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画家,雕塑家,她的作品远销国内外,在法国,意大利多次获奖,还曾是东方第一人考入罗马皇家学院的女学生,因为她早些年间的不幸遭遇,贫苦和诋毁伴随了她一生。 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中,一岁丧父,两岁姐姐夭折,八岁母亲去世,她成为孤儿,在舅舅家生活,六年后,潘玉良被卖到妓院,成为了雏妓,这些不幸对潘玉良而言,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她的不幸却成为日后人们攻击她的借口。 17岁那年,潘玉良被潘赞化纳为小妾,走出了妓院的大门,因为潘玉良喜欢绘画,潘赞化还将她送到上海美术专科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在这里,潘玉良深知机会不易,刻苦用心,最终获得了留学的机会,1921年,潘玉良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在法国,她与徐悲鸿结识,七年后,潘玉良回到国内,开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画展,反应强烈。 潘玉良曾经是妓女,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开始诋毁潘玉良,一个妓女怎么能去学习画画呢?简直是丢脸,1935年,潘玉良支持抗战,特别绘画了一幅“人力车夫”而有人却在这幅画上公然写道“一个妓女对嫖客的赞歌”这让潘玉良备受打击,她明白,自己的那些不幸遭遇,终究还是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格格不入的人。 她选择了逃避,随后,她前往法国,潘赞化在岸头送她,潘玉良满脸泪水,其实她不想走,其实她想留,可惜国内不允许她这种思想太过于先进的画家,与潘赞化的这次诀别,潘玉良自己也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成为了永远的告别。 潘玉良到了法国以后,继续刻苦求学,争取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她做到了,1959年,潘玉良被授予巴黎大学多尔利奖,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潘赞化去世,当时祖国尚未与法国建交,直到1964年,她才知道潘赞化去世的消息,自己生命的里贵人,自己的丈夫,潘赞化就这样离开了。 在巴黎的这么多年,潘玉良曾想过回国,但是因为当时各种原因,回国都成为了她的奢求,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去世,客死他乡,这也成为了潘玉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
|
来自: 品谋图书馆馆藏 > 《她们是妓女 也是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