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2《资治通鉴》补充理解

 WHC超级英雄 2020-06-29

一、《资治通鉴》和其他史书的区别是什么?

答:以《资治通鉴》和《史记》举例,前者是编年体,后者纪传体,但这种形式上的区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下两点,尤其是第二点。

1、作者身份不同

《资治通鉴》是政治家编写的史书,《史记》是史官编写的史书。

2、立意上的区别

司马迁编写《史记》当然也有自己的主观视角和取舍标准,但仍属于史书范畴。

《资治通鉴》既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历史哲学专著,“资治”二字是重点。

二、《资治通鉴》一开篇就让儒家意识形态成为主角,开宗明义地讲出一个国家最应该有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答:稳定。

三、政治家的历史观和史学家的历史观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答:1、以韩、赵、魏三大家族联手消灭智襄子,瓜分了智氏家族的土地、财富,形成“三家分晋”局面,而后周威烈王把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封为诸侯为例,来说明政治家的历史观和史学家的历史观有什么不同。

2、在史学家这里——“三家分晋”的“事实”很重要,一纸任命的“名分”波澜不惊。

智襄子的灭族,有一场春秋战国时代罕见的大规模战役,堪比长平之战,当然值得大书特书,而周威烈王把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封为诸侯,只不过是一纸任命,波澜不惊。

所以,一些历史学家把“三家分晋”这件事作为战国时代的开端,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3、但在政治家司马光看来——“三家分晋”的“事实”不重要,一纸任命的“名分”太要命。

所谓“三家分晋”只是三大家族“事实上”瓜分了晋国,形成了三个独立政权,而若干年后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意味着三家作为三个新兴的独立政权,从此拥有了合法的名分,在“名义上”可以和晋国国君分庭抗礼。

也就是说,原本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竟然获得了官方认可,把自己洗白了。

四、《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这个年份开始?

答:1、《资治通鉴》是以“稳定”作为核心政治诉求的(下一篇有论证),在儒家体系里边,必须正名才有稳定。

2、所以,司马光才会以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么一个“名不正”的小事件作为开端,将这个表面上的小事件解读为全部历史当中最大的教训。


《资治通鉴》的第一句话就是:

二十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细读《资治通鉴》:司马光为啥要从“三国分晋”开始写起

(三国分晋)

这是《资治通鉴》时间轴的上限,就是说,这部书写历史,是从“三家分晋”这件事情发生开始的。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而这个时间点,也基本上被认为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也基本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名存实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

其实这跟《史记》中的《六国年表》有出入,司马迁的《史记》把476或者475年这个时间点作为春秋和战国分界线。何以司马光要把另外的时间点作为春秋战国分界线,而这个时间点又选在这一年呢?当然,这件事很重要,重要的甚至可以用来划分时代,但司马光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做为显然额外另有深意。

之前的晋国其实就在魏、赵、韩三大家族的控制之下,国君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但在形式上,晋国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封国,也就是在这一年,就是威烈王姬午,下令擢升晋国的三位国务官(大夫):其中魏斯担任魏国国君,赵籍担任赵国国君,韩虔担任韩国国君,晋国的广袤国土从此被三家瓜分殆尽,只剩下一小片国土。其实,这三家早就占了大部分晋国土的,只是到这公元前403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细读《资治通鉴》:司马光为啥要从“三国分晋”开始写起

(周天子的封拜仪式)

问题就出现在里,三家分晋国的土地可以,但周天子的分封是实质性的,三家由此有了“名分”,名正言顺地分晋了,“名分”这件事让司马光大发议论,就是紧接下来的第一自然段: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 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天子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遵守礼教,而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官位,官位中最重要的就是名分。什么是礼教?礼教就是纲纪。什么是官位,官位就是君主、臣民。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这些官爵在政府中的关系和位置。

显然这才是重点,司马光是守旧派的代表,他是坚决抵制改革的,他对变法改革,要做坚决的抵制,因此,他要借史说事,历史上周王朝连名义上的王朝也不存在的原因就起始于“三家分晋”,而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威烈王分封魏、赵、韩这件事,这件事,周王朝的前任帝五是没有做过的,是威烈王改变了礼,改变了分,改变了名。因此,以史为鉴,我们大宋也不能改革啊。

细读《资治通鉴》:司马光为啥要从“三国分晋”开始写起

(王安石变法)

不过在宋英宗让他开始写书的两年之后就去世了,然后是激进的宋神宗继位,虽然宋神宗还让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继续写下去,并供应一切应有的条件,但宋神宗更喜欢(或者是崇拜)变法者王安石,因此,在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大部分时间里,司马光都跟他的政敌王安石在做斗争,一部书写了十九年,写完时,司马光已经66岁了,政治生命随着在自然法则的无情之下基本走到尽头,尽管《资治通鉴》写完的第二年,也就是1085年,宋神宗就去世了,王安石的变法也基本由此宣告失败。

但显然,写书的时间段内,司马光的情感基调全是对礼法、对名分,对“成法”的维护,他从骨子里反对变革。因此,司马光拿“三家分晋”这件事说事“起兴”就有的思想源头了。

如果司马光能活得久些,估计他还有可能为守旧派多做些事情,只是,当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登基守旧派占主动后的第二年,1086年,司马光就精力耗光,终于死去了,他为守旧派做的事情就是以守旧派的思想(其中以“三家分晋”为开头也是这样的思想)为基础,写成了《资治通鉴》这部大书。

不过他也不是对守旧派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他把反对王安石新法而遭迫害的刘挚、范纯仁、李常、苏轼、苏辙等人召回朝中任职,也算继续了他的政治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