个。

图3 网孔式垫板有限元模型

图4 网孔衍生方式

图5 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剖面

为了充分发挥网孔弹性垫板高弹性材料的性能且满足刚度均匀的要求,所有网孔应选用尺寸相同的同心正六边形(俯视),弹性垫板相邻网孔的间距相等,且弹性垫板上、下表面到1-1截面的距离均相等。

由于承载钢板受压变形将导致局部位移不均匀,故将承载钢板与支承钢板设为刚体。模型主要承受垂向荷载,因此,网孔式弹性垫板与承载刚体、支承刚体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承载刚体下表面和弹性垫板上表面、弹性垫板下表面和支承刚体上表面均采用绑定接触(Tie)。支承刚体下表面边界条件采用对称/反对称/端部固定进行约束(Symmetry/Antisymmetry/Encastre)。

袁安兀自心猿意马,心里好像有一万头烈马在突厥人的草原上狂奔,好容易才将它们一一收束起来,听到李离的说法,一时又惊又佩,难得他在迷狂的声色里,还能保持一分清明,想通其中的关节,并提醒他将火把扔出去。如果还将火把持在手里,牡丹花会一直开放到凋谢,暗道中的宿花会全部倾泻下来,直至将他们埋葬吧!他一边想,一边紧紧地握住了李离的手。

1.2 传统纵向沟槽型弹性垫板结构与模型

为了与网孔式弹性垫板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如图6所示尺寸为170 mm×150 mm×10 mm的传统纵向沟槽型(15槽)弹性垫板结构。其上表面为7个沟槽,下表面为8个沟槽,沟槽间距为19 mm。沟槽型弹性垫板的有限元模型如图7所示,其中模型的接触方式和边界条件均与网孔式弹性垫板模型相同。通过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沟槽型弹性垫板的力学特性,并与网孔式弹性垫板进行对比。

图6 纵向沟槽型轨下弹性垫板侧视(单位:mm)

图7 纵向沟槽型轨下弹性垫板有限元模型

1.3 静刚度计算与加载方式

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主要承受的是来自于列车和钢轨传递的荷载以及弹条的扣压荷载,根据《轨道交通扣件系统弹性垫板》,采用公式(1)确定网孔弹性垫板静刚度值。

(1)

式中 F2——轨下荷载与螺栓拧紧荷载之和;

F1——螺栓拧紧荷载;

D2——轨下荷载与螺栓拧紧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短钢轨位移;

由此确定各保鲜剂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g/100mL生姜汁,0.20 g/100 mL乳酸链球菌素,1.30 g/100 mL柠檬酸,0.40 g/100 mL魔芋葡甘聚糖,1.50 g/100 mL海藻酸钠,0.20 g/100 mL甘氨酸。

D1——螺栓拧紧荷载作用下的短钢轨位移。

根据理论计算[15]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际,计算弹性垫板刚度的理论加载区间为15~55 kN。因此,在有限元模型中,采用压强方式进行加载(图8),压强通过所施加的最大荷载与承载面积的比值确定。

图8 有限元模型加载方式

1.4 橡胶材料本构模型

根据对两种Mooney-Rivlin和Yeoh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得出Mooney-Rivlin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中、小型变形且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选用Mooney-Rivlin本构模型模拟弹性垫板的材料特性,其应变能密度函数为

W=C10(I1-3)+C01(I2-3)

(2)

式中,C10C01为Rivlin系数;I1I2分别为第1、第2 Green应变张量。

本文计算采用美国肯塔基州大学开发的KYPipe2010水锤分析软件。该软件水锤波特征方程基于弹性水柱理论的两个基本方程,数值求解方法采取的是拉格朗日波特性法,而非特征线法。

