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谈教师对教学要有内在的道德认识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与老大哥聊课堂上关于师生关系的话题。我介绍了上次我们学校音乐老师上课的一个环节。这位音乐老师个人素质十分了得,在课堂的结尾部分,她唱了所教歌曲的英文版,然后还用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遍,再加上她熟练的钢琴弹奏,显然,这已经使得听课的老师觉得这是这堂课的亮点了。

我先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在音乐课的结尾,教师作这样的技能展示也是未尝不可的。至少它能够让孩子们崇拜自己,而崇拜自己就会喜爱她的音乐课。但,我依然觉得,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炫技的感觉要少些,而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真诚地热爱音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纯粹展示技巧,会使孩子感到望尘莫及,但表达自己喜爱音乐,则可以给孩子无限的可能性——因为或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喜爱音乐的表达方式。

老大哥则从理性层面谈了师生关系问题。他说,当前中国的公开课教学,毋庸置疑地很多都是教师在炫技,公开课晒教晒学的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这反映了当前的中国教育普遍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表现,心中无学生,也无学生的终身成长。但,“晒教”在某个方面也确实能达到某种教学效果,他能够让孩子亲其师而信其道。

但,老大哥接着又从更高的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分析。他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当下很多教学十分重视对于经验性的总结,也就是从纯技巧层面造成某种教学效果的假象。他的意思我明白,比如那位音乐教师,当她进行自我技能的展示的时候,课堂是十分安静的,孩子们也是十分投入的。这种假象,会让我们误以为,孩子们真的已经懂了这首乐曲了,孩子们真的已经被这首乐曲打动了。而实际上,孩子们只是惊叹于教师的才华展示而已。如果这堂课是乐器教学,则这样做是未尝不可的。

最后,老大哥将这一现象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老师的教学没有一种在支持,也就是,教师想通过怎样的教在孩子们身上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一个精一的追求。

说得好!我不由得点赞。是的,我们也不由得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从外在现象上寻求明证。比如课堂热闹了,说明孩子思维活跃了;课堂很安静,说明孩子被打动了;听课老师连连点头,就说明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诚然,这些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教学的绩效。但,当我们十分注意这些的时候,我们对教学效果好,就失去了某种统一的认识了,我们的教学可能就会失去某种了。

我以为,教学的一定应该向内求,也就是,你的内心认为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你的内心剔除了外在的表面现象之后,剔除了功利性目的之后,你认为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或者甚至,你认为教学是什么?

所以,老大哥最后也说:其实,现代很多老师对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了认识论的支撑,没有了本体论的掌握,光谈方法论,往往就陷入了经验主义。比如,很多公开课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学的整体效果,而是首先思考,在课的某个环节必须要有一个亮点,就是这样一种经验主义现象。

突然想起了《大学》里的那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在我们的教学上,或许就是每一个老师心中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的道德,然后才能真正与孩子发生亲切的关系而至于改变孩子,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心中的

好吧,我又回到了我的那个想法,也许,教学,就是一种与人为善的事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