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卷七,虚劳

 铁毛l 2020-06-29

感恩黄元御,传世之德,造福后人!

附;张锡纯,论心病治法医案一条,以供参考。

有下焦阴分虚损,不能与上焦之阳相维系,其心中之君火恒至浮越妄动,以致心肌亢进者,其人常苦眩晕,或心疼,目胀,耳鸣,其脉象上盛下虚,或摇摇无根,至数加数,宜治以左归饮,方用熟地,生地,山药各六钱,枸杞,怀牛膝,生龙牡,各五钱,净萸肉三钱,云苓片一钱,此壮水之源以制浮游之火,心机之亢进者,自归于和平矣。

论;本条病例,下焦阴分虚损,上焦阳分不能维系,此即是阴不平而阳不秘也。脉象上盛下虚,即是弦大之义,摇摇无根,即是重按内芤,至数加数,即是相火不降而上逆也。重按无根,即是下虚,阴不平也,至数加数,即是上盛,阳不秘也。数则上盛,不根于下阴,则君火浮越不归,而心肌亢进也。胃气不降,阳气失根,则升浮而眩晕,少阳不降,则目胀耳鸣,胸胁痞结,则见胸疼。上盛而脉数,脾胃能受,地黄枸杞之滋腻,以平下焦之阴,生龙牡,山萸肉,以秘上逆之火,阴平阳秘,则不浮越而亢进。阴平阳秘,中气交济,自然能愈。

  阳气浮越,心火亢盛,阳不根阴,必见怔忡之证,只是轻重不同也。心火亢盛而上热,故能受地黄枸杞之滋腻,如同建中汤白芍用六两,而不拘其寒凉。若是上盛之弦大,变为下虚之沉弦,则不能用清凉滋腻,此当用桂枝龙牡汤。张师论心病治法,大多为虚证,如心虚怔忡,心体肿胀,或生瘀滞,心房之门户变为窄小,或心生麻痹,或心神不宁,或心生惊悸,此大多为心病之虚。心病之实者,则以《金匮》卷十六,胸痹心痛短气篇,实则实治。心病虚实,各有治法。

虚劳二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1 男子平人者,形如平常之人也。

脉大者,精血亡失而内竭,表阳离根而外浮,所谓大则为芤也。阴阳之要,阴平阳秘也,阴竭而阳不秘,则见脉大而内芤也,此即是上条弦大之义。

极虚者,里阳亏乏而内空也。何为极虚?虚劳四,男子脉虚沉弦之义,沉弦者,水寒木陷而阳衰也,阴阳更虚,则见沉弦,阳败脉沉而水寒,阴竭脉弦而木枯,是为极虚之义,故也为劳。虚劳十,脉极虚芤迟涩,脉诸芤动微紧,此也极虚。

2 亡精失血,阴不抱阳,阴血内空而阳浮离根,是为脉大虚劳。阴阳更虚,水寒木枯,则脉极虚而见沉弦。

按;卷十一消渴二,脉迟为劳,劳即营气竭。有人解脉大者,外有余而内不足,此解单论脉象也对,但理论不够精细。

虚劳三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

1 男子面色薄者,此为亡血,不能华色也。血弱则发热,故主口渴。脉法五十,诸弱发热,亡血必口渴也。此也为消渴病虚证之理,消渴二,营气竭之渴。营血之弱,卫陷营中,则见发热口渴。中气不降,则肺气不降,上气不接下气,则见喘作。中气不升,木郁下陷,郁迫冲突,则见心悸。总因亡血,弱则口渴,肺逆则喘,肝陷冲悸,脉浮里虚,也是亡血也。浮则表阳不能内交,里虚则亡血不能秘阳。故黄师言“凡”脉浮者,皆缘里气之虚,表阳不能内交也。此“里气之虚”者,即是阳减虚寒,也是阴衰亡血。

感谢分享,点击在看

加好友进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