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 ▏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茂林之家 2020-06-29

萎缩性胃炎

是慢性胃炎中的一个类型。其病理变化是以粘膜退化,胃壁变薄,胃腺萎缩为特征。本病属中医“胃脘疼痛”范围,因病程长,症状持续,属慢性虚弱性胃疼病。中医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进行分型及治疗,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分型与治疗


1

胃阴虚


主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口渴,上腹隐疼,食后腹胀,喜食酸物,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舌质红绛、无苔,舌边尖烂疼,脉象细数。

治宜:清心热,养脾胃,方用清心养胃汤加减:生地12克,通草9克,北沙参15克,玉竹12克,石解12克,麦冬15克,莲子20克,乌梅12克,栀子12克,扁豆15克,甘草6克,竹叶12克。水煎服,1日1剂,7天为疗程。

加减:本方有心火,养胃阴,生脾津之功效。因心火得清,胃阴得复,津液得行,诸证自愈。若食欲不振加鸡内金9克,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各15克,腹胀加枳壳12克,舌有白苔去生地、通草、栀子。


【病案举例】林xx,40岁,某公司工人,患胃病已5年,近来食欲逐渐减退,口干口渴,喜食酸类水果,舌质红绛无苔,舌尖红烂疼,上腹隐疼,大便溏泻,面色无华,四肢倦怠无力,脉细数,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作胃镜检查,幽门部有红白相间花斑区,其他部位黏膜充血水肿,腺体无改变。提示:幽门区萎缩性胃炎,其他部位表浅性胃炎。

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大半年无效,于2018年10月初来诊,症状如前述,并参考以前检查单据,中医辦证属于胃阴虚、心火盛、津不足,投以清心养胃汤加鸡内金9克,连服7剂,病人自觉舌疼减轻;舌表面有薄白苔,食欲渐增,连服14剂,病人全身病状均减轻,舌质红润苔薄白有津,大便一天一次成形,脉细数,为胃阴已复脾津已行象征,但上腹部仍有胀感。照上方去栀子、生地、乌梅,加枳壳12克,厚朴12克,连续服药3个多月,约90余剂,病人体力增加,面色红润,无不适感。

于次年2月又经原医院胃复查:花斑区消失略呈水肿充血,其他部位粘膜正常,又连服月余,至今随访无变化。

2

气滞血瘀型


主症:临床主要为食后作胀,上腹满闷,嗳气不舒,上腹隐疼和刺痛有灼热感,大便溏薄,一日二三次,舌质红绛,苔白中心略黄,脉弦数。

治宜:活血化瘀,疏肝养胃;方用疏肝养胃汤加减:丹参12克,降香6克,川楝子9克,元胡9克,北沙参12克,石斛12克,扁豆20克,黄连6克,莲子15克,枳壳9克,沉香6克,甘草6克,竹叶15克。水煎服,1日1剂,7天为疗程。

方解:方中丹参、降香和血化瘀,川楝子、元胡、沉香疏肝理气止疼,扁豆、莲子、甘草健脾止泻,沙参、石解、黄连清热养胃阴,肝气疏畅,气行血行,胃气得降,胃阴得复,脾津得升。


【病案举例】张×,男,56岁,部门经理。20年曾发生黄疸肝炎,住院治愈,以后经常感觉上腹胀满,隐隐刺疼,食后加重,嗳气不舒,自以为肝炎治未彻底,经常服护肝药,症状未见好转,肝功能多次检查均未见异常;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心肌劳损;血脂无偏高,胃及十二指肠检查无异常发现。

患者于2018年12月在成都市中医二院作胃镜查:见贲门部有大片红白相间区呈花环样斑点、部分有肠化增生现象,其他胃小弯及幽门区有充血糜烂水肿,腺体正常。提示:萎缩性胃炎,部分肠化,其余为表浅性胃炎。建议作病理切片,病人不同意。

镜检后病人更加思想沉重,饮食减少,腹胀刺疼加重,大便日二三次,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投疏肝养胃汤,服10剂后病人症状疼痛均轻,病人信心倍增,从2018年1月初开始至2018年5月底止,共服中药120余剂,其间加减:食欲不振加鸡内金9克,苔黄,腹泻好转去黄连加木香9克,砂仁9克,其他不变。

服至6月底复查,胃镜检查,花斑区及肠化部分均消失而呈现粘膜水肿充血,腺体正常,提示为表浅性胃炎,继续观察治疗,至今无变化。

3

湿盛困脾


主症:临床主要为脘腹闷胀,时有隐疼,暖气纳呆,口淡不渴,大便溏泻,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而滑。

治宜:渗湿利水,芳香化浊。方以除湿健脾汤加減:白叩9克,苡米20克,白术9克,云苓12克,厚朴9克,扁豆15克,滑石20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陈皮9克,甘草6克,竹叶12克。水煎服,1日1剂,7天为疗程。

加减:腹胀甚加大腹皮15克,寒甚加肉桂9克,附子9克,疼甚加木香12克,砂仁9克。


【病案举例】吴××,男,42岁,公司职员,2018年11月就诊。自述三年前曾患胃疼,经X线钡检,胃及十二指肠未发现器质性政变,经服治胃病的中西药(不详),时轻时重,后又作肝功能、超声波检查,肝脏亦未发现病变。2018年6月在重庆渝中区人民医院作胃镜查,幽门部黏膜部分退化萎缩变薄,其余黏膜充血糜烂水肿,表面有渗出物,提示缩性胃炎。

临床检查:肝脾未触及,腹部柔软,上腹部有轻微压疼。病人自觉上腹部闷胀感,时有隐疼嗳气,口淡无味,食欲不振,面唇淡白无华,舌质淡红,苔白滑腻,脉象沉滑,诊为湿盛困脾,湿重于热症。

湿为阴邪,易伤脾阳,湿性粘腻不去,宜使用渗湿芳香化浊之品:白叩9克,苡米30克,川朴12克,半夏12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滑石2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赤小豆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7天为疗程。

连服60余剂,自觉症状减轻,饮食有味,大便正常。去藿香、佩兰加木香12克,砂仁9克,连服30余剂,后又作胃镜复查,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惟幽门部稍有充血水肿,腺体正常,提示表浅性胃炎,改为隔日服1次药,至今工作状态很好。

讨论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患,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可以由于饮食逐渐减少,腹泻而日趋衰弱,如贫血,消瘦,食欲不振,上腹隐疼。但由于个体差异,或由于胃外因素的影响,如肝的疏泄,脾的运化,可出现胃阴虚,脾湿盛,气滞血瘀等不同类型。但总之以胃为中心。

如《脾胃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胄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湿盛困脾;胃虚不能纳谷,胃燥伤阴;脾胃虚而肝乘之气滞血瘀。脾喜燥恶湿,脾湿盛故以三仁汤加减,芳化燥湿;胃喜润恶燥,胃阴虚故以养胃汤化裁,以清心养胃;肝胄不和气滞血瘀,故以丹参饮金铃子散疏肝化瘀。

总之,西医辨病同是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则有湿、热、滞之不同,治法各异,但都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