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不韦:赢在投资眼光,败在思想格局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6-28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他投资了一个国王,利润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丞相。

(1)

吕不韦是卫国人——注意这个小国,它异常神奇,人才辈出,却一个都未留住。卫国人商鞅、吕不韦、吴起,如果有一人能被留住,那卫国肯定会成为战国第八雄。

吕不韦早年往来各国做生意,后来在赵王国见到落魄的秦国人质嬴楚。他眼前一亮,失心疯似地跑回家问老爹:“如果能将一个人投资成国王,获利多少?”

他老爹惊愕地张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吕不韦接着说:“我发现了一个奇货,此人是秦王国太子嬴柱小老婆的孩子,国王嬴稷已经很老,不久就会死,嬴柱肯定即位。而嬴柱大老婆没有儿子,我有把握将此人投资成秦王国国王。”

吕不韦的老爹认为儿子疯了,但吕不韦想到即做。

(2)

他先结识嬴楚,让他过上公子哥而不是人质的幸福生活,接着就跑去秦王国,靠金钱和谄媚打通高层,最后见到了嬴柱的大老婆。吕不韦给她分析利害说:“现在您丈夫的儿子中,只有嬴楚最落魄,如果在此时您能将他扶正,他会感激您八辈子。”这就是烧冷灶哲学。

嬴柱的老婆被说动。吕不韦再跑回赵王国,用金钱买通赵王国高层,悄悄释放了嬴楚。嬴楚回国后不久,嬴稷去世,嬴柱即位,三天后,嬴柱去世,死因不明,嬴楚成为国王。吕不韦水涨船高,成为秦王国丞相,当然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嬴楚在位三年去世,儿子嬴政登位,称吕不韦为仲父(姜小白称功勋盖世的管仲也才为仲父),因嬴政幼小,所以吕不韦独揽秦王国大权。现在,吕不韦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抵达人生之巅。

(3)

如果吕不韦到此为止,他也不过是个生意人或者是政治家,但他下面要做的这件事,已完全符合圣人的标准,这就是编辑《吕氏春秋》。

战国时期不但是各国蜂拥变法的时期,还是人才大喷发的时期,满大街都是人才,政府里人才聚集。各国都从本国或其他国的盛衰中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最贵的不是赵国的和氏璧,也不是周王国的九鼎,而是人才。

为了得到人才,各国竭尽所能,于是诞生了四君子:赵王国的赵胜(平原君)、楚王国的黄歇(春申君)、齐王国的田文(孟尝君)和魏王国的魏无忌(信陵君)。

这四人都是本国的大官巨富,靠政府财政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到处礼贤下士,豢养各种人才,这些所谓的人才被称为门客。他们中的确有艺高胆大者,比如在孤城下自荐去请救兵的赵胜门客毛遂,偷窃魏王虎符的魏无忌门客侯嬴,更多的却是鸡鸣狗盗之人。

毛遂自荐

四位君子豢养这些门客,更多的是炫富,是追潮流,实际用处很少。

养门客之风自然也传到秦王国,吕不韦花重金到各国去挖门客,靠着金钱和权威以及尽心尽力,吕不韦的门客数量很快超越了四君子,成为秦王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

吕不韦的门客质量很高,他把这些人集合起来,按他自己的想法编辑思想巨著《吕氏春秋》。“春秋”有“以史为鉴”之意,“吕氏”则是吕不韦,《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给世人看的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

《吕氏春秋》的内容极为庞杂,都是吕不韦的门客所撰写、收集、整理,高雅点说,它是当时世界上各种政治思潮和各种学术流派的集大成者,直白而言,它则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精英思想的大杂烩。这本书生吞活剥了各家学派思想,俨然是抄袭,吕不韦侵权很严重,但没有人起诉他。这正是古代中国人的特别之处,别人的思想倘若好,那就直接拿来用,毫无版权意识。

