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老师:学会了这个本事,女人可以嫁人了,男人可以创业了

 lotus2189 2020-06-28

【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于园庭之内,虽虎狼雕鹗之类,无不柔驯者。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异类杂居,不相搏噬也。王虑其术终于其身,令毛丘园传之。】

周朝有一个名王叫宣王,历史上凡是称“宣”字的皇帝都是很不错的。“牧正”是管动物的官,在他那里有个役人,是专门训练动物的驯兽师,名叫梁鸯。梁鸯把动物随便放在园子里养,这些动物飞禽虽然都很厉害,但到了他前面,却是一个个乖得很。这些动物公的母的自然交配繁衍,并且各种动物都养在一起,互相没有打架,没有互相吞噬,这个本事大了。周宣王就怕他的这一套技术将来没有传人,所以叫人来跟他学本事。

【梁鸯曰:“鸯,贱役也,何术以告尔?惧王之谓隐于尔也,且一言我养虎之法。】梁鸯说我养禽兽,这个职业不好啦!实在没有什么学问可以告诉你--事实上,其中有大学问。皇帝要我教你,我也不敢有所隐瞒,只好教你了。

“且一言我养虎之法”,先讲一讲养老虎的办法。大家注意哦!养老虎是这个办法,对人也是这个办法,你们女同学懂了这个方法,将来可以嫁人了;男同学也一样的,这样也懂得照应太太了。再说将来当主管、当老板、当领袖的,做人家好干部的,也要懂这个,这是人生的大哲学。要知道世界上的人都是老虎啊,这是个哲学道理,你如果不懂,就不能出去做事了。像我们这一班同学也都是老虎哦,我有时候也不敢碰他们的,他们有时候好好的,有时候要发威,我这个当老师的也只好嘿嘿,你对,只好笑了。

【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此有血气者之性也。】老虎的个性,“凡顺之则喜,逆之则怒”,你顺着它的时候,它就高兴了,你跟它相反时,它脾气就来了。也就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英雄的都是这个话。老虎也是一样,所以你要懂得它的个性。假使我来扮演一个老板,不管你跟我多久,我真正的个性好恶,如果让你知道了,我就不是老虎了,那不是故意的,人对人哪有那么容易懂啊!不好懂啊!天下只有两种人会懂得别人,一种是成了佛悟了道的,把人都看通了;一种是最笨的人,因为他不需要懂,你叫我动就动,你叫我息就息。这两种人可以养老虎,也可以养人了,因为人性也是这样。你们用一般的聪明想领导人或被领导,是做不好的。

“此有血气者之性也”,这是有血有肉生物的性情,人就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所以都是一个样子。读古书要会读,要不然你以为只有养老虎才如此,把自己当成人了。不要自己臭美了!人也不过是血气动物而已,对不对?要把自己搞清楚。有血有肉有气的动物、有生命的动物就是这个样子,顺着它就高兴,你不合它的意思就发脾气,就埋怨吵架,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然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然喜怒岂妄发哉”,一切有血肉的动物,虽然顺之则喜,逆之则怒,但是喜怒不是随便发的,有它的学理。所以你懂了这一段,出去创业一定会成功的。一个做老板的就是养一批老虎,如果你是职员,那个老板就是老虎,你要把他弄得好,弄不好就会吃掉你的,这个要懂。但是每一个人“喜怒岂妄发哉”,不是乱来的。“皆逆之所犯也”,会乱来就是因为你不懂得人性,不懂得物性,不懂得老虎的脾气,你触怒了它。

【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现在他传功夫了,“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喂老虎的办法,不敢拿活的动物给它吃,它习惯了那个活的味道,将来也会吃人的。所以给它吃煮熟的东西,它吃惯了,再闻到人的味道,不像是平常食物的味道,它就不会去抓。“为其杀之之怒也”,因为你如果把活鸡丢给它,老虎抓鸡的时候鸡在跑,它东抓西抓追逐有生命的东西,就发脾气了,是“杀之之怒也”。所以干脆杀好丢给它吃,它吃饱了就算了。老虎也好,人也好,都喜欢占便宜,捡现成的,你懂了这个道理就晓得用人了。一般人给他占便宜,现成的给他拿,他就乖了。如果说你要努力啊,你做一天我就给你吃一天,问题就出来了,他就不干了。

