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思明居士 2020-06-29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汲黯画像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汉武帝

这是汉武帝刘彻对于汲黯的评价,然而受到如此评价的汲黯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其官位最高不过九卿,甚至被曾经的下属一个个的超越,以致于汲黯半是嘲弄半是哀怨的对汉武帝说到"陛下用人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曾为小吏的公孙弘、张汤分别以丞相、御史大夫而终,潜邸之臣的汲黯却以淮阳太守之位而终,不可不谓落寞心酸,足见汉家天子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寡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汲黯如此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汉武帝刘彻

汲黯和汉武帝的关系是怎样的?

汲黯入仕之处是刘彻太子府的太子洗马,史载汲黯以庄见惮,就是说此时的汲黯就以庄严正直被人敬畏。作为太子的刘彻对于汲黯的性格是熟知的,所以在登基后,对于汲黯在河内巡视期间,矫制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的行为不予追究,贤而释之。作为外戚的窦婴有诏无备案都以矫诏被定罪,而汲黯矫制却无罪且升职,足见汉武帝对于汲黯的信任看重。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韩非说:"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不断变化的,何况帝王?我们来看一下汉武帝对于汲黯的评价变化:

上贤而释之,……

上退,谓左右曰:"甚矣,之戆也….

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上曰:"人果不可以,观黯之言也日益甚…..

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之言,今又复妄发矣。

从最开始评价为贤臣,到太过愚直、近乎社稷之臣、无学、妄发,可见汉武帝对于汲黯的印象一点点向不好的方向转,对汲黯越来越反感。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史书中对汉武帝对于汲黯的态度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将军青侍中,上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说的是汉武帝要见汲黯的时候一定正礼正容以待,没有戴帽子的情况下见到汲黯,要躲在帷帐中,才能让汲黯奏事。这既说明了汉武帝对于汲黯的敬重礼遇,也说明了对于汲黯是敬而远之,眼不见心不烦。所以汉武帝不断的调整汲黯的职位,从中大夫到东海太守、到右内史、到淮阳太守,让汲黯离自己远远的。当汲黯表达不愿意做淮阳太守,而愿一时(臣愿为,出入禁闼,臣之愿也),汉武帝断然拒绝,并说道:"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吾徒得君之重"。就是说你看不上淮阳太守的职位吗?我现在召你,是因为淮阳官民之间有矛盾,需要依仗你的名声,你就是躺着也要去治理。帝王无情可见一斑,可见汉武帝对于汲黯是敬而远之,敬重他的性格,又反感他的劝谏,不断把汲黯赶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汲黯传

黄老之术与儒、法的纷争

汉朝初年,帝国经历秦末战火后,民无盖臧,百废待兴,统治者采用黄老之术治国恢复民生,行无为之道,约法省禁,轻田税,量吏禄,度官用。等到汉武帝初,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朝国力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而此时匈奴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不断侵犯汉室北疆,汉帝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此时的汉匈矛盾。黄老派与民修整、毋起兵的思想已经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黄老派面临危机与挑战。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仓禀实而知礼节,汉朝财富积蓄的不断增长,推动了儒学的快速发展,于是董仲舒上"天人三策"系统阐述"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赞赏和支持;同时秦亡之后潜行的法家也开始不断活跃,在政坛上展示自己的存在,面对统治地位的黄老学说,儒、法两家开始走向儒法合流之路或以儒饰法,如公孙弘、张汤都是儒法合流的代表人物;饱暖思淫欲,财富的增长也增长了统治者的野心,汉武帝不断想要雪平城之耻,改变死气沉沉的汉室政治风气,于是一上台就开始搞"建元新政"并出兵匈奴。大时代下的汲黯生活在黄老治国最巅峰的时代,于是学黄老言,治官民,好清静,言与匈奴和亲,毋起兵,这样的治国理念和儒、法相去甚远,和皇帝的意志更是相背而行。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董仲舒天人感性

理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和儒法代表的矛盾,黄老派的汲黯和儒法代表的公孙弘、张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史载:

"黯常毁儒,面触弘等徒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笔吏专,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界部中多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就是说黄老派的汲黯不断在汉武帝面前指责公孙弘、张汤,并且迎来了二人的反击,加上天子的不满,汲黯被调到了右内史的岗位,可见面对儒、法的反击黄老派已经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黄老派已经偏离权力中心。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汲黯的黄老理念彻底激怒了皇帝。在面对匈奴来降这件事上,汲黯认为不应当惊扰百姓,而对于胡人应当把他们当作奴隶,赐给因战争而死亡的军士家,而汉武帝需要用投降的胡人来证明他的丰功伟绩,用厚赏胡人来展示汉室的强大,所以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汲黯和汉武帝有不可调和的想法,所以最后黯坐小法,会赦免官。汲黯的免官也表示者黄老派和儒、法斗争的失败,黄老的余光不在,彻底退出了汉室政坛中心。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汉匈大战

结语

汲黯的落寞固然有其性格倨傲的因素,但是其实质是道统之争的失败,是黄老思想的落寞,已经不适应汉室治国理政的需要,并且不思变化,被时代所抛弃,最终在儒法合流的大趋势之下,被赶出汉帝国权力中心,所以汉宣帝才会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黄老派一去不复返。

汲黯的落寞:是皇帝的厌恶?还是时代的抛弃?

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