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通过细读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呢?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孩子的细读能力以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是需要一些机制作为保障的。

(一)细读,需要语文教学中孩子自主体验的机制

上述,孩子本来能主动思维,他们在幼儿时期无师自通的语言能力,就是通过比较、揣摩等体验式思维产生的。他们在体验着某个语词,然后表达出来,继而得到父母欣喜的响应后,感到了成功从而确认这个语词声音和意义。后来因为过于灌输的课堂教学,他们的思维活动有所停滞了。因此我们需要纠正,我们的语文教学继续成为孩子自主体验语词过程。实践表明,这是可以做到的。笔者曾经在澳门上过一堂识字。课堂,笔者要跟孩子一起认识“钓字,笔者出示了大量的“钓”有关生活图片,让孩子猜词语。孩子显得十分兴奋,他们通过联想猜对了很多词语。当笔者出示一轮江上的月亮时,孩子自然也猜出“钓月”这个了。笔者出示“江中钓月,让孩子揣摩意思。孩子根据图画,每一个人都在开动思维,大家七嘴八舌,最后说到“孤独有孩子说“‘钓’需要长时间呢,这个长时间钓月一定很孤单”对于每个孩子因为发言,笔者都给予了认同。“因为就会有“所以”。笔者以为,这就是孩子自主体验语词的过程是细读教材、细读语词和细读生活的过程。

阅读教学,只要形成某种细读的机制,比如课堂上常有让孩子进行比较、联想批判思维活动孩子一定在语文学习中有令人惊喜的成就。来自美国的一堂《灰姑娘》[]童话教学给人启示一堂课,教师在鼓励孩子积极联系自己的生活,与童话比较,并尝试批判这则童话。批判环节孩子发现了这童话里的很多“问题”。当一位孩子发现午夜钟声敲响,所有的东西变回去了,那水晶鞋却没有变回去时,老师和孩子都鼓起掌来老师表扬说:是啊,看,即使是最伟大的童话作家,也会犯这么大的错误,我们完全可以超越他哦”孩子们大声地发出了一个“耶!可以想象,孩子在课堂上发生了多么丰富生动的思维。

课外阅读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更多。因为当下,大有把课外阅读课内化的趋势,这使原本孩子可以自主体验的学习活动,也变成了课堂灌输同时也使孩子的思维被进一步扼杀目前有一些学校组织“闲适性课外阅读”活动[],其核心思想是让孩子感到课外阅读一种闲适的活动,是一种自主体验过程,课外阅读本质,应该是孩子的自我成长。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有自主选书的权利,自由选择读书时间权利,有自主选择阅读评价的权利。在这样闲适的氛围内,孩子才能发生真正的细读,从而训练语文思维

(二)细读,需要语文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机制

当然提倡孩子的自主体验,也不是拒绝了教师的作用。在细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细读的方式孩子对话。更需要教师有细读文本的能力。当孩子有了自主体验文本,细读文本的能力之后,他们便不再需要太多的指导灌输了,他们更需要平等对话。这平等的对话也只有双方基于相同的工作状态才能进行。如果一个摆出“教姿态一个做出“学的样子,真正含有思维的语言是无法产生的。所以,教师需要孩子一样细读文本然后与孩子交流分享。比如,笔者在教学《要有接受批评的胸襟》(澳门版第十一册)时孩子通过细读文本来批判这篇议论文文本,孩子也确实从语言论点论据等各方面感到文本中的一些不妥。接下来,笔者他们列举了自己感到“致命”的一些论据缺陷,比如,文章提出“我们有时候犯错并不知道,所以要有接受批评的胸襟”这样观点,但却用了“苍蝇窗玻璃”这样的例子很不妥。因为苍蝇是知道犯错了的,只是不知道错在哪里而已。笔者列举完毕孩子恍然大悟。他们发出了“哇哇惊叹。这种平等对话,孩子的思维也被进一步活跃起来

(三)细读需要语文教学中师生回忆生活的机制

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一定要涉及生活。语言是在生活发生思维后产生的。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忽略了生活,孩子细读文本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与生活进行链接、比较,甚至可以批判生活。比如在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毛毛》(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哲理小说)这部作品教师把自己每天工作时间安排和陪家人、娱乐休闲的时间孩子进行分享;孩子也在全班分享他们的时间安排。教师则认真点评孩子的时间分配,同时也跟孩子一起思考:为什么应付考试占据了他们更多时间?“考试”是不是就是那小说中的“灰先生?我们如何对付“考试灰先生”?这样,师生在细读文本的同时细读了生活,他们真正发生了联想思维、比较思维和批判思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只要进行语文学习,就自然能够联想生活而在生活中,他们也常常联想到语文学习,他们自然会依据文本内容语言来思考生活,这不仅使他们能够恰当思想来鉴赏生活,而且还逐渐能够形成对生活的思想这样,他们也就能形成细读生活的能力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细读文本,其实就是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饮食,并且从容咀嚼,使其味也长[]其实就是孩子他人对话,比较自我,而主动“抓出知识来,从而虚心笃志,实现自我;其实就是让孩子读书中没有的东西,走向生活,鉴赏生活,思考生活从而表达生活细读文本,真正做到了让孩子的思维成为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素养的永动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