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牌:来源、故事与意象(5)

 虹72 2020-06-29

   6、 文人自度
  
   词牌还有一种重要来源,就是文人的“自度曲” 。自度曲,或称“自度腔” 、
   “自制曲” 、“自制腔” 等,据说“度”与“制”起初有些不同,实际上宋人自己都已不甚了然,今人视如等同没有什么不可。宋代的自度曲都是谙熟音律的词人才会有此类创新,元代以后的所谓自度曲,正如《四库提要·存目<填词名解>》嘲讽毛先舒的“自度十五曲”“ 尤为杜撰”那样,都是自欺欺人。宋代柳永、苏轼、冯伟寿、周邦彦、谭宣子、姜夔、吴文英等不少词人都有自度曲。有些词人在“自度曲”的序中或题目下会特地标明,如: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温云“昔年种柳,依依汉
   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姜夔《长亭怨慢·序》)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
   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姜夔《暗香·序》)
   南浦送别,自度腔(谭宣子《春声碎》)
   自度腔(杨缵《被花恼》)
   自度腔,夷则商犯无射宫。赋沧浪看桂。(吴文英《古香慢·序》)
  
  有些人使用别人的自度曲时,会在词序中说明自度曲的创制人:
  
   琅琊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
   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其有声
   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辞》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
   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馀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
   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士以补之云。”(苏轼《醉翁操·序》)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
   畏寒不出,故戏及之。(姜夔《玉梅令·序》)
   吴梦窗自制此曲,余喜其声调妍雅,久欲述之而未能。甲午春,寓罗江,与罗景良野游江上。绿阴芳
   草,景况离离,因填此解。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张炎《西子妆慢·序》)
  
  从上述各家的词序中可知《醉翁操》为沈遵所创,《玉梅令》出自范成大家,《西子妆慢》则是吴文英“自制此曲”。
   以上词牌属于原生态,这些原生态的词牌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们又往往加以改造或润色,使之又衍生出一批新的词牌。他们改造或润色的方法往往是调整原词牌的内容,包括增减字句、改变结构,之后易以新名,以便区别于旧有的词牌。比如从《浪淘沙》衍生出《浪淘沙慢》 ,从《浣溪沙》衍生出《山花子》(《摊破浣溪沙》),从《木兰花》衍生出《减字木兰花》 、《偷声木兰花》 、《木兰花慢》等,于是是词牌的队伍越来越走向庞大壮观。
  
   若隐若现的故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