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中医经络学

 浛恩医疗 2020-06-29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

阴经(内侧)(里)

阳经(外侧)(表)

位置

名称

络属关系

名称

络属关系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中(侧)

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头侧面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属膀胱,络肾,与脑联系

从目内眦头颅头后腿后外侧足小趾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脾,络胃,与心、舌联系

从大趾腿内侧中间大腿内侧前胸缘腹、胸

属肝,络胆,与肺、胃、眼、头顶联系

从大趾腿内侧腹、胸胁

属肾,络膀胱,与脊柱、肝、肺、心、喉、舌根联系

从小趾足心腿内侧后缘腹、胸

  

      (二)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分出的纵行支脉。它是在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分出,然后由浅入深,进入体腔内部,同各经所络属的脏腑相联系,再浅出于体表。阳经经别在浅出于体表到头、颈等部位时,仍旧入同名的经络,而阴经经别在浅出体表后,则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经别相会合。这种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表里联系,并可使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联系部位更为周密。

(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等八脉,其中任、督两脉是单线分布,有纵行于四肢,也有横行分布于躯干,它即不同于十二经脉,也不同于十二经别,故称为奇经八脉。任脉行于胸腹,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有“阴脉之海”和“总任一身之阴经”之称。督脉又有调节月经、孕育胎儿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称;督脉行于脊中,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阳脉之海”和总督一身之阳经“之称;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使脑、脊髓与内生殖器官相联系,反映了脑脊髓的生理、病理状况。由于任督两脉都有自己的独立穴位,故和十二经脉全称十四经。

二、   

络脉分为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

(一)十五络脉

十五络是由十二经脉的络脉(称十二络脉)加上任、督两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所组成,为较大的别络。十二络脉是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分出,成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通道。它的分布特点是:从阳经分出的脉络都走向其相表里的阴经,从阴经分出的络脉都是走向其相表里的阳经,有些络脉还深入体内,同有关的脏腑相联系。任、督两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的分布特点是:任脉的络脉从剑突下分出,散布于腹部,联络各条阴经;督脉的络脉从尾骨下分出,散布于头部,并与背部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联系,联络各条阳经;脾的大络是从腋下分出,散布于胸胁部,其分支细脉,网络全身,是十五络脉的统属,故称为大络。

(二)络脉、孙络、浮络、血络

络脉、孙络、浮络、血络都是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支脉,络脉是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孙络是从络脉分出的细小支脉;浮脉是浮现于体表的脉;血络即系皮下的细小血管。

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就是将全身的经筋分为十二个部分,十二皮部就是将全身的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它们基本上同十二经脉的分布部位一致,都分属于十二经脉。经筋分布于四肢末端、腕、踝、肘、膝、躯干和头部等处,一般结聚于四肢关节和骨髓附近,不入内脏。经筋相当于肌、腱、筋膜等组织。皮部的分布,缺乏具体的记载,一般认为可参考十二经脉的分布范围。

第二节  经络的功能和应用

经络系统是密切联系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是一种”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联络体系,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1)运行气血的功能: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经络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气是指生理功能活动的力量,血是指濡润滋养的泉源,气血经过经络的传输而弥散全身,才能使每一器官和各种组织得到必要的营养供给,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活动。

2)联系作用;经络是内联脏腑,外通肢节,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互相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有调节和维持人体机能相对平衡的作用。

二、反映病理的变化

由于经络有运行气血和联系功能,当人体某一脏器发生功能失失调时,就能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所属的经脉,当体表感受到病邪时,就能通过经络影响到内脏,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还能通过经络而影响其它脏器,但正常的器官对功能失误、调的器官或组织,可以通过经络起着调节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是体现人体内外各部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观念,它具三个方面的联系特点,即对体表各部之间有特定的联系;对一定的脏腑之间有特殊的联系,这些相互联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一)诊断方面

当人患病时,表现出各种症状,有的搂全身性的,有的为局限性的,有的表现在体表,有的表现在内脏或内部的某一组织,这些症状或症候群都可根据经络的循行作出诊断。比如头痛,如痛在额部属阳明经,痛在颞部属于少阳经,痛在枕部属太阳经;亦可从病变的远之离部位所出现的反应而推断病变的所在位置。近来运用经穴测定或耳穴测来推断病变部位,这是经络学说在诊断学上的发展。

(二)治疗方面

经络学说应用在祖国医学的治疗上是很广泛的,临床各科可以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辩证施治。在中药学上还有药物归经的理论和引经药物的应用,而在针灸治疗上应用更为广泛,如上病下取,上病上取,中病旁取,前后同取,左右交叉限及远道取穴等方法;根据经络的表里和络属关系、经络的主治作用选取穴位;有的还可在病的所在部位进局部取穴。因此,在针灸治疗方面基本上是依据经络学说的理论进行选穴的,近年来,根据针剌某些穴位的镇痛作用,应用针剌麻醉进行手术;采用电针、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等方法来提高疗效等,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治疗上的新发展。

第三节  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概况

一、研究概述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它的实质是什么,古代医学家没有给予解决。毛主席教导:“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和动物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经络理论研究 工作,如针感走向与经络循行路线的关系的观察,发现有不少的“经络敏感人”,少数例子出现了十二经、或十四经、或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经传导现象;穴位形态学观察,发现经络穴位与周围神经、血管、淋巴管有关,在穴位的皮下,筋膜、肌肉等各层组织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的穴位下有血管或一至数条淋巴管,穴位与大脑皮层、与内脏的关系;穴位的皮肤电现象;穴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等等。这些研究为今后深入探讨经络实质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对经络实质的一些见解

目前,根据研究和发现,已对经络实质问题提出了不少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通过穴位形态的观察结果以及十二经脉分布范围都和一定的神经、神经节相联接;针剌穴位时,有的剌在神经干上,有的剌在神经感受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活动,因此认为周围神经是经络要外周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

这一学说是比较普通,认为针剌穴位是对神经的剌激而引起反射,反制的传出途径,可通过神经或神经、体液的综合活动而达到效应器官;如破坏(切断或阻滞麻醉)其 反射孤后,这种剌激作用就消失。当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时,针剌有关穴位,可以通过某些调节途径进行调整,而使神经机能状态亢进的减弱,减弱的增强,最后使之渐趋于正常,这种调节作用是神经和体液参与的结果。

(三)经络与类传导说

通过实验,发现经络系统即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而又是一个独立的类传导系统,这个类传导系统,据认为就是经络分布在体表的、严整而有规律的、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它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特异的生理、理化特性,可被某种物质所阻断,很可能是进化较古老的、分化较低级的传导系统。

(四)其它

此外还提出了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说、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经络与生物电相关说、经络与血管和淋巴系统相关说、传入系统相互作用说、生物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所作出的关于人体内部的“正则表象”等等,都有各自的论点。

综上所述,经络实质问题尚存在着许多不同见解,有待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反复的实践,深入的研究,使认识不断深化,为解决经络实质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章   常用穴位

