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敏|消失的老宅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Disappear is old curtilage

消失的老宅
作者|阿敏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舍得或舍不得,无论是一物还是一情。舍得自然有舍得的道理,舍不得自然也会有舍不得的缘由。别人不会理解,只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体会不到个中的情结。

                               ——题记

2017年夏天的一天,弟弟来电话:接到通知,和静老宅要被拆除了!虽然早已知道老宅要拆除,可听到马上要拆了,心中的一丝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我匆匆地赶回了和静,向老宅作最后的告别。

上世纪60年代初,父母亲手用土坯盖起了第一栋房子,坐北朝南,里外两间,木质窗户,镶嵌着玻璃,采光充足。外间很大,迎门上方紧挨墙摆放着一个大约三米长的老虎腿条桌。条桌的下沿是木雕花边的装饰,在那个年月显得很有档次,也是家里最显眼的家具。左手是占据房间三分之一面积的大炕,睡七八个人也不拥挤。冬季时,土炕烧得热乎乎的。右手边窗户下是一张八仙桌,既是一家人秋冬季吃饭的地方,也是我们写作业的书桌。里间不如外间大,也有土炕,是父母的卧室。

这座老屋子与父母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早已被风侵雨蚀,褪下了明丽的色彩,墙皮脱落,墙角、屋沿处结满了蜘蛛网,显得十分颓败、衰落。周围土墙被雨水冲刷的已经没有了棱角。多年前就不再住人,老屋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经历沧桑,依然顽强地挺立,坚强地喘息着。

我知道,老屋终有一天天会悄然坍塌的,犹如一位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可好强的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直都在想让它更长久的与我们在一起。在别人眼里,老宅也许是简陋、朴素的,但在我的眼里,是豪华、富有的。因为那里面有父母几十年的情怀,有我们家族半个多世纪的情结和故事,有我们童年、少年时代的欢声笑语,有我们成长的印迹,还有热心好客的左邻右舍啊!

改革开放以后,家里条件好了,又修建了前后两栋房子,其中一栋是砖混结构,看上去美观大气且坚固宽敞。对着院子的大门,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榆树。一群群麻雀、灰灰鸟,成天在树上叽叽喳喳,叫得树叶都高兴地摇晃起来。院子里是葡萄架。葡萄架前是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欢快地流淌着,浇灌着一大片菜园。

我们在老宅中长大成人。老宅饱含着父母在风雨中为家打拼的艰辛,满载着父母养育我们的无限情感。

父亲从不显露出儿女情长,寡言少语,以他并不宽厚的臂膀,担起一家六七口人的生活重担,从不抱怨。母亲尽心尽责地操持家务。

记得,当年粮食是定量供应的,粗粮多细粮少,母亲变着法儿用玉米面做出好吃的食物,让孩子们吃好。母亲把玉米面用细箩筛一遍,筛出的粗面烙饼,下面的细面和上白面,饧好,擀开,切成如筷子般粗的小节,均匀地下到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后,放上蒜泥,浇点醋,再撒上青萝卜丝,拌到一起,一家人围坐在葡萄架下,美滋滋地吃起来。那香味如今依然氤氲在脑海中。

记得,家里来了远客,母亲会用细粮做面条。能干的母亲把面擀薄切细,下到锅里,撒上从自家菜地里摘来的绿菜叶,汤面顿时黄绿嫩白。再烙上几张金黄色的玉米面的饼子,端上一碟韭菜或绿茵茵的咸菜,看着就令人垂涎。客人坐在八仙桌上喝茶、吃饭。等客人吃完起身了,我们才开始吃,往往是一眨眼功夫,桌上的菜、锅里的饭被扫荡的一干二净。

还记得,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母亲除了干家务、去生产队劳动之外,还揽下了一位多子女的女医生家拆洗被褥的活计。拆洗、熨烫、缝好一床被子挣8元钱。我不忍心母亲过于辛苦,悄悄学会了织毛衣。为女医生家的孩子编织毛衣,织一件毛衣可挣5元钱。每织好一件毛活,心里就有一点成就感,会觉得很欣慰。

............

 老宅,最热闹的时候是过节的时候,在库尔勒工作的哥哥、弟弟和我偕爱人、孩子,不用踌躇,心只朝着家的方向,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宅看望父母。远远看到老宅时,家的温暖扑面而来!这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的家,是子女们心中最温馨的港湾。

一踏进门,总能看到父亲端坐在炕桌边,母亲依然在厨房忙碌。问候声,欢笑声,此起彼落;热气腾腾的粉汤的味道、黄灿灿的油香的味道,松软暄腾的花卷的味道,飘溢在老宅的角角落落,老宅充满生气和活力。

老宅见证了我无忧无虑的生活,承载了记忆中满满的情感,一直矗立在我的心中,无论我走到哪里,既是天涯海角,老屋总是悄然潜入夜,随风梦中来。它总是张开双臂拥抱着我的归来。当靠近时,兀自涌动的是对老宅的柔情依依;当离开时,依然是一种难舍的眷恋。

1972年秋季,我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渴望,告别亲人,离开家乡,来到库尔勒开始了求学、求职生涯。踏上社会后,遭遇过挫折、困难,曾经沮丧、消沉过,是老宅给了我慰藉,养育了我,庇护了我,有母亲健在的老宅,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让我一次又一次振作精神,接受考验,面对生活,拥抱事业。

久居闹市的尘世喧嚣,常常会使我感到郁闷,静心屏息听一曲《常回家看看》,在那荡气回肠的旋律中,去憧憬月光中葡萄架下小憩的甜美,听听夜间青蛙连连不断的呱呱声,再去嗅嗅老屋特有的清新气息,是多么的惬意啊!

我伫立在老屋前,只见巨大的铲车在轰鸣声中,向老屋驶去,轻轻一触, 老屋便訇然倒下,短暂的时空里,这座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连、艰难时世、在风寒雨中庇护了我们的老屋,化作了残垣断壁........

我的心猛烈地悸动,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在心中竖立了60多年的老宅要消失了!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一点一点的消失!

老屋终于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再也见不到了。我尽力用手机拍下它最后的形象,我不解,我为什么没有留下拆除前它沧桑的身影,而留下了断墙瓦砾的破败景象,我心中曾经闪过后悔和遗憾。

是的,我送走了一位亲人,它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没留下它的照片和它的身影,但它清晰的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中,它的温暖流淌在我的血液中。在我人生的旅途中,它永远不会消失,依然是我心头的一盏灯,长明不灭,照耀我前行!       



作者简介

苏秀敏笔名:阿敏。代表作《我亲爱的宝贝》等。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