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承

 猫条山 2020-06-28

折叠 编辑本段 名词解析

分承分承"分承"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手法

作为修辞手法就是"合二为一",即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合并时把相同的句子成份放在一起并提(因此这种修辞格也叫"并提"或"合叙"),使短语或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有一种分别相承的关系。理解时要"一分为二",还原到原来的两个短语和句子。 如:

原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郦道元)

直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作为写作手法是指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的事情的整体面貌、基本特点,以下分别从若干方面或列举出若干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叙述的写作方法。

折叠 编辑本段 总提分承法

总提,给人对于事物整体的基本认识,使人抓住全文要领;分承,给人对于事物的具体的感性的印象,使人对全文要领获得清晰的理解。总提与分承是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必须高度统一。分承的内容既不能超出总提的范围,又不能小于总提的要求。分承的内容对于总提来说,应当既是充分的、足够的,又是必要的、主要的。或者说,既要足以说明总提的内容,又要精炼扼要,适可而止。总提分承之后,是总结,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就是运用总提分承法写成的。文中首段"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一句,不仅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而且表明了全文的叙述线索,还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文章分别叙述了在贫苦的家境中母亲勤劳俭朴、同情穷苦农民、支持作者参加革命的事例,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文末一段又总结全文:"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折叠 编辑本段 ​逆序分承

折叠 偏正式

是指并提成分出现于修饰语,分承成分出现于中心语的逆序分承。例如:

(1)观鸟兽之毛羽,毛羽之采色,通可为乎?(《论衡·自然篇》)

(2)九月,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汉书·高帝纪》)

例(1)"鸟兽之毛羽"是一个偏正结构,其意为"鸟之羽,兽之毛";例(2)转引自杨树达(1933)。"掾主吏萧何曹参"也是一个偏正结构,曹参为掾,萧何为主吏。再如:

(3)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偶偶尔顺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列子·杨朱》)

(4)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管子·法法》)

前例"耳目之观听"是"耳之听,目之观"的合叙;后例"规"与"圜"、"矩"与"方"分别对应。

折叠 动宾式

是指并提成分为动词,分承成分为宾语的逆序分承。例如:

(1)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周礼·秋官司寇》)

(2)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周礼·夏官司马》)

例(1)郑玄注曰:"登,上也。……版,今户籍也。下犹去也。每岁更著生去死。""登"支配"生","下"支配"死"。例(214)"登下"、"版"等义同前,"损益",《郑注》为:"谓用功过黜陟者。""登下其损益之数",意为"登其益之数,下其损之数"。

折叠 主谓式

是指并提成分为主语(或主语的一部分),分承成分为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的逆序分承。例如:

(1)《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诗经·邶风·雄雉序》)

(2)元 中 享,诏南京张安道陪祠,……后见张公表到,悉用余文,独表内有一句云:"邪正昭明",改之云:"民物阜安",意不欲斥人为邪也。(宋张耒《明道杂志》)

上两例用于简单的主谓结构中。例(1)是"怨旷"与"男女"交错相应,《毛传》:"国人久处军役之事,故男多旷,女多怨也。男旷而苦其事,女怨而望其君子。"《正义》:"男既从役于外,女则在家思之,故云男女怨旷。上二章,男旷之辞。下二章,女怨之辞。"例(2)"民物阜安"同样是主谓交错对应。下面的例子相对复杂:

(3)行事,雷击杀人,水火烧溺人,墙屋压填人。如曰雷击杀我,水火烧溺我,墙屋压填我,子路颇信之……(《论衡·问孔篇》)

(4)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安危》)

(5)善恶之行,祸福所归。(《颜氏家训·归心篇》)

(6)掌交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周礼·秋官司寇》)

(7)延寿闻之,对掾吏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汉书·韩延寿传》)

例(3)"烧溺"与"水火"对应,其后分别带有宾语"人"与"我"。例(4)"虚实"充当"在"的宾语,与"存亡"对应。"虚实"指国家实力的弱与强。例(5)"善恶"与"祸福"分别是主语和谓语的修饰语。例(6)《郑注》:"辟,读如辟忌之辟。使皆知王之所好者而行之,知王所恶者辟而不为。"例(7)《颜注》:"遣医治之而吏护视之。""吏医"属兼语。下面的例子并提成分和分承成分均为名词性的,但其句法关系是主谓:

(8)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也。"意即表有河、里有山也。

折叠 联合式

是指并提成分与分承成分分别出现于一个联合结构的前后两部分中的逆序分承。例如:

(1)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荀子·非相》)

(2)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管子·揆度》)

(3)歌谣 笑,哭泣谛号,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声音者也。(《荀子·礼论》)

例(1)"吉凶妖祥"前后逆序对应。例(2)"饥寒冻饿",例(3)"吉凶忧愉"亦属联合结构。

折叠 紧缩式

在调查中,我们还见到部分由复句凝缩而成小句的逆序分承形式。如:

(1)古之贤君,温饱而能知民之饥寒。(《北堂书钞》卷156)

(2)君臣有道则忠惠,父子有道则慈孝,士庶有道则相爱。(《文子·道德》)

(3)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淮南子·说林训》)

(4)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以入告乎天子。(《说苑·君道》)

例(1)的内容在《晏子春秋》中用分述式表达:"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民之寒。""温饱"与"能知民之饥寒"是条件关系。例(2)"君臣有道则忠惠"亦属条件关系,"君"与"惠","臣"与"忠"对应。同样的意思在《墨子》中作:"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用的是循序分承。例(3)"非规矩不能定方圆"是双重否定式条件关系;例(4)"有饥寒而不得衣食"则是转折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