第一节   穴位的定位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特定部位。一般分为经穴、经外奇穴、新穴和阿是穴四类。阿是穴是压痛点,“痛处即云'阿是'得名;部分经外奇穴、新穴是在解放后,特别自无产阶级大革命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过程中新发现的穴位。

每一穴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取穴时,先要定位准确,这与治疗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常用的定位法有以下几种: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

解剖标志定位法,是根据人体解剖上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以及皮肤上所表现的不同形态作为定位标志。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一)定型标志

主要是以骨性标志、五官、毛发、乳头、腋窝、指(趾)甲等作为定位标志。

(二)动态标志

主要是以肢体活动时出现的皮肤皱纹、肌腱的凹陷或显露作为定位标志。

(三)折量法

折量法是将人体各部分分成若干等分,每一等分作为一寸的折量取穴方法。折量法如图2-1、2-2及附表

附表  肢体各部折量尺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作尺寸(寸)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两眉间(印堂穴)至前发际正中

后发际至第七颈椎棘穴(即大椎穴)

两前发角之间

两乳突最高点之间

12

8

8

9

9

两乳头或两侧锁骨中线之间

胸肋角(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上腹部)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下腹部)

8

8

5

脊柱正中线至肩胛骨内缘

两髂后上棘之间

8

5

腋纹至肘横纹

肘横纹至腕横纹

9

12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大腿内侧)

股骨大转子至膝中(大腿外侧)

膝中至外髁尖(小腿外侧)

胫骨内髁到地内髁尖(小腿内侧)

18

19

16

13

  

  


(四)指量法

指量法是以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准来比量取穴的方法,如病人手与医生的手大小相仿,也可用医生的手指宽度来比量;如手的大小长短差别较大者,依比例适当增减:

三、拇指末节横度或中指切屈曲时两纹头之间相当 1寸。

四、食指、中指两指并合的横度(二横指)相当1寸半。

五、食指至小指并合的横度(四横指)相当3寸。如图2-3

  



第二节  上肢部穴位

一、手阳明大肠经

1、肩髃

【位置】上臂平举时,肩部前外方出现凹陷处(图2-4)。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高血压、肩臂风湿痛等。

【针法】向三角肌部斜剌1~1.5寸,或于上臂平举时,没肱骨头前内侧向极泉透剌。酸胀感向肩部或臂部扩散。

四、臂蠕

【位置】肩髃下3寸,三角肌下端稍前处(图2-4)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肩臂酸痛、上肢瘫痪、眼病、肌萎缩、肺切除术针麻要穴。

【针法】向上斜剌1~1.5寸,或直剌.5~1寸,或向肱骨后缘深剌。局部酸胀。

五、曲池

【位置】屈肘,肘横纹尽头外5分处(图2-4)

【作用】禧风清热,活血通络,降压。

【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上肢瘫痪、肱骨外上髁炎、肘臂酸痛麻木、肩关节周围炎、疟疾、湿疹、荨麻疹等。

【针法】直剌1~2寸,可剌向肘内侧深透少海。局部酸胀,有时可有电麻感,向上臂或前臂放射。

六、手三里                   

【位置】曲池下2寸(图2-5)

【作用】祛风通络,调和胃肠。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瘫痪、胃部痛、腹痛、腹泻、面部神经麻痹、腮腺炎、牙痛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前臂。

七、合谷

      【位置】手背第1、2掌骨之间靠近第2掌骨中点桡侧缘(图2-6)

【作用】祛风解表,清热和胃,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牙痛、喉痛、支气管炎、面神经麻痹、上肢瘫痪、头痛、高血压、失音、肠功能紊乱等,为针剌麻醉的常用的穴位。

【针法】直剌或向上方斜剌0.5~1寸,可透劳宫或透后溪,进穴时进针2~3寸,宜没皮下缓剌。局部麻胀,或向手指放射。

【附注】据报道:针剌合谷、足三里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原来白细胞总数低的可使增设,高的可使下降,可暂时使红细胞总数增加和血红蛋白上升。又据报道,针剌合谷有降压任用 对慢性胃炎、胆囊炎患者胃液酸度不正常的,针剌合谷后,可恢复正常。

二、手少阳三焦经

        1、肩髎

【位置】前臂外展,肩峰后下方凹陷处(图2-4)

【作用】活血通络。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瘫痪麻木、肩胛肌痉挛麻、中耳炎等。

【针法】向三角肌方向斜剌1~1.5寸,或沿肱骨后缘深透极泉。透检泉时,进针方向不宜偏前,以免剌伤臂丛神经分支及腋动、静脉。针感有局部酸胀,或可放射至手指。

2、支沟

【位置】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桡两骨间(图2-7)

【作用】清火通便。

【主治】肩臂痛、胸胁部痛、习惯性便秘、落枕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可向肘部或腕部、指部放射。

3、外关

【位置】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两骨间(图2-7)

【作用】祛风、通络,开窍。

【主治】感冒、发热、肺炎、耳聋、耳鸣、中风偏瘫、落枕、前臂痛、上肢关节痛、肩关节周围炎等。

【针法】直剌0.5~1.5寸,可向内关透剌;治全身性冷热病时可向上斜剌1~2寸,局部酸胀向手指扩散;向上斜剌强剌激时,针感可至肘、肩部。

4、中渚

       【位置】手背第4、5掌骨间,掌关节后约1寸处(2-7)

【作用】通经开窍,理气退热。

【主治】聋哑、耳鸣、耳聋、头痛、疟疾、肩臂痛、手指麻木等。

【针法】直剌0.5寸。酥麻感向手指或前臂扩散。

六、手太阳小肠经

1肩贞

  


【位置】垂臂,腋后纹头上1寸处(图2-9)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背酸痛、牙痛、手指麻木、上肢肘臂瘫痪等。

【针法】直剌1~2寸。局部酸胀,或向臂部扩散。

2、养老

      【位置】手背尺骨茎突桡侧骨缝中(图2-8、2-10)。

【作用】通络明目。

【主治】肩臂痛、落枕、急性腰扭伤、腰背痛、视力减退等,为白内障手术的常用会麻穴位。

【针法】直剌或向上斜剌0.5~1.2寸。手腕及手掌酸麻,或向肘部放射。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酸胀,或向前臂及拇指放散。

3、后溪

【位置】小指掌指关节后外侧,握拳时,掌侧横纹尽头处(图2-11)

【作用】清心,退热,通络。

【主治】落枕、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后头痛、疟疾、盗汗、精神分裂症、癫痫、急性腰扭伤、指痉挛等。

【针法】向掌侧直剌0.5~1.0寸,可向合谷深透1.5~2寸治疗手指痉挛。酸胀向小指、全掌或肘部放射。

(五)手太阴肺经

1、侠白

【位置】肱二头肌桡侧,肘横纹上5寸(图2-12)。

【作用】平喘宁心。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闷、心悸、肩臂痛。

【针法】向肢二头肌肌腱中直剌0.5~1寸。酸胀感向前臂扩散。

2、尺泽

       【位置】肘横纹肱二头肌腱外侧凹陷处(图2-13)。

【作用】清肺,聒气,止咳。

【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胸膜炎、肘臂痛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酸胀,或向前臂及姆指放散。