师长赵锡田听说了也没制止陈大勇这种古怪的选人办法,师警卫连是提着脑袋过活的人,连三拳都经不住打,根本不配到警卫连混。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概述了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相关内容,对于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矿产资源稳定开采的需要,是确保矿产资源高效供给的需要,更是推动矿产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现代遥感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找矿难度,还能大大提高找矿效率。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使得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在地质找矿中科学利用现代遥感技术的重要意义,结合地质区域实际情况、掌握遥感技术知识,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采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关键几何参数优化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用中,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静刚度一般为35~50 kN/mm。首先选用a1=10 mm,a2=5 mm,b=12 mm,h=10 mm的网孔式弹性垫板作为初始计算模型,然后在弹性垫板材料参数和a1不变的前提下,变动a2的范围为5~8 mm,b的范围为6~12 mm,h的范围为9~12 mm,r的范围为0~3 mm,分析4种关键几何参数对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力学影响。

2.1 网孔间距的影响

橡胶材料参数不变,当网孔间距在6~12 mm变动时,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当a2=8 mm时,其静刚度和最大应力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图9 网孔间距的影响

由图9可知,在a2为5,6,7,8 mm这4种工况下,网孔式弹性垫板静刚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网孔间距的增大,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随之近似线性增大。这是因为网孔间距的增大,网孔数量将减少,弹性垫板上、下表面受压面积增大,承受荷载的结构体和垫板承载面积变大,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将随之增大。

⑪Neil M.Richards,Jonathan H.King,“Three Paradoxes of Big Data”,Stanford Law Review Online,66,2013,pp.41 ~46.

表1 网孔间距对弹性垫板刚度和应力的影响(a2=8 mm)

网孔间距/mm静刚度/(kN/mm)最大应力/MPa628.781.32731.931.41834.331.47938.791.491041.671.521144.791.561249.101.61

表1表明随着网孔间距增大1倍,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也增大了将近1倍,最大应力值增大了21.97%。因此,网孔间距对网孔式弹性垫板力学影响显著。

2.2 网孔内接圆直径a2的影响

其他参数不变,当a2在5~8 mm变动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计算结果如图10所示;当网孔间距b=9 mm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和最大应力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图10 网孔内接圆直径a2的影响

表2 a2对弹性垫板刚度和应力的影响(b=9 mm)

a2/mm静刚度/(kN/mm)最大应力/MPa549.231.78645.451.67741.951.58838.791.49

由图10可知,在b为8,9,10,11 mm这4种工况下,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网孔式弹性垫板的网孔间距不变的前提下,增大a2,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将近似线性减小。这是因为当a2增大,网孔式弹性垫板体积将小幅减少,弹性垫板的支撑范围有所减少,其静刚度将会减小。表2表明最大应力随着a2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a2的不断增大,网孔单元内壁表面的斜率将逐渐增大,同时弹性垫板主要承受垂向荷载,斜率增大,将使网孔单元内壁表面与垂向荷载之间的夹角减小,弹性垫板的网孔内壁所承受垂向荷载的能力将增大,其最大应力会逐渐减小。根据上述规律,当a2增大3 mm,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静刚度减小了21.21%,最大应力值减小16.29%。因此,网孔内径a2对垫板力学影响较为明显。

网孔间距b和网孔内径a2与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关系近似线性,与最大应力的关系具有单调性。若调整两者参数,可获得所需静刚度且最大应力较小的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尺寸。因此,相比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具备可灵活调整静刚度和最大应力的优势。

2.3 垫板厚度的影响

选用尺寸为a1=10 mm,a2=8 mm,b=9 mm,h=10 mm的网孔式弹性垫板,取垫板厚度分别为9,10,11,12 mm,分析垫板厚度对网孔式弹性垫板的影响。其静刚度和最大应力值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垫板厚度对弹性垫板刚度和应力的影响

板厚(h)/mm静刚度/(kN/mm)最大应力/MPa942.741.511038.791.491134.191.481230.691.45

表3表明:随着弹性垫板厚度的增加,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呈大幅减小的趋势,最大应力值随之却缓慢减小,因此,板厚对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影响较大,对其最大应力影响较小。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以其领先的射频、模拟、电源管理、接口、安全和数字处理方面的专长,提供高性能混合信号和标准产品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识别、无线基础设施、照明、工业、移动、消费和计算等领域。该公司在全球逾25个国家设有业务执行机构。

