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中考作文五大“小变动”,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写作素养

 老穆的民间故事 2020-06-28

引言

为什么呢?

因为作文占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不仅分值大,而且还不容易得高分,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可探讨性,故而备受关注。

中考的作文毕竟“地域性”太强,难以获得较大的关注度,倘若是高考作文,我想,必能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

那么,宁波今年的中考作文是什么呢?与往年有何变动?是否好写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宁波2020中考作文——《自己决定》

语文考试一结束,中考作文题也就随之被曝光,可见作文的受关注程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请你参与“表达与交流”写作实践活动,完成19、20题。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

“怎么办?”

·····················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6分)

提示:可以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角度思考。

下面的写作指导供你参考,如下图:

今年作文与去年有何不同?

老穆对比了一下宁波2019年中考作文,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同:

【1】分值少了2分;

2019年写作部分是68分,大作文60分,小作文8分。

2020年写作部分是66分,大作文60分,小作文6分。

【2】顺序有所不同;

2019年写作部分的顺序是先小作文,后大作文。

2020年则与之相反,先大作文,后小作文;

【3】大小作文之间的关联度不同;

2019年,大小作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020年,大小作文之间有必然联系,且联系密切。

【4】写作文体的推荐方向略有不同;

2019年,命题者推荐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2020年,命题者则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文学创作类文章(尤指小小说)。

为什么说尤指小小说呢?

因为参考要素中“人物、环境和情节”,不就是小说的三要素吗?

【5】作文命题方式不同;

2019年是话题作文,需要自拟标题;

2020年则是命题作文,无需自己拟标题。

《自己决定》审题与立意

第一步:审作文提示语,揣摩含义;

【提示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怎么办?”·····················“自己决定。”

整体上来看,这是一段充满生活化和智慧化的对话。

既可以是他人叫你“自己决定”,也可以是“自己的内心”呼唤你“自己决定”,还可以是他人故事(生活)中的“自己决定”

老穆认为,自己决定,是克服困难、突破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体现,“决定”之后,我们往往可以在“品质上、学习上、意志上、修养上、情感上、成就上······”有所顿悟,收获颇丰。

第二步:立意(观点)

【1】记叙文

如果是记叙文的话,写作方向可以是成长励志类,写作主题可以是“坚持、拼搏、包容、信任、自信、勇敢、自强、自立、责任等”。

当然,你也可以写情感道德类,主题可以是“亲情、友情、感恩、奉献”等。

【2】议论文

如果你写议论文,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自己决定”,中心论点可以写“自己决定方能成功”、“自己决定才能成长”、“成大器,请从自己决定开始”等等。

【3】文学创作类文章(尤指小小说)

如果你写小小说,也就是虚构文学,主题则同记叙文一样,区别不大。

作文推荐语的选择与方法

自己写的作文,自己写推荐语,我想,这是宁波中考的一次改革。

20、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6分)

为自己的作文写推荐语,颇有“毛遂自荐”之味,推荐语的写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能力。

考生可以从作文的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角度出发,阐述自己作文的一到两个亮点。

老穆认为,此次小作文可以“倒逼”考生写好自己的作文,最起码考生在写作前会认真构思自己的作文,否则,难以写出自己的作文亮点。

(一)从选材角度思考

如果学生写“选材”,那就要写出你选材的亮点,是新颖?还是创新?是真实感人?还是意蕴丰富?

(二)从结构角度思考

如果学生写“结构”,那就要注意了,注重使用专业术语。

【1】记叙文结构形式

你可以从“层层深入式、时间发展式、片段组合式、线索贯穿式”等方面入手,写出自己作文所运用的结构形式。

【2】议论文结构形式

全文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分的部分(结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照)式

【3】小小说结构模式

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特殊模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摇摆式:一波三折式。

欧·亨利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从主题角度思考

你的文章主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要说清楚。

(四)从语言角度思考

你可以从“长短句、整散句、修辞、词语(叠词、动词等)、语言风格”等方面去思考。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所在地的中考开始了吗?

如果没有,就请大家就安心备考。

其实,中考作文并不难,难的是你平时不去研磨它。考前磨几篇文章,有备无患。

同学们,穆老师为你们加油!

对了,上海的中考作文《有一种甜》已新鲜出炉,有时间的话,穆老师会对其进行评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