3、孔最

    【位置】尺泽下5寸或腕横纹上7寸(图2-13)。

【作用】调降肺气,清热止血。

【主治】支气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咯血、肺炎、扁桃体炎、失音、肘臂痛等。

【针法】直剌1~1.5寸。酸胀向前或上臂扩散。

4、列缺

【位置】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桡端上1.5寸(图2-13)。

【作用】祛风、宣肺、通络。

【主治】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三叉神经痛、头痛、喉痛、落枕。

【针法】向肘部方向斜剌激0.5~1寸。酸胀感向肘部扩散。

【附注】据报道,对糖尿病患者针剌列缺、气冲、太白等穴,发现血糖明显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5、鱼际

      【位置】手掌第一掌骨中点桡侧(图2-13、2-14)。

【作用】清肺和胃,得咽止血。

【主治】咽炎、扁桃体炎、咳嗽、肺结核咯血、百日咳、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等。

【针法】直剌或向掌心斜剌0.5寸。局部酸胀。

6、少商

【位置】大姆指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许(图2-14)。

【作用】醒脑、利咽、清火。

【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肺炎、腮腺炎、中风昏迷、鼻出血等。

【针法】向上斜剌1~2分。局部痛感。对急症、重症如高热、昏迷患者可点剌出血。

五、手厥阴心包经

1、郄门

【位置】掌侧腕横纹中点上5寸(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图2-13)。

【作用】清心宁神。

【主治】心悸、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癔症、恶心呕吐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或向手指放射。

2、间使

【位置】掌侧腕横纹中点上3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图2-13)

【作用】清心,化痰、宁神。

【主治】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神经分裂症、癔症、癫痫、疟疾、失音。

【针法】直剌或向上斜剌1~1.5寸。局部酸胀或向下扩散;向上斜剌时,要求针上至肘部。

3、内关

【位置】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间使穴直下1寸(图2-13)。

【作用】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心悸、心绞痛、心动过速、胸闷痛、溃疡病、腹泻、恶心呕吐、呃逆、气喘、胸胁痛、失眠、精神分裂症、癔症等,为心、肺手术常用针麻穴位。

【针法】直剌0.5~1寸,或透外关1~1.5寸,酸胀向手指放散;治疗心脏病时,可向上斜剌,要求针感向上臂扩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内关、素髎,对休克病员有升压作用,一般在半小时以内升压,血压稳定大都在1~12小时;取内关、中府、步廊、列缺先穴作针麻,可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针剌内关、合谷可提高痛阈,达到镇痛作用;针剌内关等穴对心动过速有减慢心跳作用,对心动过缓有加速心跳作用;对实验性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律不齐,针剌内关后症状可改善和消失;针剌内关、足三里可使血压下降。

第三节 手少阴心经

1、少海

【位置】屈肘,肘内侧横纹尽头处(图2-13)

【作用】宁神通络。

【主治】精神分裂症、失眠、癫痫、手臂麻木等。

【针法】直剌或向下斜剌0.5寸~1.5寸。酸胀感向下扩散。

二、神门

【位置】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图2-13)

【作用】清心安神。

【主治】心悸、心绞痛、早搏、神经衰弱、失眠、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等。

【针法】直剌0.5寸。局部酸麻,可向手指或肘部放射。

【附注】据报道:针剌神门、通里、大陵、百会等穴,可使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波趋于正常;针剌神门可使实验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二、经外奇穴和新穴

(四)十宣(奇穴)

      【位置】两手各指尖正中,距指甲1分处(图2-15)。

【作用】清热醒脑。

【主治】休克、晕厥、中风、中暑、高热、小儿惊厥等。

【针法】向上斜剌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剌出血。局部痛胀。

(五)八邪(奇穴)

【位置】手背指缝间,左右共8穴(图2-7)。

【作用】清热,止痛,解毒。

【主治】头痛、牙痛、手臂部肿痛麻木、毒蛇咬伤等。

【针法】向上斜剌0.5~1寸。局部胀痛。

(六)四缝(奇穴)

【位置】手掌第二、三、四、五指骨关节横纹正中(图2-14)。

【作用】消积化痰。

【主治】消化不良、小儿积疳、佝偻病、哮喘、百日咳等。

【针法】用三棱针点剌,挤出少量黄液。局部胀痛。

【附注】据报道:针剌四缝治疗消化不良合并佝偻病的病儿后,发现血清钙、磷上升,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降低,说明有助于骨骼的发育和生长。

(七)外劳宫穴(落枕、奇穴)

    【位置】手背第2、3掌骨间前1、3与2、3交界处,或指掌关节后约1寸处(图2-8)

【作用】清热,通络,止痛。

【主治】落枕、肩关节周围炎、颈项痛、牙痛、手指麻木、上肢瘫痪等。

【针法】直剌或斜剌(向腕部)0.5~1寸。局部酸胀,可向手指放射。

(八)肩前(新穴)

【位置】肩峰与腋前纹头连线之中点(图2-12)。

【作用】通络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臂痛、上肢瘫痪等。

【针法】向三角肌斜剌1~1.5寸。局部酸胀或向上臂放散。

(九)牙痛点(新穴)

【位置】手掌第3、4掌骨间,距指横纹后约1寸(图2-14)。

【主治】牙痛。

【针法】直剌0.5寸。局部酸胀。

(十)腰腿点(新穴)

【位置】有两穴。一穴在手背第2、3掌骨间近第2掌骨后1、3处;另一穴在手背第4、5掌骨间后1、3处(图2-8)。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腿痛。

【针法】向腕部方向斜剌0.5~1寸。酸麻向腕部放散。

第四节   下肢部穴位

一、足阳明胃经

1、髀关

  


【位置】骼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缘,平会阴处(图2-16)。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腰腿部麻木、腰痛、下肢风湿痛等。

【针法】直剌1.5~3寸。局部酸麻,可向下肢扩散。

三、伏兔

【位置】髌骨外上缘上6寸,在髌骨外上缘与骼前上棘连线上(图2-16)。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下肢麻木或瘫痪、腰腿风湿痛等。

【针法】直剌1.5~3寸。酸胀向下方放散。

四、梁丘

    【位置】髌骨外上缘上2寸(图2-16)

    【作用】和胃通络。

    【主治】胃痛、胃炎、膝关节炎、乳腺炎等。

【针法】直剌或向上方斜剌1.5~2.5寸,局部酸胀,并可向膝部扩散。

五、犊鼻

【位置】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又称外膝眼。髌韧带内侧称(内)膝眼(图2-17)

【作用】祛风止痛。

【主治】膝关节炎、膝部酸痛、下肢麻痹、胃痛(犊鼻)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

六、足三里

【位置】犊鼻直下3寸,胫骨粗隆下外侧1寸许(图2-17)。

【作用】调理肠胃,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下肢风湿痛、下肢瘫痪、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失眠等,此外为腹部手术的针剌麻醉穴位。