2.4 倒角半径的影响

图11 垫板受压时的应力集中位置

通过有限元理论计算,发现网孔式弹性垫板最大应力位置主要集中在网孔式弹性垫板中间部分,即1-1截面的正六边形边缘处(图11)。这主要是由于尖角结构的应力集中引起的。为降低尖角附近应力集中,可对网孔式弹性垫板进行倒角处理。倒角部位包括:垫板的上下表面和1-1截面的正六边形内角处、网孔单元内壁垂向尖角处(图12)。倒角半径r分别为1,2,3 mm的网孔式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和最大应力的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图12 垫板网孔单元倒角示意

表4 倒角半径对优化垫板刚度和应力的影响

倒角半径(r)/mm静刚度/(kN/mm)最大应力/MPa—38.591.49139.031.42241.891.33342.251.21

表4表明,倒角后的弹性垫板的静刚度比倒角前稍高,最大应力值减小;随着倒角半径的增加,虽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小幅增加,但最大应力值却明显减小。这是因为倒角后的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承载体积和面积小幅增加,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将随之小幅增加。虽倒角半径为3 mm时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增大9.5%,但由于将网孔尖角处进行倒角处理,原本应力集中的尖角经倒角处理后变为平滑的圆角,使其最大应力降低18.79%,有效地缓解了局部应力集中。因此,倒角半径对网孔式弹性垫板的受力影响明显。

只要,当离子运动方向与磁力线的夹角(锥角)很小时,粒子就会逸出腔外。最后,粒子的约束时间,基本由粒子碰撞时间来确定。

3 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对比

从上述不同尺寸的网孔式弹性垫板中选出与纵向沟槽型轨下弹性垫板静刚度相近的弹性垫板,并与沟槽型弹性垫板的受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综上述及,建立在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基础上的土地用途管制权乃是针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进行严格限制而设置的一项法定权力,其本质是对农用地之开发权的限制或剥夺。围绕农用地开发权展开法律制度上的构造,并将其确定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的核心和方向,乃是一条较为明智的选择。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分别是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予以调整和规制,而无需对我国现行土地用途管制权基本内涵进行扩张性解释来替代前述制度的管制功能。

图13 纵向沟槽型弹性垫板应力云图

图13为纵向沟槽型轨下弹性垫板通过有限元计算后的应力云图,最大应力值为1.61 MPa,静刚度为45.65 kN/mm;图14是尺寸为a1=10 mm,a2=8 mm,b=9 mm,h=10 mm,r=3 mm的网孔式弹性垫板的应力云图,最大应力值为1.21 MPa,静刚度值为42.25 kN/mm。从图13、图14可看出,网孔式弹性垫板不仅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化,而且其最大应力降低24.84%。若调整网孔式弹性垫板几何参数使其与沟槽型弹性垫板刚度一致时,网孔式弹性垫板所受的最大应力仍明显低于沟槽型弹性垫板,板体应力较小且均匀,将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不仅能在假定刚度范围内灵活调整刚度值,而且可有效地提高弹性垫板的耐久性,将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具有可行性。

图14 网孔式弹性垫板应力云图

4 结论

通过建立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选用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模拟橡胶材料的特性,分析不同网孔间距、网孔内径、弹性垫板厚度、倒角半径这4种关键几何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将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的可行性,结论如下。

(1)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静刚度随网孔间距b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其最大应力值也随之增大;增大网孔内接圆直径a2,弹性垫板的静刚度随之近似线性减小,最大应力也随之减小。增大垫板厚度,其静刚度随板厚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但最大应力却随之略微减小。增大倒角半径,虽网孔式弹性垫板静刚度随之略微增大,但最大应力却明显减小。

(2)由于网孔间距b和网孔内径a2对弹性垫板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且呈近似线性变化,因此,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静刚度具有灵活调整的优势。

(3)与传统沟槽型弹性垫板对比结果表明:在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的静刚度稍低于沟槽性弹性垫板的条件下,其最大应力却明显减小25%,可有效提高弹性垫板的耐久性。

(4)网孔式轨下弹性垫板是一种新型弹性垫板,不仅能充分发挥橡胶材料的弹性性能,保持垫板整体应力分布均匀,而且能灵活调整垫板的静刚度并提高其耐久性。将网孔结构应用于轨下弹性垫板具有可行性,为城市轨道交通弹性垫板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许俊平.一种新型铁路弹性垫板:中国,CN206858959U[P].2018-01-09.

