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痛而通:刚柔并济,内外结合——略谈学校文化建设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疏痛而通:刚柔并济,内外结合——略谈学校文化建设

尽管在中国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有难处和痛点,但我们也可以疏痛而通。中国学校文化的建设可能需要以中国的方式,同时适当兼顾西方文化建设的方式来进行,我称之为”刚柔相济,内外结合“。中国的教育总体上是刚的,比如我们讲究物型文化,制度文化,讲究整齐划一等等。这是有些好处的。西方总体上是柔的。虽然,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但这些都基于人道主义的基础。也有好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刚柔相济和内外结合的方法。

训育

几千年中国文化延展和进化的过程,其实使用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就是训育。“训育”这个词,大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认真研究过,所谓训育,就是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即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其目的在于形成性格的道德力量。训育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即通过一种艺术的语言配合策略,很快的把一切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似的,但教育已经在其中了。
中国自古以来,所做的对青少年心灵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规训和对话。规训被认为是让人逐渐丧失独立性的一种手段,比如古时候的师道尊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规训方面有层层的规矩和束缚,但也正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传承了下来。看起来规训在现当代社会是需要慎用的。但也并不是不可以用。我在澳门的一所学校,这个学校每周一上午在升旗仪式结束之后,便是结合教会进行规训。校长往往会举出大量的刚刚发生人类受伤害的例子跟孩子们剖析,最终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爱护他人,如何不泯灭爱的种子。她特有的传教式的声音,往往使整个场域都显得庄严肃穆。
对话式训育则比较温和。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其实更需要对话。比如,很多学校开办了文化讲坛,让老师和学生就学校的文化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话与规训一样,也需要有仪式感。我目前待过两个学校,一所学校原有的文化精神是“致善”,是根据王阳明的“致良知”演变而来的。我在这个学校开办了致善讲坛,师生都讲。而在现在的学校,则大力发扬学校原有的“仁爱”文化,我把仁爱精神分成四个部分,也即刚毅木讷。我们每周一都会进行一次“仁爱大讲堂”,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讨论“刚”和“毅”的内涵,并且结合有关仁爱的名言警句以及古诗句来理解。
训育的第三种方式,便是将文化主题课程化。这方面大家都会去做,比如,我们学校将仁爱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爱自己、爱自然、爱世界。并且进行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式的训育工作,教师讲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有点类似于宗教课程,但也会采用艺术的方式跟孩子们一起对话,一起探讨。
训育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文化知识的传授,知识本身不能形成文化,在传授和生产知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弥散性的精神,才会形成文化。正如澳门那所学校每周一文化训育一样,仪式感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其实已经超过了校长所讲的内容。
 

交往

佐藤学所著的《静悄悄的革命》如果大家读过的话,一定会对“学”,对“主体性”有更多的了解。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他所说的“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其实就正强调一种交往原则,而这交往的过程其实就形成了一种开放、独立的文化。其实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也正强调一种文化熏陶。他这样说: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互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交往)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虽然他谈的是教育。但,对学校文化建设是很有启发作用的。学校的文化是否有成效,最终还是要看师生在学校乃至于在学校之外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上。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应该是在是师生交往规则的制定上。比如,美国加纳多小学的文化建设,就特别重视交往。他们常常以“教师像什么”“学生像什么”这样的问题启发师生了解世界、热爱他人、尊重自然和环境,理解不同的文化。他们对校长的要求是,每周要参与课程对话,接受教师的质询,要通过与教师的交往促进教师的进步。对教师之间教研活动交往,则要求交流阅读的感悟,学校每周安排两次吃饭交流。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交流读书心得。学校提倡教师交往要浸泡在新思想、新对话和新方法当中。而对小学生的交往也有要求,比如一二年级孩子每年需要接待700多名到校参观者,在接待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多元点评孩子们自己的作品,点评学校获得的荣誉以及学校编织工艺的特色课程等。孩子在与参观者交往的过程中,更加懂得了热爱他人、了解世界的意义。不仅如此,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则是这个学校关注的重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懂得尊重、包容和开放。而在与家长的关系中,学校则要求教师常常带领父母亲参与学习工作坊,在与家长一起探讨的过程中,使家长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学校还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四次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坐下来讨论学习,哪怕所读的书等。
我在原来的学校建设“致善”文化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交往。作为校长,我除了坚持给老师们写生日诗外,而且还每天为全体师生写一段励志的话。在教师教研交往以及学校交际方面我们崇尚“至仁达善”。在学生的交往方面,我们则提出“有善心、有善行、有善德”的交往原则。在师生、课堂教学、家校关系方面,我们提出的原则是”自我完善,与人为善“。这样,整个学校就形成了一种以”致善“为核心的交往场域。
 

