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迂回战术——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的实现

 陈林细谈教育 2020-06-28

统编版语文教材施行了“双线组元”的编写策略,这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也更加保证了“教学不跑偏”这一基本要求的实现。
然而,教学目标该如何达成的问题却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前段时间,我与我的同事同台上课,使我略微发现了解决此一问题之道。
同事执教的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统编版三下),根据双线组元中的所谓“语文要素”(能够复述故事),显然该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是:孩子能够正确生动地复述故事。第一次试教,同事在孩子读熟课文之后,出示了一张表格,让孩子填写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四次交际内容。孩子填好后,同事直接了当地要求孩子练习复述。
按照正常推理,孩子课文已经读熟了,只要加以练习,应该能够复述的。然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却显然有些令人失望。
课后我和其它同事一起研讨他的课。我提出了我的方案: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一个不经意的过程,甚至是一个“绕弯子”的过程。我们不妨这样尝试:先用表格梳理课文。然后再分析课文是如何表现慢性子和急性子的,最后组织孩子练习复习。
同事是一个十分聪明且勤奋的人,在正式上课前,他告诉我已经调整好教案。
果然,这堂课上得十分精彩,孩子们思维十分活跃,争相表现。原来,同事几乎没有向学生提到“我们这堂课要联系复述”的要求,而是先跟孩子们读课文、梳理情节,然后进入到有意思的环节:孩子们一起讨论“慢性子慢在哪里,急性子急在哪里”的问题。直到孩子们已进入到最兴奋状态,同事突然问:这么好玩的故事,不讲给别人听真是太可惜了。我们来练习练习,看看我们能不能讲好呢?
最终,课堂圆满达成了教学目标。我执教的是《杨氏之子》,没想到的是,在执教前一天,承办学校告诉我,这篇课文他们已经上过了。本想换一篇课文重新备课,但又一想,我不如重新拟定一个目标:孩子们能够幽默生动地背诵小文言文。那么如何达成目标呢?因为孩子们对这篇小文言文已经很熟悉了,如果我直接指导和训练孩子们“幽默生动”地背诵,也未尝不可。但,我想到了同事的课,决定还是“迂回摘果子”。
课堂上,我先邀请孩子背诵,果然,孩子们用的是一种普遍的“无心体背诵”。接着,我提出要求:一句句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一开始孩子们不理解,后来,他们越来越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接着我建议孩子们来一个“大发现”,除了以前本班老师讲的,还能不能再发现杨氏之子的“聪惠”?孩子逐渐有了新的发现,他们仿佛有些兴奋了。
再接下来,我又出其不意地提问:到底谁幽了谁的默?这个问题孩子们也十分感兴趣。他们不仅领会了杨氏之子的幽默,也认同了孔君平的幽默,他们更加兴奋。
最后,孩子们果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地背诵出了这篇小文言文。整堂课从“无心体背诵”到“生动幽默背诵”,目标达成十分自然,且孩子又有了新的收获,我感到应该是一次很好的“旧课翻新”。
这使我想到,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不能直接提出来的,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而真正达成却需要一个“过程”。我想,这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组织吧。有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组织还不行。你还得设计出某种节奏感来,也就是不能让课堂历程水平如镜,而是带领孩子们经过“一波三折”的迂回过程。
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可能跟数学教学略有不同,数学也不宜直接提出目标,但实现目标的过程则可以是直接的、水平的,因为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身就是能够让孩子感到很欣喜的。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也与其它学科有很大不同。因为,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教育过程本身就是要淡化教育痕迹的。

EN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