[2] 蔡文锋,王平,赵伟.关于橡胶垫板刚度计算方法的研究[J].铁道建筑,2008,409(4):83-85.

[3] 敏乾.列车用橡胶堆旁承的两种本构模型振动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5,42(10):30-33,39.

[4] 张良,李忠华,马新强.橡胶Mooney-Rivlin超弹性本构模型的参数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38(S2):427-430.

[5] 王开云,蔡成标,朱胜阳.铁路钢轨扣件系统垂向动力模型及振动特性[J].工程力学,2013,30(4):146-149+168.

[6] MIGUEL S S, FERNANDO M N, CARMEN R G. Viability of using end-of-life tire pads as under sleeper pads in railway[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4,64(30):150-156.

[7] OREGUI M, MAN A D, WOLDEKIDAN M F, et al. Obtaining railpad properties via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16,363:460-472.

[8] 韦凯,赵泽明,欧灵畅,等.WJ-8型扣件弹性垫板低温度动力性能及其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8,234(3):32-37.

[9] 周昌盛,盛曦,周华龙,等.WJ-8型扣件刚度温变规律及其影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62(3):13-18.

[10] 刘子煊,葛辉,王平,等.极寒状态下扣件胶垫刚度温变特性及影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7,61(3):37-42.

[11] 张攀,周昌盛,王平.轨下垫板刚度的时变特性及其影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5,59(9):49-52.

[12] 李子睿,许绍辉,方杭玮,等.老化作用对无砟轨道扣件橡胶垫板刚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3(6):142-143.

[13] 王永冠,龙腾蛟,刘柏兵,等.TPEE轨下垫板结构初探[J].特种橡胶制品,2015,36(6):66-70.

[14] 和振兴,石广田,翟婉明.一种轨道交通高阻尼位移量可调弹性垫板:中国,201820499714.5[P].2018-11-27.

[15] 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5-89.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Mesh-type Elastic Under-rail Pad

ZHAI Zhihao1, HE Zhenxing2, LI Bin1, ZHANG Zheyuan1, WANG Yao1, LI Penghao2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lastic under-rail pad and fully release the elasticity of rubber material, this essay analyzes a new structural type of mesh-type elastic under-rail pad. By establishing a finite computing element mode of mesh-type elastic under-rail pad, this essay simulates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rubber material by means of Mooney-Rivlin hyper-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urthermore, with the elastic pad material of same parameters, this essay tries to adjust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mesh-type elastic pad based on mesh spacing, mesh inner circle diameter, thickness of elastic pad and chamfer radius, analyze it’s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mpares it with traditional groove-type elastic p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mesh aperture, when mesh spacing increases,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pad tends to be approximate linear increase, and the maximum stress increases; when the mesh diameter increases,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pad tends to be approximate linear reduction, and the maximum str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elastic pad, the static stiffness decreases obviously, while the maximum stress decreases slightly;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the elastic pad slightly lowers after chamfering, but the maximum stress decreases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groove-type elastic pad with similar static stiffness, the maximum stress of mesh-type elastic pad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elastic pa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ic stiffness of mesh-type elastic pad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to apply mesh structure to elastic under-rail pad.

Key words fastener; elastic pad; mesh structure; Mooney-Rivlin constitutive model; finite element; static stiffness

中图分类号:U2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1902270006

收稿日期:2019-02-27;修回日期:2019-04-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790280,117902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37);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8D-09)

作者简介:翟志浩(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工作,E-mail:1093640092@qq.com。

通信作者:和振兴(1978—),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研究工作,E-mail:hezx@mail.lzjtu.cn。

文章编号:1004-2954(2020)04-003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