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与藕神祠_新闻中心_新浪网

 momo666 2020-06-27

  □任宝祯

  在大明湖的北岸古时有一座庙宇,人称藕神祠,又称“水仙祠”。该祠的建筑年代已不可考,只有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有一段简略记述,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

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顾名思义,庙宇既然称作“藕神祠”,祠堂内供奉的必是藕神。当年大明湖内阡陌纵横的水田上栽种了大量的莲藕等水生植物,纯朴的湖民们为了期盼藕莲丰收,建祠祭祀藕神,以祈求神灵的庇护,这也许就是藕神祠的由来吧。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济南有几位文人在藕神祠聚会,大家商定将原祠内供奉的不知所指的藕神“锁定”为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所收载的符兆纶《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一文记载:“风日转清,烟波愈阔,绿荷万柄,荡漾水面,舟往来穿花中……此中疑有词女才人,呼之欲出也。湖侧旧有屋一楹,曰‘藕神祠’,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毁。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并刻碑立石,说明原委:“酌以柳絮之泉,荐以碧藕之节,妥居士之灵于旧祠之中。廖易峰为文以祭,王秋槎祝瓣香成礼,子梅子执祀事,而予为文勒诸石。”这样一来,易安居士李清照便由柳絮泉畔“迁居”大明湖了。民国时期,藕神祠的原建筑渐渐荒废,其遗迹也化为乌有。

  到了1998年2月2日,新藕神祠又建成开放。新祠建在大明湖公园的汇波楼下路南,西为晏公台,东临南北小溪,南为竹林。藕神祠单独成院,祠堂在院北侧,面阔3间。堂内所悬匾额“藕神祠”,为台湾著名书法家王凤峤先生手书。正中是宋代彩塑仕女坐像,温文尔雅,纤纤玉指,手持卷轴。两侧两位侍女,一人手持红荷,一人手持绿莲,彩服贴金,珠翠明档,头绍发髻,俨然端庄。祠内楹柱悬挂的楹联为徐北文先生所书:“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北文先生后来又在《济南竹枝词·藕神祠》中进一步引申道:“水中仙子荷花影,宋代词宗才女魂。是耶非耶莲舟远,归去来兮月候门。”在藕神祠这样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纪念一代词宗李清照,真可谓别有一番意境和情趣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