“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碎之之怒也”,他说,不敢把大块肉给它,一块大牛肉七八斤,他要拿爪子来撕,还有带骨头的,咬不下来它也会发脾气。将来你们带徒弟、带人都是一样,那些都是老虎。“时其饥饱”,饿的时候就要给它吃,饱的时候不能再让它吃。所以我们乡下养狗是给它吃一餐,夜里饿着好看门。猫是吃中午的,晚上不喂猫吃,晚上肚子饱了它就睡觉,不抓老鼠了。“达其怒心”,就要了解它怎么样会发脾气。这个是原则,就是控制它生活的需要,你要有控制的办法,把握那个时间,这样什么动物都可以养了。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逆也。】老虎跟我们人虽不同类,但养它的人,因为常常喂它,老虎有时也会拍马屁的,它晓得你一来就有吃的,乖得很啊,所以有人会训练老虎玩把戏。像泰国表演鳄鱼的,先要喂它六只鸡,喂饱了以后才能在鳄鱼身上玩,看到鳄鱼嘴巴动一下,赶快就跳下来,它回头就不得了。老虎为什么拍你马屁啊?因为你给它食物。所以你当老板的人,对职员生活待遇要够,不够老虎会咬你。外面只拿两万一个月,你这里三四万,而且一切待遇都能使人安心,他干不干?恐怕老虎的尾巴都要摇起来了,所以你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使它发脾气动杀机。

【然则吾岂敢逆之使怒哉?亦不顺之使喜也。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皆不中也。】“然则吾岂敢逆之使怒哉”,但是我也绝不敢随便逗它,使它发脾气啊!“亦不顺之使喜也”,不过我也不会太拍这些老虎们的马屁,过度了都不对。你逗它发脾气要杀生也不对,你顺着它吃饱了,像同学们光是睡觉不打坐,也不对。这不是笑话,是有个道理的。“夫喜之复也必怒”,物极必反,满足过分了,它要捣乱,喜极了必怒,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一反一复。“怒之复也常喜”,有时候故意使它饿一下,快要发脾气的时候,东西一吃就好。就像小孩子有时候让他哭一哭,越哭越长大,那是一种肺部的运动。所以一喜一怒之间要把握得好,过分的高兴,过分的受饿,“皆不中也”,都不恰当。这个“中”字应该念成“仲”音,所以佛法也讲中观,要修中观,中就刚好对。

【今吾心无逆顺者也,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故游吾园者,不思高林旷泽;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理使然也。】再进一步就高了,这个人不是只养动物的,他已经得道了。拿中国上古神话来说,他是公冶长之流的人物,公冶长坐在那里百鸟都跟他转的,他是孔子的学生,通兽语、鸟语。“今吾心无逆顺者也”,他说我自己心里没有喜怒,养老虎的人先修养自己,自己心里没有动念,等于得了道,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所以跟它们平等相处,不把它们当老虎,而是当成自己一样。“则鸟兽之视吾,犹其侪也”,这样一来,鸟兽也认为我就是它们的同伴。“故游吾园者,不思高林旷泽;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理使然也”,因此这些动物在我的园林里,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便,看我又是它们的同伴一样,所以它们也不需要高林旷泽、深山幽谷,这是自然的道理。

这个就是养老虎的哲学,也就是做人做事的真道理,人生就是在养老虎。你懂了这个,上可以当皇帝,下可以为自己生活。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
--------------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你有没有见过养老虎的人?要喂老虎吃牛肉的时候,宁可煮熟给它吃,不敢给它生的肉吃。如果丢一只鸡进去,它必须要把这个活的生命弄死了才吃,“为其杀之之怒也”,这样会养成它杀生的习惯,而且有时候也养成它斗争的习惯。同时也“不敢以全物与之”,宁可先剁开,给它到嘴巴里就吃了。“为其决之之怒也”,如果给它一整个的,还要用牙齿啃咬,用爪子按那个东西,有时候咬不下来,发了脾气,就会出毛病。个性坏的人,就像这个老虎一样。“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养这些动物很麻烦,要晓得它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饱,更要了解它怎么样会发脾气,怎么样才不会发脾气,养老虎就要注意这些问题。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老虎是动物,动物脾气都很坏,嗔心也大,这就是变成动物的原因。老虎跟人不是同类,但是它对于养它的人蛮好、蛮乖,因为给它吃的嘛!而且养老虎的人,顺着老虎的性情兴致而养,有时候老虎发了脾气也会吃掉养它的人;惹到它的毛病时,不管养不养照样吃,此之所谓禽兽。这一段对于研究心理学的人,发挥起来就很多。其实庄子讲得很客气,老虎与人不同类,并没有说人比老虎好啊,人里头有兽性,兽里头也有人性。

上一次在那个宗教展示中心,有一位同学就问了,为什么密宗塑的佛像,多半不似人样,而像动物的样子?我们显教的佛像,塑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庄严,看什么样子漂亮,就照那个样子塑。密宗的佛像,有时候是人的身体,野兽的脑袋,或者脸,又有爪子。他问这是什么道理?我说这很简单嘛!告诉你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就有人性,究竟是人性善良,还是兽性善良,不可知。这个话头你去参一参看!

你不要认为人这个样子才叫做漂亮,另外世界的众生看到我们人这个样子,认为很难看。别人四只脚,我们人只有两只脚,别的动物,圆的,后面还有两只眼睛,我们人这个动物,扁的,只有前面两只眼睛,后面都看不见。所以人这个动物笨得要死,只看前面,不能够看全面。因此说密宗那个佛像,是个大话头,里头有道理的。那个同学听了,好像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是不是真的大悟了,我也搞不清楚。

《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