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后常吃这种红果子,滋肝血、温脾阳!千万别错过

 汉上踏歌 2020-06-27

夏至已经悄然离去~

夏至,寓意着一年当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天气最为炎热的夏天到来了。

夏至,是吃面的日子

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其实,夏至吃面的习俗,从汉代开始便有。

彼时,居住在长城以南的农民发现,秋日播下的小麦种子,到了夏至前后就能收割。新麦的滋味,人人都想尝一尝。

故而,到了夏至日,下至平民百姓,上到皇宫贵族,都会吃小麦磨成的面食,也称之为“尝新麦”。

夏至后常吃这种红果子,滋肝血、温脾阳!千万别错过

在不同地区,“尝新麦”的形式有不同。

中原地区,流行吃“碾转”,即将一捆捆麦穗烤熟或蒸熟后,然后用手将麦粒搓下来,用石磨将其碾压条状。然后将其与鸡蛋、豆芽翻炒,或用蒜汁、辣椒油凉拌,即可食用。

若是在城里,则叫“冷淘”,即冷面。最致命的,要属唐代的“槐叶冷淘”。唐制规定,帝王夏日宴请群臣,食物中就有此味。

冷淘听着简单,做法大有讲究。采青槐嫩叶捣汁和面,做成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泡,捞起调味,再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加作料调味即可。

面条呈青碧色,凉气白雾寥寥,一看就让人心生凉意,是为夏日消暑佳品。

往后,还衍生出了甘菊冷淘、莲叶冷淘等。这个夏日,大伙何不也来上一碗冷淘。

夏至后常吃这种红果子,滋肝血、温脾阳!千万别错过

夏至吃点荔枝,温补脾阳

说完冷的,我们再来聊聊“热”的。

热,是夏天的代名词。但若能吃点“热”,有益健康。为何?

夏天人体阳气最盛,体内的阳气和能量是往体表走的,是要出汗的。这时,肚子这一块却是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夏天睡觉要盖肚子。

所以,夏至日不妨稍稍吃点热性的食物,有助于清除体内的阴寒,利于储备阳气,以迎接秋冬。

吃什么好?当下最火的水果——荔枝来一点。

夏至后常吃这种红果子,滋肝血、温脾阳!千万别错过

荔枝味甘、性温,尤其有温补脾阳之效。清代医书《玉楸药解》云,荔枝可“暖补脾精,温滋肝血。”

但俗语也称,“一颗荔枝三把火”,温补太过,会补出“火”。一般建议荔枝一天吃三五颗就好了,否则可能带来咽喉发炎、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等不适。

当然,怕荔枝上火的朋友也莫慌,这里给大家支一招:将荔枝连皮浸入盐水中,放进冰箱,隔一天再吃,可以减少荔枝的“火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