课程

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特色课程。当下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时代的进步,教育对时代的关注,使得很多学校的特色课程都很时尚,比如steam课程,人工智能课程,3D打印课程等等。这些课程要不要包含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当中呢?我觉得是需要的。正如我们国家在大文化方面崇尚儒家文化,目前也在努力突破儒家思想的封闭性,努力用儒家的方式走向现代化一样。学校在弘扬祖国大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为大文化打开一个窗口,寻求大文化与学校小文化创生之间的融合点,象我们国家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的文明一样,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文明。文明以止,人文也。我们用属于学校独特的“文明”开展特色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文化发展更有好处,因为往往这些特色课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在我的第一所学校,我与干部和老师们商量开设了“闲适性课外阅读”课程。刚才说了,我在第一所学校继承原来的文化主题,建设“致善”文化。那么,闲适性课外阅读怎样致善呢?在这方面我们作了大量的解释工作。读书最大的好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样,可能会遇到一个你心中一直渴望的英雄,从而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或许不止遇到一个。所以,读书自然是致善的。
现在我到了新的学校,建设“仁爱”文化,我同时也开展闲适性课外阅读课程。读书与仁爱的关系,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仁者爱人,我们读书得到知识,形成思考方式,锻炼精神意志,学会对自己、世界和自然的爱。读书可以更让我们有仁爱精神。
这里倒并不是说文化是个筐,啥都可以装,文化是一种行为方式、思考方式,有时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终极目标,而课程则是行动的内容和手段。因此,作为学校,对课程的解释其实就是把课程知识里弥散的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用的气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吸收。

劳作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是需要在主题的笼罩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如何发展呢?自然是劳作。人类文明是人类思维和体力劳作的结果,文化也是如此。没有劳作,就没有文化。所以,我以为,学校需要的最多的空间,应该是师生劳作的空间和作品展示的空间。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学校做得没有西方好。中国的学校大多数是统一规划好的,所有的教室布置都 一样,所有的走廊布置都是顶层设计。我在澳门学校看到的,尤其是教室。教室里老师劳作的痕迹比较少,很多都是孩子自己做的。整个教室里色彩绚丽,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作品。学校大门厅里全都展示着孩子们的创作作品。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指导方法,而孩子练就的是展示的能力,责任的担当。相对于他们,我们大陆的教室布置已经有所进步,但假大空的内容还显得多了一点。孩子主动劳作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生长发展的过程。在我们现在的学校,我也尽力让老师展示自己。我跟老师们说,爱自己,就是要展示自己。仁爱,就是通过展示自己形成刚毅木讷,形成温良谦恭让。

评价

文化的发展需要评价,文化如何评价呢?我以为就是活动,学校针对文化建设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上文提到的加多纳小学每年要安排四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自我有所评价,学生对自我也有所评价。在我们学校开展闲适性课外阅读,我也是以活动进行评价。在这个课程中,有一个闲适性小沙龙的活动,这个小沙龙主要就是让孩子对自己所阅读的书目作尽情地展示。在相互展示的过程中,孩子自动形成反思。
在我们学校,每年都要开展授书活动。就是通过抓阄的形式,确定授书对象,这些幸运儿得到学校发放的书,通常会开心得不得了。而有时候老师也会做一些小手脚,让那些家庭不怎么宽裕的留守儿童优秀获得授书的机会。
当然,按照我们国家的方法,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评比。这些可以去做。比如,在我们学校,我们也评选仁爱之星,致善之星等等。不过,就文化建设而言,我们可能需要慎重地做这些事情。文化是弥散的,是自由的,倘若加上评比,往往会显得功利化。这就要看学校怎么处理了。

辅助

一是仪式。仪式是一种宗教性的活动,它可以直接触及人的灵魂。在原来的学校,我们在授书活动前,我们会举行授书礼。授书礼活动场面还是很弘大的。当时省教研室李亮主任也参加的。
二是物型。物型文化,我想就不要多多介绍了。物型文化我想提到的一点是,所设计的所有物型都应该能够自动发生弥散功能,这就需要系统设计了。
三是制度。各种各样的制度都应该指向学校文化主题。哪怕实验室制度,都应该有学校文化的影子,制度也应该是经过大家商讨的。
四是反思。文化是在反思中进步的,校长、干部都可以参与到反思活动中来,以使学校文化不断进化。

END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