【针法】直剌1~2寸。麻胀向足背放散,有时可上至膝部。

【附注】对足三里作用的报道较多,如可使胃蠕动弱的加强,蠕动亢进的弛缓;可使胃液折总酸度和游离酸趋于正常;可增加呼吸量,对实验性胃穿孔有修复作用;针剌足三里、合谷、曲池、大椎等穴,可使白细胞总数升高,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对急性炎症则有消炎和使白细胞总数下降的作用。

七、上巨虚

【位置】足三里直下3寸(科2-17)

【作用】和胃通肠。

【主治】腹痛、腹泻、痢疾、胃炎、阑尾炎、消化不良、小腿酸痛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向足部放散。

八、丰隆

【位置】外踝尖前侧上8寸(图2-17)

【作用】化痰、和胃、宁神。

【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痛、头痛、癔症、癫痫等。

【针法】直剌1~2寸。酸麻向下扩散。

九、解溪

【位置】踝关节前横纹中点,趾长伸肌腱与姆长伸肌腱之间(图2-17、2-23)

【作用】宁神、通络、清胃热。

【主治】头痛、眩晕为、腹胀、踝关节痛、足部踝部扭伤等。

【针法】直剌.5寸。局部酸胀。

十、内庭

【位置】第2、3、趾缝端(图2-23)

【作用】止痛和胃,利肠止泻。

【主治】牙痛、胃痛 、咽喉痛、急性性肠炎、消化不良、痛经等。

【针法】向上斜剌0.5~1寸。局部酸胀,并可向足背放散。

(三)足少阳胆经

1、居髎

【位置】骼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图2-16)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髋关节酸痛、骶髂关节炎、风湿痛、睾丸炎、膀胱炎等。

【针法】直剌3~2.5寸。酸胀向大腿外侧扩散。

七、环跳

【位置】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和内2、3交界处(图2-109)。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麻木等。

【针法】直剌2~3.5寸。麻电感向下肢及足趾或足跟放射。

八、风市

       (图2-20)。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下肢瘫痪、下肢麻木、腰腿痛等。

【针法】直剌1.5~2.5寸。酸胀感向下腿放散。

九、阳陵泉

【位置】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图2-21)。

【作用】疏肝,利胆,通络。

【主治】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胸胁胀痛、腰腿痛、下肢瘫痪、膝关节痛、遗尿症、坐骨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便秘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感向足背扩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阳陵泉、足三里、心俞等穴,可使胆囊收缩增强,加速排空;针剌阳陵泉、丘虚等穴,可使胆总管蠕动增强,对胆石症患者可使胆汁流出量明显增加;针剌太冲、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可解除因吗啡引起的奥狄氏括约肌痉挛

十、光明

【位置】外踝尖直上5寸,腓骨前缘(图2-21)。

【作用】明目通络。

【主治】角膜炎、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小腿痛、乳房胀痛等。

【针法】直剌1~2十。酸胀向下放散。

十一、悬钟(绝骨)

      【位置】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图-2-21)。

【作用】祛风清热。

【主治】落枕、偏头痛、下肢风湿痛、下肢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遣症、腰腿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

【针法】直剌1~2寸,或透三阴交。局部酸胀,可向下放散。

十二、丘墟

【位置】外踝前下方凹陷处,正对第4趾(图2-21、图2-23)。

【作用】清肝,利胆,通络。

【主治】踝关节痛、胸胁痛、偏头痛、偏瘫、胆囊炎、心绞痛、疟疾等.

【针法】直剌,向骨凹间剌0.5~1寸。局部酸胀。

三  足太阳膀胱经

八、承扶

【位置】臀下横纹正中(图2-22)。

【作用】止痛通便。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便秘等。

【针法】直剌2~3寸。酸麻向下肢放散。

九、殷门

【位置】承扶与腘横纹中间连线之间中点(图2-22),或承扶直下6寸。

【作用】舒筋通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下肢麻木等。

【针法】直剌2~3寸。麻电感向足跟和臀部放射。

十、委中

【位置】腘窝横纹中央(图2-22)。

【作用】祛风清热,舒筋活络。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下肢瘫痪、中暑、疟疾等。

【针法】直剌0.5~1.5寸。麻电感向足部放射。

十一、承山

【位置】伸足,腓肠肌腹下正中,约当委中与跟腱之中点(图2-22)。

【作用】舒筋通络,活血疗痔。

【主治】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脱肛、便秘、腰背痛、亦可用于痔疮手术针麻及术后止痛。

【针法】直剌1~2.5寸,治疗坐骨神经痛,要求深剌。局部酸胀,麻电感向足跟、腘窝放射。

十二、昆仑

【位置】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图2-22)。

【作用】祛风利咽,舒筋健腰。

【主治】头痛、落枕、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扭伤、咽喉肿痛、单纯性甲状腺肿、难产等。

【针法】直剌1~1.5寸,或向上斜剌深1~2寸,可治单纯性甲状腺肿。酸胀向足跟、小趾放射。

十三、至阴

【作用】祛风难产。

【主治】头痛、胎位不正、滞产、胎盘滞留等。

【针法】直剌0.2~0.3寸,或点剌放血。局部疼痛。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1、血海

【位置】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图2-16)。

【作用】调血、清热、止痒。

【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缺铁性贫血、膝部涌、湿疹、牛皮癣、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

【针法】直剌1~1.5寸,或向上斜剌1~2寸。局部酸胀,可向髋部扩散。

第三章 阳陵泉

【位置】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图2-24),与 阳陵泉相对。

【作用】利尿、止泻、清虚热。

【主治】腹水、尿潴留、尿失禁、慢性肾炎、下肢浮肿、肠炎、消化不良、疟疾、黄疸、腰腿痛、月经不调等。

【针法】直剌1~2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方扩散。

第四章 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图2-24)。

【作用】健脾化湿,疏肝益肾,调经安神。

【主治】尿闭、遗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痛经、难产、失眠、神经衰弱、下肢浮肿、腹泻、消化不良、疝痛等,为妇产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位。

【针法】直剌1~2寸。酸胀向小腿内侧放散。孕妇禁剌。

第五章 公孙

【位置】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后1寸(图2-24)。

【作用】和胃调经。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上消化道出血等。

【针法】向足掌外侧直剌0.5~1.5寸。局部酸胀,可向足底或小腿内侧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公孙可使胃蠕动减弱;配内关、梁丘可抑制胃酸分泌。

三、足厥阴肝经

1、太冲

【位置】足背第1、2跖骨间,趾缝上2横指处(图2-23)。

【作用】清肝,通络,降压。

【主治】眼科疾病、高血压、心动过缓、头痛、头晕、癫痫、胸胁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经闭、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乳腺炎、关节炎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腹痛。

三、曲泉

【位置】屈膝,膝内侧横纹端凹陷处(图2-25)。

【作用】祛湿热、清肝火。

【主治】小腹痛、子宫脱垂、前列腺炎、疝痛、阳萎、膝关节痛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