《吕氏春秋》定稿后,吕不韦扬扬得意。他把稿子挂到咸阳城最大的城门口,许诺谁能修改一字,就赏赐千金。自然,没有人能得到这千金,因为吕不韦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绝对不会有错。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吕氏春秋》没那么简单。在《吕氏春秋》的序中,吕不韦就单刀直入道:“(我是想)学黄帝之所以诲颛顼矣。”

黄帝是中华的开山老祖,颛顼是他的孙子,黄帝教诲颛顼说:“如果你能效法天地,就可以做人民父母了(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这意思是,老子我是黄帝,你嬴政就是颛顼,我教导你,天经地义。当然,这并未引起嬴政十足反感,当时嬴政正处于好学不倦的年龄,被人教导对他而言是好事,至少不会引起嬴政的特别警惕。

(5)

不过,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的另外几种思想,就让嬴政和后世的集权帝王毛骨悚然了。

我们先来看吕不韦试图让嬴政认可的第一种思想,即思想管制政治,换种说法就是,道统(思想)要在政统(帝王)之上。

从前,限制君主的是天,君主做坏事,天就制造各种自然灾害,或者让君主本人完蛋,但逐渐光明的理性让人人都醒悟到,这毫无意义,无法限制君主。

吕不韦敏锐地窥测到这点,提出,在世间必须有一种权力可以限制住君主的权力,这个权力就是思想,思想的承载者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可以做帝王的臣子,但更要做帝王的老师。君王做的任何事必须局限在知识分子预先设计的思想框架里,等于说,君主权力应该让位于知识分子的理性,国家政治应该让位于思想文化。

自嬴政创建帝制,中国两千年帝制,知识分子从没有放弃这条抗争之路,但我们都知道,他们一直在失败。

这条道路的开辟者,就是伟大的商人吕不韦。

任何一个君王,无论他昏庸还是英明,都不可能允许在他之上还有一种人间权力,作为国王的嬴政自然也不例外。

吕不韦从这一思想又衍生出另一种思想,即官天下而非家天下。

这种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出现,用“伟大”两个字,已不能完全阐释,可也正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出现,它注定不可能成功。

因为当时的中国,王国林立,各国互相攻击,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希望有个强人出来,统一天下,消灭战争,归于太平。

而无论谁是强人,都不可能按吕不韦这一套来,真如此,他就失去了统一的权威。所以,吕不韦的这些伟大构想,注定失败。

(6)

思想的失败,也注定了他本人的失败,因为他在秦王国的影响力太大,嬴政若想摆脱他的这些思想,就必须先毁掉他这个人。

很快,嬴政毁灭吕不韦的机会到来,即嫪毐事件。

吕不韦和嬴政老爹嬴楚的关系非同一般,一方面他是嬴楚的经纪人兼投资人;另一方面,在私生活上,嬴楚的老婆赵姬曾是吕不韦的小老婆,从赵姬的角度来看,嬴楚是她丈夫,而吕不韦则是她前夫。嬴楚死后,赵姬想起前夫,吕不韦频频出入赵姬后宫。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担心嬴政长大后会知晓此事而对自己不利,所以就把一个身强力壮的爷们嫪毐介绍给赵姬。

嫪毐在人前是太监,其实根本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手术,嫪毐和赵姬相处融洽,后来还生了几个孩子。

这一切当然瞒不住渐渐长大的嬴政,嬴政对嫪毐、吕不韦的仇恨生根发芽。嫪毐感觉到嬴政的毒辣目光,决定先下手为强,但嬴政早有准备,他把嫪毐杀掉,囚禁母亲赵姬,此事自然牵连到介绍人吕不韦。

嬴政和吕不韦谈话,要他退出政府中枢。事已至此,吕不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嬴政已经长大,权力必须归还。

吕不韦被流放蜀国,流放的路上,吕不韦意识到嬴政不可能让自己活得好,于是选择自杀,了结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7)

在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吕不韦通过一场策划,以最低贱的商人身份跃升至最高贵的政府首脑高位,这本身已算是传奇,更传奇的是他试图用道统影响政统的念头和行动,让人眼前一亮,和尧、舜、姬发、周公相比,毫不逊色,吕不韦就是个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