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气调神论解读

 新用户97024832 2020-06-29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发陈者,去年秋收冬藏陈旧的阳气,今年春时由地下的水中而发生于地面,万物发生也。逆了春气,便少了夏气之根(木不生火),故夏病寒也。“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上,故不下也。云雾不精,故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故天地合德,俱布生气,万物滋息,以此向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为春气养生之道,以舒畅气血和情志。《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志为意念逐渐积累形成的认识,有收藏贞固之义。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蕃秀者,发生于地面的阳热,夏时盛长于地面之上,万物蕃盛而秀实也。逆了夏气,便少了秋气之根。夏浮秋降,大体上升越高敛降之势越大,大抵五运六气围绕基准进行周期圆运动而不致失衡。夜卧早起,无厌倦于长日,使志无怒,令华英之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之在外(体内阳气蕃秀于外,心情开朗热衷向外活动),为夏气养长之道。暑热内伏,使人汗孔疏松,腠理开泄,汗出而感受风寒,或浴后当风,风邪水气停留于皮肤之内,与卫气相合循行,白天行于阳分发热,夜里行于阴分表阳虚则发寒。暑热心气阴阳两虚与风寒湿相合于膜原可出现寒热往来的痎疟。痎类似“核”,有类抗原抗体或病原体复合物聚集而成的疟结之义。长气失政,秋冬之收藏皆废,冬寒一至,阳气更衰,无力抗邪。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容平者,夏时地面上阳热多,地面下阳热少。秋时大气,压力增加,将地面上极多的阳热,收容于地面之下,地面上下阳热均平。逆了秋气,则冬气无根,冬气阳少,故病重。天气敛缩,政令不舒,地气消落,以此清明。燥旺湿收,云消雾散。早卧早起,鸡鸣而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得平,无外其志,使肺气肃清,此秋气养收之道。肺大肠金不能敛藏则湿盛、相火泄露不藏于肾水,水寒土湿,饮食不消,肝木冲决,是为飧泄。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闭藏者,此收容于地表之阳热,入冬后藏于地下水中闭藏不泄,为来年春夏生长之根,逆冬气则春气无根。若冬时不寒,封藏无力,则水中所藏的阳热散漫消亡,则地面之下无藏德上升于天,天空之上无雨露下降于地。天气本来清净光明,无雨露无云雾。雨露云雾皆赖地下水中所藏的阳热上升而成,升降息,则中气孤危,万物失中而殆亡。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沉伏不发,若隐匿不宣,若有私意暗存,若有独得秘宝,去寒就温,以避杀厉,无泄露皮肤,使卫气亟夺,此冬气养藏之道。阳气不藏,则水寒不能生木,春日肝阳不升,则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发为痿厥。(恐则气下,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甚至昏厥,是为痿厥)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四时自然之令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郁而夏为寒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虚而空洞(汗出亡阳,阴阳两虚),是风寒乘袭,秋为痎疟之由也。逆秋气则太阴肺不收相火,肺气枯焦而壅满,焦即“痿论”肺热叶焦之意。相火失藏则冬为飧泄。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寒陷而独沉,相火蛰藏,则肾水温升,而化肝木,水寒木枯生风而拔命门阳根,则春为痿厥、温病之由。“脏气法时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按周易,春夏为阳,故言少阳、太阳,秋冬为阴,故言太阴、少阴。

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生死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万物随四时生长化收藏是万物终始、死生的根本,故《内经》又曰:“夫虚者气出也,夫实者气入也。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造化个体与人身个体皆以中下为本。春夏时,地下阳气,升出地面之上,地下阳气减少,阳气外出,故曰虚。秋冬时,地面之上盛满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中下阳足,故曰实。春夏阳虚于下,故圣人一切起居饮食,都注意保养中下的阳气。反之则出现外热内寒,上热下寒的病症。秋冬虽实于下,仍易浮动上来,须阴气将阳气降藏于肾水中,故圣人一切起居饮食注意保养中上阴气。反之,阴气不足以封藏在下的阳气。来年春夏,根本亏伤则病温病。故春夏以寒药治病,可伤损下部的阳气,秋冬以热药治病,可伤上部阴气扰动下部阳气,用药应权衡把握。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唯圣人从之,故身无苛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从阴阳之理则生,逆阴阳之性则死。反顺为逆,则阴阳不通。圣人顺从阴阳,故身健无苛,万物皆无所失,生气不竭。圣人行生长收藏之道,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己乱而治未乱。已病后药、已乱后治、渴而穿井、斗而铸兵等皆非圣人之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