(三)足少阳肾经

1、照海

【位置】内踝尖下凹隐处(图2-24)。

【作用】宁神利咽。

【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神经衰弱、癔症、癫痫、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子宫出血等。

【针法】向下方斜剌0.5~1下寸。酸麻向足底放散。

(十一)太溪

【位置】内踝尖与跟腱之中点(图2-24)

【作用】益肾,清热,安神。

【主治】肾炎、腰痛、遗精、遗尿、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肺气肿、高血压、神经衰弱、咽喉痛、牙痛、耳聋、下肢瘫痪 等。

【针法】直剌或向上斜剌0.5~1寸。局部酸胀,向小腿或足底放散。

(十二)涌泉

       【位置】足掌心中央前3/1与后2/3交界凹陷处(图2-26)。

      【作用】醒脑宁神。

【主治】休克、昏厥、中暑、中风、高血压、癫痫、小儿惊风、足趾肌挛、神经衰弱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剧痛。

附注】据实验:对动物造成出血休克后,针剌涌泉和足三里,见呼吸明显兴奋,血压回升。

(六)经外奇穴和新穴

1、阑尾(新穴)

【位置】足三里下2寸(图2-17)

【作用】清热,消炎、止痛。

【主治】急性阑尾炎、腹痛、消化不良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向足底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阑尾、足三里、曲池、气海、复溜等穴位对正常人及阑尾炎患者在X线和手术直视观察下,发现可使阑尾运动增强,或弧度变形呈卷典运动,或见分节气泡、粪石移动和内容物排空;但对有粘连的阑尾,这种作用不明显。

二、胆囊穴(新穴)

【位置】阳陵泉直下1~2寸敏感点处(图2-21)。

【作用】利胆通络,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肝炎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向下放散。

    3、脑清(新穴)


【位置】解溪上2横指,胫骨外缘(图2-17)。

【作用】降压和络。

【主治】高血压、头晕、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足下垂、脑炎后遣症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

四、百虫窝(新穴)

    【位置】血海上1寸(图2-16)

    【作用】清热止痒。

【主治】荨麻疹、皮肤搔痒症、蛔虫症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可向上扩散。

三、 头、面、颈项部穴位

一、督脉

1、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图2-27)。

【作用】开窍,醒脑,升压。

【主治】休克、昏厥、中暑、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症、中风、小儿惊风、腰痛、急性腰扭伤、面神经麻痹、严重膈肌痉挛等。

【针法】直剌0.5寸,向上斜剌0.5~1寸。局部痛感。紧急时可用指甲掐。

附注】据报道:针剌人中有预防和治疗休克和作用。

(七)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或前发际正中向后5寸处(图2-28)

【作用】醒脑升阳。

【主治】头痛、头晕、昏厥、低血压、中风、休克、脑贫血、癫痫、痔疮、脱肛、子宫脱垂等,为颅脑手术针麻穴位。

【针法】斜剌或剌0.5~1寸,横剌透四神聪(距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可治脑发育不全、大脑积水、局部胀痛。

(八)哑门

【位置】第1、2颈椎棘突间,后项正中入发际0.5寸(图2-29、2-29)。

【作用】清神开音。

【主治】聋哑、舌肌麻痹、头痛、癫痫、癔闰上、精神分裂症、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遣症、中风等。

【针法】患者头略下俯,向下颌方向剌入 1-2寸。进针须缓慢小心,不可过深或向上剌,不可提插或捻转,有触电感时,立即退出。

第六章 任脉

1、承浆

【位置】下唇缘下正中凹陷处(图2-27)

【作用】祛风清热。

【主治】面神经麻痹、头痛、牙痛、口腔溃疡等。

【针法直剌0.3寸,向下斜剌0.3~0.5寸,面神经麻痹可透地仓。局部胀痛。

(四)廉泉

【位置】喉结与下颌正中连线中点凹陷处(图2-30)。

【作用】清火利音。

【主治】音哑、舌咽神经麻痹、咽喉炎、流涎等。

【针法】向舌根方向斜剌0.5~1寸,或向左右两侧斜剌透金津玉液1~1.5寸。麻胀向舌部放散。

三、足阳明胃经

    1、承泣

  


【位置】平视,瞳孔直下,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图2-31)。

【作用】明目祛风。

【主治】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症、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眶下神经痛等。

【针法】目平视,沿眶壁平直进针1~1.5寸,进针时不宜提插或捻转。遇有阻力,不可深入,应退针至皮下,调整方向后再进针。局部酸胀。

十三、四白

【位置】目平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处(图2-31).

【作用】祛风止痛

【主治】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近视等,为眼科手术时针麻常用穴位。

【针法】直剌0.5寸,横剌透颧髎或迎春,局部酸胀,可向上唇放散。

十四、地仓

【位置】口角外侧0.4寸处(图2-31)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口角歪斜、流涎等。

【针法】横剌或透剌1.5~2.5寸,可透颊丰、承浆、颧髎、人中、迎香等穴。局部酸胀。

十五、颊车

  


【位置】下颊角前上1寸,咬肌隆起(用力咬时)处(图2-32)

【作用】疏风,通络,利牙关。

【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下颌关节之、腮腺炎等。

【针法】直剌0.3~0.5寸,横剌可透地仓、颧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向上斜剌可治牙痛。局部酸胀。

十六、下关

【位置】闭口,耳屏前下方颧弓凹陷处(图2-32)。

【作用】祛风,清热,止痛。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牙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耳聋、中耳炎等。

【针法】直剌1寸,或向听宫方向斜剌1~1.5寸,可透剌颊车、颧髎。局部酸胀。

第五节  

一、任  脉

1、天突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中央凹陷处(图2-36)。

【作用】宜宣化痰、利咽开音。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等。

【针法】头后仰、沿胸骨后壁与气管之间垂直剌入0.5~1.5寸。不宜向后下方或左、右斜剌,对一侧肺上叶切除或一侧肺不张病员宜慎重。

【附注】据报道:针剌天突、肺腧、足三里等穴,能降低呼吸道的呼吸阻力;针剌天突、合谷、太阳、廉泉等穴,可使甲新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癌状有所改善或消失,腺体缩小,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

2、膻中

【位置】胸骨中线平乳头(相当第4肋间)(图2-36)。

【作用】宽胸利气。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等。

【针法】横剌0.5~1.5寸,向下或向两侧方向进针。局部酸胀一,可向四围扩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膻中,少泽、合谷等穴,可使缺乳妇女的血液中乳激素含量增加,促进乳液增多。

3、中脘

【位置】脐上4寸,当脐与剑突连线之中点(图2-36)。

【作用】和胃理气,宽中消食。

【主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腹泻、胃下垂、消化不良、膈肌痉挛等。

【针法】直剌1~2寸。上腹部闷胀,并可有胃部抽缩感。对瘦弱病员不宜过深;对肝脾肿大病员宜向下斜剌,以免伤及肝脾。

【附注】据观察,针剌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开放加速;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可使肠鸣音亢进,促进肠蠕动。

4、气海

【位置】脐下1.5寸(图2-36)。

【作用】调气补虚。

【主治】腹部胀痛、胃下垂、有经不调、神经衰弱、遗尿、尿潴留、遗精、阳萎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感向下放散。

【附注】据报道,在胃大部分切除时和术后针剌气海和足三里,可废除“两管一禁”(即胃肠减压管、静脉输液管、术后禁食),成功率达96.1%.

