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对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竭诚欢迎您关注本公众号,您也可以加作者微信号“yulinjushi”(玉林居士的拼音)进入“语文老师读教交流”微信群聊

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对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

当然,从二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就着手训练孩子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能力了,但那还是一种基本技能,其实就是用想象来模仿文本的内容,把物质的文字符号,变成精神的生命经历。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还处于具象思维时期,让精神按照一定的路线行走,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也为孩子感受更加丰富的生命经历打下基础。

然而,到了六年级,孩子已经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综合期,他们开始初步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人生和社会以及家国思考,那么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是要培养孩子根据文字想象画面了,而是要开始发动孩子的心念了。

正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性要素所提醒的: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吧。我们要引导孩子从这句话的文字想开去:我们明明在教室里,在家里上课,为什么要我们背起行装出发?仅仅是让我们走上真实的田间、山间小路或者公路、水路吗?除了这些路,我们还有什么路要走?这山川湖海又是指的什么?比如,第一单元中的课文是《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内容主要通过写江、楼、道表达某种人生情思)《花之歌》,看起来并没有“山川湖海”字面上辽阔和广大,但心跳是肯定有的了。实际上,我倒是以为编者内心里也是希望孩子能够从现在的人生出发,去感受人生的辽远、感受人生中的“山川湖海”,有时候我们的情怀如山的巍峨,有时候我的心思又如川的柔情,有时候我们的心境 会有一种湖的包容,有时候我们的血液又如海的汹涌……

所以,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我以为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有整体感。

在读第一遍的时候,不鼓励孩子胡思乱想,而是要边读边真实还原情境:作者写的是什么。比如《草原》,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孩子应该能归纳出老舍写的是草原自然的风光美;读二自然段的时候,孩子应该能够归纳出老舍写的是草原的广阔与蒙古人民远迎我们的场景……归纳并不是想开去,而是想进来。只有想进来,才能想开去。直到最后,孩子终于明白了,老舍是要抒发一种情感,一种蒙汉情深的情感,形成了某种整体感。我们不鼓励孩子刚开始读,就让自己的思绪任意驰骋,是因为这样孩子有可能很难还原作者的情感。只有孩子有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才能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由文字想开去。

第二、围绕核心想开去

这个时候的由文字想开去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约束,那就是要围绕文章思想情感这个核心想开去。依然是《草原》,孩子再读第一自然段,这个时候,便可以鼓励孩子想象:静态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子?除了文字中的,还有哪些可以描写的?此时走在草原上的作者及伙伴们的心情如何?你感到你的心情如何?你想到了哪些画面、语词?我以为,这个时候的想开去是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此时孩子的思绪处于半开放状态,既想象作者,又想象自己,其实,这也就是一种对话,一种读者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产生的意义场域能够激发孩子的某种情怀,于是,我们就可以进入到第三个环节:由文本想开去。

第三、由文本想开去。

这篇课文后面的习题要求:和同学交流生活中与人惜别的经历。这其实就是让孩子从文本的整体想开去了。当然,这样的要求未免就狭隘了一些。我们更可以让孩子想象开去的是:当你要去一处美丽的风景区时,你的心情如何?你眼里的景色如何?你还能不能记得当时的场景,或者当时的某个细节,比如一株花、一棵草的样子,或者整个儿景区的样子?你能学着老舍的样子,能边写景色,边把自己的心情融入进去吗?因为现在的孩子外出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了。再比如,我们还可以让孩子想象开去的是:你有没有享受过大家见面时的快乐?那个时候你所见到的人是什么样子?表情如何?还记得一个人说的一句表示快乐的话吗?我想,这样也就同时实现了让孩子背起行装动了“信念”、享受心跳的人文目标了。

让孩子从文字想开去,其实依然是训练孩子精神成长的方法,训练孩子从文字中感受情感,从生活中感到心跳的体验能力。这种能力,是孩子热爱生活、热爱语文、形成语文素养的关键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