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大宋立讲解糖网:“这个杀手”有点甜

 北京首大耳鼻喉 2020-06-28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明明我的血糖控制的很好,也一直谨遵医嘱,为什么眼睛却出问题了?”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当眼睛发生一些轻微病变时不易引起注意,以为只是步入老年后正常的视力衰退现象,然而等到出现看不清、畏光、重影等症状时,很可能已经到中、晚期眼底病变阶段了,此时已对视力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不仅治疗困难,而且治疗效果也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其中,作为糖尿病典型眼病之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就是如此。糖网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甚至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是等到视力急剧下降,出现有黑影的飘动、视物变形等症状时才匆匆赶到医院寻求治疗。糖尿病患者因忽视眼睛问题而致盲的案例不计其数。专家指出,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就越高,潜在的致盲危险也越大。

  然而据卫计委2017年发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通知》中显示:50%以上糖尿病患者未被告知应定期眼底检查!但其实一旦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就应该每年至少做一次眼底检查,如果视力已经出现反复的情况,要及时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不要掉以轻心!

  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血管渗漏和闭塞。黄斑部水肿或局部缺血是导致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增殖性是由单纯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于血管变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增殖,缺氧的网膜组织释放出血管增殖物质,促使形成新生血管,进而导致出血、机化,而发生增殖性病变,并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些病变的发生,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而产生血管壁的变化,使紧密连接的内皮细胞受到损害,使血——视网膜屏障发生崩溃。

  发生发展等方向

  本症早期,由于眼底组织缺氧,引起微血管功能性改变、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其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由于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分泌等增多。致使组织对氧的需要增加,同时,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中的糖基化血红蛋白增高,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增加,影响红细胞对氧的释放,致使供应组织的氧减少,所以糖尿病人眼内组织对氧的需要量增加,而其供应量却减少,因而出现视网膜和球结膜血管扩张,白蛋白由毛细血管壁漏出,这种微血管的扩张是组织对氧的一种自动调节反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仍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病程越长,DR的发病率、致盲率也越高。目前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虽然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完全治愈DR,但是对于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积极治疗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糖尿病,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的5年内,每年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这样可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早期给予治疗,使视力得以保存。

  参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