5、关元

【位置】脐下3寸(图2-36)

【作用】调气、扶正、回阳。

【主治】腹痛、腹泻、痢疾、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产后出血、虚脱、尿潴留、遗尿、前列腺炎、遣精、阳萎等。

【针法】直剌或向下斜剌1~2寸,剌前须排空小便。局部酸胀,可向下放射。治疗尿潴留时应斜剌或横剌,不可直剌,以免伤信膀胱。

6、中极

【位置】关元穴直下1寸(图2-36)。

【作用】通调冲任,理气利湿。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您潴留、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尿路感染等,为膀胱手术会麻穴位。

【针法】直剌

1~2寸,剌激前须排空小便,局部酸胀,可向阴部放射。治疗尿潴留时,应斜剌或横剌,不可直剌。

【附注】据报道,针剌关元、中极等穴治疗尿潴留时,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内夺增高;对尿失禁患者,可使膀胱压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七章 足阳明胃经

1、天枢

【位置】脐中旁开2寸(图2-36)。

【作用】理气,化滞,清湿热。

【主治】急慢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腹痛、便秘、急性肠麻痹、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酸胀,可向四周扩散。

2、水道

【位置】关元穴旁开2寸(图2-36)。

【作用】清热利尿。

【主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尿潴留、浮肿、慢性盆腔炎、背经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酸胀。

(五)足太阴脾经

大横

【位置】脐中旁开3.5寸(图2-36)。

【作用】理气健脾。

【主治】急慢性腹泻、便秘、急性肠麻痹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

(六)经外奇穴

1、子宫(奇穴)

【位置】中极旁开3寸(图2-36)。

【主治】子宫脱垂、慢性盆腔炎、痛经、产后出血、人工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针法】直剌1~寸,或向会阴部斜剌2~寸。局部酸胀,可向会阴放散。

2、维胞(奇穴)

【位置】关元穴旁开6寸,相当于骼前上棘内下放散。

【针法】向内下方什么时候剌2~3十。局部酸胀, 可向下方放散。

(九) 腰北部穴位

一、督脉

1、大椎

  


【位置】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之间(图2-37)、

【作用】清热、益气、宁神。

【主治】高热,感冒、疟疾、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落枕、精神分裂症、癫痫、一般虚弱等。

【针法】直剌,略向上,进针1~1.5寸,不可提插或捻转,一有电感时立即退针。酸麻感向下或四肢放射。

附注】据报道,针剌大椎穴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的作用。

4、至阳

【位置】第7、8胸椎棘突之间(图2-37)

【作用】理气清热。

【主治】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支的、支气管哮喘、疟疾、胸胁痛等。

【针法】直剌1寸。酸胀向下或前胸放散。

二、足太阴膀胱经

1、肺腧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方旁开1.5寸(图2-37)。

【作用】清热宣肺。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咯血、肺炎、肩背痛等。

【针法】向脊柱斜剌1寸,不宜过深。局部 酸胀,向背部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肺腧、足三里有促进呼吸功能,全通气量、肺活量、耗气量啬 针剌肺腧、天突等空阔骈支气管哮喘,可减低吸气、呼气的气道阻力,对降低呼气阻力更为明显。

2、心俞

【位置】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养心宁神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剌1寸,不宜直剌,也不宜过深。局部酸胀,可向下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心俞、厥阴俞、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心悸消失。

3、肝俞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疏通清热,和胃明目。

【主治】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胸胁痛、神经衰弱、癔症、结膜炎、夜盲症、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等。

【针法】同肺俞穴

4、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健脾化湿。

【主治】溃疡病、胃炎、病毒性肝炎、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糖尿病、肝脾肝大,贫血等。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剌1~1.5寸。酸胀感向下放射。

5、胃俞

【位置】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和胃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腹泻、胃下垂、肝肿大、病毒性肝炎、腰背痛等。

【针法】同脾俞穴。

6、肾俞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8)。

【作用】益肝利尿。

【主治】慢性肾炎、肾下垂、尿路感染、遗尿、前列腺炎、遗精、阳萎、腰腿痛、腰扭伤、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耳聋、耳鸣等。

【针法】同脾俞穴。

附注】据报道,针剌双侧肾俞治疗肾炎患者,发现针后的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多 ,尿中的红、白细胞和蛋减少或消失,血压减低,浮肿减轻,说明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7、大肠俞

【位置】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8)。

【作用】理气化滞,调和肠胃。

【主治】慢性腹泻、菌痢、便秘、痔疮、肠梗阻、腰腿痛、腰扭伤等。

【针法】同脾俞穴,可进针1~2寸。

8、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位置】上、次、中、下髎依次分别在第1、2、3、4骶后孔中。其定位方法(成人);患者采俯臣卧或侧卧位,先找出骼后上棘,在棘内下方1.3厘米微偏外侧处为次髎;次髎向上约2.5厘米微偏外处为上髎;次髎下约2厘米微偏内侧处为中髎;再下约1.5厘米微任务书内侧处为下髎(图2-38)。

【作用】调理下焦,强健腰腿。

【主治】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闭经、膀胱炎、睾丸炎、腰骶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针法】直剌1~3寸,从骶后孔剌入,针尖略偏上方。酸胀感向深部及下肢放散。

9、秩边

【位置】骶裂孔旁开3寸(图2-38)。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下肢瘫痪、膀胱炎、尿路感染、痔疮、便秘等。

【针法】直剌或向内侧斜剌2~寸。酸胀向 臀总办或下肢或小腿部扩散。

三、手太阳小肠经

1、定喘(奇穴)

【位置】大椎旁开0.5寸(图2-37)。

【作用】 平喘止咳。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落枕、肩背痛等。

【针法】向颈椎方向斜剌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到肩背部。

2、十七椎(奇穴)

【位置】第5腰椎枣突下。

【作用】浊经散寒。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腹泻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麻胀,向臀部放散。

3、夹脊

  


【位置】自第1颈椎至第5颈椎每椎棘突旁开0.5~1寸凹陷处。每侧计24穴,其中颈夹脊7穴,胸夹脊12穴,腰夹脊5穴,左右共48穴(2-39)。

【主治】颈1~4夹脊主治头、颈、五官疾病。

颈4~7夹脊主治颈部及上肢疾病。

胸1~8夹脊主治胸部及胸腔内脏疾病。

胸6~2夹脊主治消化器官疾病。

腰1~5夹脊主治腰骶部及下肢疾病。

【针法】直剌0.5~1.5寸,颈、胸夹脊宜浅不宜深,腰夹脊可进针1.5~2十。局部酸胀,可向四周放散。

五、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位置】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图2-31)。

