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落而息/做心的主人

 西宁的表情 2020-06-28


做心的主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用哲学的眼光看事物,才能做心的主人。近日,与刚从步出大学校门的儿子谈论起人性善恶之争这个哲学问题。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根源却是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被编入古代的启蒙课程《三字经》。同为儒家学派的荀子,又提出人性本恶。在中国,这颗维持生理机能的跳动的心,被赋予了思想的内涵。因此,思想也象人的身体一样赋予遗传学的因素,这一点好象心理学也没有研究清楚。同为战国时期的大儒,孟子和荀子为什么能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呢?我想,这与儒家强调的文化传承有关,把家庭的文化熏陶与生命的延续拧成一股绳了。最终的现实体现就是“君子的儿子仍是君子,强盗的儿子仍是强盗”的标签逻辑,这无疑是为封建世袭制的思想基础。而要弃恶从善,儒家认为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大学(这里是指不断的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来不断的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而道家奉行“上善若水”,水是最朴素的,自天际而来,无所谓前世今生。水的哲学涵义可谓是博大精深,一泓清泉发源于山涧,九折十八弯,一路东奔入海,是顺势而为。一叶青茗入水,芳香四溢,这种包容让“水是水、水不是水、水还是水”,在被他人改变的同时,也改变自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又是生命之源,从现代生物学讲,生命起源于海洋……。当水被人为注入能量后,一切皆可改变,既可象蒸汽一样腾达为云,也可在人生低谷静藏为冰。在道家看来,一个水字足以悟透人生。

佛教讲善在于利他,通过施舍排除物欲,达到“空”的人的思想最高境界。人生如天空,天空中有云,这是拥有;云结成水入地润万物,这是利他;云销雾散碧空静,这是空;风雨之后见彩虹,以人生的另一种方式出现,这叫涅槃;云到雨、雨成水、水生雾、雾成云,这是轮回。


这一切宗教之不同,无在乎对人与社会不同角度的理解方式,这就是所谓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仅此而以。从儒家在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文化的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从道家来说,孩子的成长要尊重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要有水一样的坚韧和融入。从佛家来说,就是要利他,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中国处事哲学融儒道释为一体,瞎子摸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会陷入迷茫。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经得起物欲之诱,熬得住世俗之苦,守得住信仰初心,做心的主人。
文作者简介:
日落而息,四川资阳人,从年少时参加工作,落地果洛草原已经30个春秋。长期从事行政文职工作,偶尔以文学创作抒发内心之喜怒哀乐。

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摄影作品,游记,散文、小小说、诗歌均可。文责自负,自行校对。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与需要配图的照片。西宁表情平台发布的均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