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语文,可以是营建一个从事实到抽象的过程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教语文,可以是营建一个从事实到抽象的过程

教语文,可以是营建一个从事实到抽象的过程

——语文的教路思考(十七)

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言的规则,看起来真是一个不需要解答的问题;正如是先有色彩,还是先有对于色彩的概念这样的问题一样。人类认识世界,当然是有一个规律的。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一直到后来的诸多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对教育看起来是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按照人类应有的认识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思路。

也是很巧,今天听的是美术课。美术课上得有很多亮点,然后只有一点我提出了疑问,我与执教老师商讨:老师采用魔术的方法将一堆纸变成了纸卷作品,然后告诉与孩子一起“商讨”,纸卷作品的制作一般有哪些美术动作,这样的过程好。还是直接在孩子眼前做纸卷,让孩子进行“边缘性的参与”(比如找一两个孩子打打下手),然后让孩子们说,老师主要用了哪些美术动作,这样的过程好呢?

更巧的是,今天我读的是《诺贝尔》(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也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想到斯德哥尔摩就想到了诺贝尔奖颁奖地呢?当然也是因为一个事实。

看起来,事实是规则的基础,或者说,没有事实就没有规则。我们很多语文课堂经常一开始出现:“这篇课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写作方法的好处!”或者其它的先明确规则,再验证规则的事情。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儿童或者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的。

所以,今天对于《诺贝尔》的教学,我想设计如下的思路: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诸多事实理解诺贝尔先生的博爱情怀;

2.能理解文本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路设计】

一、阅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循序渐进感受事实

1.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用“序号”的方式列出四到十自然段都讲了哪些事情?

2.小组交流,你觉得所有这些小事情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事情?

3.大组交流。

4.请选择你最感动的句子或者段落,在小组里先一个个读,然后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

(教师将每一个小事情变成一个小标题)

二、将小事情变成大事情,逐步进行抽象

1.大组交流后,让小组继续想办法,将列出的事情进行压缩,将小事情变成大事情。

(教师合并小标题,将它们擦去,然后板书:关爱劳动者——发明诺贝尔炸药油——发明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设立诺贝尔奖)

2.请小组讨论:这么多事实,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你能用“为了……诺贝尔……”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这些事实之间的关系吗?

三、进一步进行抽象游戏

1.自由讨论:你觉得这篇课文想通过诺贝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呢?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在诸多大事实下面进行抽象,最终一幅形象的抽象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2.回归课文,联系课文的第一到三自然段,你觉得课文按照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呢?

【教路思考】

以上教路体现的是“小事实——大事实——精神性——语言规则”这样的顺序,这其实也是人类语言出现和发展的轨迹。人类的生活通常都是由诸多的小细节组成,然而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细节可能会忘记,我们就往往就记住一些大事了,最后当我们回忆这些大事情的时候,会产生对某种精神或者情怀的认同。最后,我们便会使用语言游戏,将这个情怀再慢慢回溯性地记录下来,于是文本形成了。

从教学现场的预测看,孩子们读完课文之后,往往也是先记着一些零星的细节,然后通过与他人的交互,才能形成对一件事情大致的了解,最后才会形成整体感,由这个整体感,孩子们才能真正懂得人类的发展规则。

然而,在一般教学中,我们往往到了诺贝尔具有怎样的品质这个阶段就停止了。这其实还是不够的。语言往往记载的便是人类的宗教情怀,或者一种普世的价值。比如,只有通过整体理解,通过文本为什么写诺贝尔这个人的理解,孩子们往往会产生某种顿悟:诺贝尔的普世情怀,诺贝尔爱的是人类。

也只有理解到了这一层,语言才能真正在孩子们的心中闪光,“本篇文本”的语言游戏规则才能真正为孩子们所接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