【作用】祛风明目。

【主治】各种眼病。

【针法】目平视,沿眶缘向内缓慢直剌1.5~2寸,不宜提插、捻转。遇有阻力时,应退针至皮下,调整方向后再进针。局部胀痛,深剌时眼球发胀。

十一、攒竹

【位置】眉毛内侧端(图2-31)。

【作用】祛风明目。

【主治】头痛、眩晕、眼病、面神经麻痹等,为颅脑手术的针麻穴位。

【针法】斜剌0.5~1寸。向印堂斜剌治头痛 、眩晕、向睛明斜剌治眼病,向鱼腰斜剌治面神经麻痹。

(四)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位置】眼外眦外侧0.5寸处(图2-33

【作用】祛风、明目、止痛。

【主治】结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头痛、感冒等。

【针法】向颞侧横剌05~1寸。局部酸胀。

第五节 听会

【位置】屏间切迹前方凹陷处,张口取穴(图2-33)。

【作用】祛风聪耳。

【主治】耳聋、耳鸣、牙痛、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

【针法】张口进针,直剌0.5~1寸,或向下关、颧髎横剌0.5~1.5寸。局部酸胀。

第六节 风池

【位置】颈后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凹陷处,平耳垂(图2-34)。

【作用】祛风,清热,明目。

【主治】感冒、高血压、中风、头痛、鼻衄、耳聋、内耳眩晕症、眼病、落枕等。

【针法】向同侧口角方向剌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或向对侧眼窝方向深剌,以免伤及延髓、颈动脉或蜘网下腔。进针后,不可捻转、提插。酸胀向眼眶、耳后、颈后放散。

四、手阳明太肠经

迎香

【位置】鼻翼外侧0.5寸(图2-31)。

【作用】祛风通窍。

【主治】鼻炎、鼻衄、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针法】向鼻根方向斜剌0.5~1寸,或向鼻通透剌,治疗面神经麻痹,可透四白。局部酸胀,或向鼻根放散。

五、手太阳小肠经

1、听宫

【位置】耳屏前凹陷处,听会上方,张口取穴(图2-33)。

【作用】清热开窍。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痛。

【针法】张口,直剌1~1.5寸,或向听会、耳门方向斜剌。耳部酸胀。

六、手少阳三焦经

1、耳门

【位置】耳屏的屏上切迹前方,听宫之上(图2-33)。

【作用】祛风聪耳。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痛。

【针法】张口,直剌1~1.5寸,或透剌听宫、听会。局部酸胀。

第五节 翳风

【位置】乳突与下颌骨间、耳垂后凹陷处(图2-34)。

【作用】祛风,开窍,清热。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腮腺炎、音哑、面神经麻痹。

【针法】直剌1~1.5寸,或向前下方或后下方剌入;治面神经麻痹宜向前横剌。酸胀感向外耳道、咽部、面部放散。

(十三)经外奇穴和新穴

1、印堂

【位置】两眉中点(图2-27)

【作用】祛风止痛。

【主治】感冒、头痛、前额角、鼻炎、高血压、癫痫、神经衰弱等。

【针法】向下横剌0.5~1寸。局部酸胀,可向鼻部放散。

十四、太阳(奇穴)

【位置】眉梢后下方与眼外眦后上方凹陷处(图2-32)。

【作用】祛风止痛。

【主治】头痛、三日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等。

【针法】直剌0.3~0.5寸,或向颞侧横剌0.5~1寸,或点剌出血。局部酸胀。

十五、鼻通(奇穴,又名上迎香)

【位置】鼻骨两侧凹陷处(图2-27)

【作用】开窍通鼻

【主治】鼻炎、感冒、鼻衄。

【针法】向迎香方向横剌0.5寸,或透剌迎香。

十六、金津玉液(奇穴)

    【位置】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共两穴,或左穴称金津,右穴称玉液(图2-35)。

【作用】清热,生津,利舌。

【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音哑、口渴等。

【针法】向舌根直剌0.5~1寸,或点剌出血,或由上廉泉透剌。局部麻胀。

十七、球后(新穴)

【位置】眶下缘,当眼外眦与承泣弧形连线之中点,即眶下外缘1/4与3/4交界处(图2-31)

【作用】明目。

【主治】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夜盲、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

【针法】沿眶下缘内壁平直入1~1.5寸。须缓慢送入,如遇有阻力,不可再深剌,须退针皮下,略向下方剌入。不可提插和捻转。局部酸胀。

十八、扁桃

【位置】下颌角下风方一横指处(图2-30)。

【作用】祛风清热。

【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

【针法】直剌1~1.5寸,避开动脉。酸胀向喉部放散。

十九、翳明(新穴)

【位置】翳风后1寸,当乳突下方处(图2-34)。

【作用】宁神明目。

【主治】近视、夜盲、角膜炎、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耳顺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酸胀。

二十、安眠1、安眠2、(新穴)

【位置】安眠1在翳风与翳明连线之中;安眠2在翳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图2-34)。

【作用】宁神安眠。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癔症、精神分裂症、耳鸣等。

【针法】直剌0.5~1寸。局部酸胀。

(五) 胸腹部穴位

(六) 

一、任  脉

1、天突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中央凹陷处(图2-36)。

【作用】宜宣化痰、利咽开音。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等。

【针法】头后仰、沿胸骨后壁与气管之间垂直剌入0.5~1.5寸。不宜向后下方或左、右斜剌,对一侧肺上叶切除或一侧肺不张病员宜慎重。

【附注】据报道:针剌天突、肺腧、足三里等穴,能降低呼吸道的呼吸阻力;针剌天突、合谷、太阳、廉泉等穴,可使甲新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癌状有所改善或消失,腺体缩小,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

三、膻中

【位置】胸骨中线平乳头(相当第4肋间)(图2-36)。

【作用】宽胸利气。

【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等。

【针法】横剌0.5~1.5寸,向下或向两侧方向进针。局部酸胀一,可向四围扩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膻中,少泽、合谷等穴,可使缺乳妇女的血液中乳激素含量增加,促进乳液增多。

四、中脘

【位置】脐上4寸,当脐与剑突连线之中点(图2-36)。

【作用】和胃理气,宽中消食。

【主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腹泻、胃下垂、消化不良、膈肌痉挛等。

【针法】直剌1~2寸。上腹部闷胀,并可有胃部抽缩感。对瘦弱病员不宜过深;对肝脾肿大病员宜向下斜剌,以免伤及肝脾。

【附注】据观察,针剌中脘可使胃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开放加速;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可使肠鸣音亢进,促进肠蠕动。

五、气海

【位置】脐下1.5寸(图2-36)。

【作用】调气补虚。

【主治】腹部胀痛、胃下垂、有经不调、神经衰弱、遗尿、尿潴留、遗精、阳萎等。

【针法】直剌1~2寸。酸胀感向下放散。

【附注】据报道,在胃大部分切除时和术后针剌气海和足三里,可废除“两管一禁”(即胃肠减压管、静脉输液管、术后禁食),成功率达96.1%.

六、关元

【位置】脐下3寸(图2-36)

【作用】调气、扶正、回阳。

【主治】腹痛、腹泻、痢疾、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产后出血、虚脱、尿潴留、遗尿、前列腺炎、遣精、阳萎等。

【针法】直剌或向下斜剌1~2寸,剌前须排空小便。局部酸胀,可向下放射。治疗尿潴留时应斜剌或横剌,不可直剌,以免伤信膀胱。

七、中极

【位置】关元穴直下1寸(图2-36)。

【作用】通调冲任,理气利湿。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您潴留、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尿路感染等,为膀胱手术会麻穴位。

【针法】直剌

1~2寸,剌激前须排空小便,局部酸胀,可向阴部放射。治疗尿潴留时,应斜剌或横剌,不可直剌。

【附注】据报道,针剌关元、中极等穴治疗尿潴留时,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和内夺增高;对尿失禁患者,可使膀胱压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七、足阳明胃经

1、天枢

【位置】脐中旁开2寸(图2-36)。

【作用】理气,化滞,清湿热。

【主治】急慢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腹痛、便秘、急性肠麻痹、月经不调、痛经、白带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酸胀,可向四周扩散。

四、水道

【位置】关元穴旁开2寸(图2-36)。

【作用】清热利尿。

【主治】慢性肾炎、膀胱炎、尿潴留、浮肿、慢性盆腔炎、背经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酸胀。

第八章 足太阴脾经

大横

【位置】脐中旁开3.5寸(图2-36)。

【作用】理气健脾。

【主治】急慢性腹泻、便秘、急性肠麻痹等。

【针法】直剌1~1.5寸。局部酸胀。

第九章 经外奇穴

1、子宫(奇穴)

【位置】中极旁开3寸(图2-36)。

【主治】子宫脱垂、慢性盆腔炎、痛经、产后出血、人工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针法】直剌1~寸,或向会阴部斜剌2~寸。局部酸胀,可向会阴放散。

(七)维胞(奇穴)

【位置】关元穴旁开6寸,相当于骼前上棘内下放散。

【针法】向内下方什么时候剌2~3十。局部酸胀, 可向下方放散。

五、 腰背部穴位

一、督脉

1、大椎

【位置】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之间(图2-37)、

【作用】清热、益气、宁神。

【主治】高热,感冒、疟疾、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落枕、精神分裂症、癫痫、一般虚弱等。

【针法】直剌,略向上,进针1~1.5寸,不可提插或捻转,一有电感时立即退针。酸麻感向下或四肢放射。

附注】据报道,针剌大椎穴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机能的作用。

四、至阳

【位置】第7、8胸椎棘突之间(图2-37)

【作用】理气清热。

【主治】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支的、支气管哮喘、疟疾、胸胁痛等。

【针法】直剌1寸。酸胀向下或前胸放散。

二、足太阴膀胱经

1、肺腧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方旁开1.5寸(图2-37)。

【作用】清热宣肺。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咯血、肺炎、肩背痛等。

【针法】向脊柱斜剌1寸,不宜过深。局部 酸胀,向背部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肺腧、足三里有促进呼吸功能,全通气量、肺活量、耗气量啬 针剌肺腧、天突等空阔骈支气管哮喘,可减低吸气、呼气的气道阻力,对降低呼气阻力更为明显。

2、心俞

【位置】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养心宁神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等。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剌1寸,不宜直剌,也不宜过深。局部酸胀,可向下放散。

附注】据报道,针剌心俞、厥阴俞、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心悸消失。

3、肝俞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疏通清热,和胃明目。

【主治】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胸胁痛、神经衰弱、癔症、结膜炎、夜盲症、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等。

【针法】同肺俞穴

4、脾俞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健脾化湿。

【主治】溃疡病、胃炎、病毒性肝炎、腹泻、消化不良、胃下垂、糖尿病、肝脾肝大,贫血等。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剌1~1.5寸。酸胀感向下放射。

5、胃俞

【位置】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7)。

【作用】和胃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腹泻、胃下垂、肝肿大、病毒性肝炎、腰背痛等。

【针法】同脾俞穴。

6、肾俞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8)。

【作用】益肝利尿。

【主治】慢性肾炎、肾下垂、尿路感染、遗尿、前列腺炎、遗精、阳萎、腰腿痛、腰扭伤、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耳聋、耳鸣等。

【针法】同脾俞穴。

附注】据报道,针剌双侧肾俞治疗肾炎患者,发现针后的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多 ,尿中的红、白细胞和蛋减少或消失,血压减低,浮肿减轻,说明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7、大肠俞

【位置】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2-38)。

【作用】理气化滞,调和肠胃。

【主治】慢性腹泻、菌痢、便秘、痔疮、肠梗阻、腰腿痛、腰扭伤等。

【针法】同脾俞穴,可进针1~2寸。

8、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位置】上、次、中、下髎依次分别在第1、2、3、4骶后孔中。其定位方法(成人);患者采俯臣卧或侧卧位,先找出骼后上棘,在棘内下方1.3厘米微偏外侧处为次髎;次髎向上约2.5厘米微偏外处为上髎;次髎下约2厘米微偏内侧处为中髎;再下约1.5厘米微任务书内侧处为下髎(图2-38)。

【作用】调理下焦,强健腰腿。

【主治】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闭经、膀胱炎、睾丸炎、腰骶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针法】直剌1~3寸,从骶后孔剌入,针尖略偏上方。酸胀感向深部及下肢放散。

9、秩边

【位置】骶裂孔旁开3寸(图2-38)。

【作用】祛风通络。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下肢瘫痪、膀胱炎、尿路感染、痔疮、便秘等。

【针法】直剌或向内侧斜剌2~寸。酸胀向 臀总办或下肢或小腿部扩散。

第七节 手太阳小肠经

1、定喘(奇穴)

【位置】大椎旁开0.5寸(图2-37)。

【作用】 平喘止咳。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落枕、肩背痛等。

【针法】向颈椎方向斜剌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到肩背部。

十二、十七椎(奇穴)

【位置】第5腰椎枣突下。

【作用】浊经散寒。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腹泻等。

【针法】直剌1.5~2寸。局部麻胀,向臀部放散。

十三、夹脊

【位置】自第1颈椎至第5颈椎每椎棘突旁开0.5~1寸凹陷处。每侧计24穴,其中颈夹脊7穴,胸夹脊12穴,腰夹脊5穴,左右共48穴(2-39)。

【主治】颈1~4夹脊主治头、颈、五官疾病。

颈4~7夹脊主治颈部及上肢疾病。

胸1~8夹脊主治胸部及胸腔内脏疾病。

胸6~2夹脊主治消化器官疾病。

腰1~5夹脊主治腰骶部及下肢疾病。

【针法】直剌0.5~1.5寸,颈、胸夹脊宜浅不宜深,腰夹脊可进针1.5~2十。局部酸胀,可向四周放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