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元月22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问诊及用药反馈: 患儿11个月,原来咳嗽喘息,后服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这方子不是水中火开的)后咳嗽喘息好了很多,就是发烧烦躁(38.2度左右)。 两个月前得过重病肺炎时住院一个月,曾经高烧不退。 日期:2011-6-20 补充一点: 其实患儿亲属在聊天记录中并没有说清楚,只是通话记录无法保存下来,我补充一下通话得知重要信息—— 这孩子主要是温度上升时开始烦躁,不是一整天都烦躁,你们也看到了,这个孩子一天中体温会有波动,只要温度开始上升,就烦躁,温度不上升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不烦躁。 病人家属 08:45:22 先生好,孩子昨晚一直好烦躁,9点36.8度,一点跟五点钟两次都是37.7,七点38.2度,喉咙痰响,有点咳,大便有点干硬,多眼屎,右眼红肿。 处方:乌梅丸 日期:2011-6-21 病人家属 08:53:34 先生好。 水先生 08:54:47 温度退了吗? 病人家属 08:54:59 这个低烧是怎么回事呢,已经很长时间了。 现在在测量。 是不是在两个月前用了抗生素(量)太过了呢? 水先生 08:56:03 恩。 病人家属 09:00:26 眼睛已经没有没有昨天那么肿了。 现在37.6度。 昨晚比前晚好。 水先生 09:03:03 方子已经见效。 病人家属 09:03:26 嗯,是的。 精神也比昨天好。 水先生 09:03:45 方子不变,今天再吃2剂。 病人家属 09:04:04 今天早上没有大便。 好的先生,真是辛苦先生了,谢谢! 水先生 09:13:16 这个孩子的情况已经中病,你要及时反馈他的后续情况。 病人家属 09:13:51 好的,这就要辛苦您了。 问一个先生,这孩子是那一经的病变呢? 我现在对中医的程度只是相信和理解。 水先生 09:27:52 **病。 病人家属 09:28:13 嗯。 日期:2011-6-22 病人家属 08:29:38 先生早。 现在孩子体温37.2,昨日下午36.8,昨晚三点钟37.3,早上有咳几声,喉咙有点响,有痰音,昨晚有点点烦躁。 已经有所好转。 水先生 08:30:55 有点点烦躁,就是好了很多了。 方子不变,再吃1剂。 病人家属 08:31:19 好的,谢谢先生。 日期:2011-6-23 病人家属 14:47:44 先生好。 昨天到今天孩子状态比较好,37.2度,有点儿痰声。 水先生 14:49:04 还烦躁吗? 病人家属 14:49:22 还是有点。 水先生 14:49:37 睡眠没问题了吧? 病人家属 14:50:00 已经好多了,睡醒一次。 水先生 14:50:35 那好。我看今天再吃一剂。 病人家属 14:51:14 嗯,明天如果继续好转,还要吃吗? 水先生 14:51:29 明天再反馈吧。 病人家属 14:51:38 嗯,好的。 日期:2011-6-26 病人家属 10:57:40 老师好 孩子今天早上有点咳嗽,有点痰声,有点儿喘 体温37.6,昨天37.3度。 水先生 10:59:47 不需要吃药了。 病人家属 10:59:57 哦。 就这样观察等待着吗? 水先生 11:02:18 是。 病人家属 11:08:08 呵呵,听先生的安排。 水先生 11:08:41 人家才11个月大的宝宝。你以为是成人,可以乱用药? 凡是我开的方子,我就得负责。 病人家属 11:08:57 嗯,老师说的是。 日期:2011-6-28 病人家属 16:23:23 先生好。 现在孩子的情况是早上咳嗽咳痰,有喘息声,到了中午就减轻,精神胃口尚可,小便相对比较少,体温在37.1到37.5之间。 晚上睡眠比较安稳, 水先生 16:59:50 再给他吃一剂**。 病人家属 17:00:13 嗯,好的 明天还抓药吗? 水先生 17:04:16 不用了。 病人家属 17:04:38 嗯。 …… …… 后电话得知,体温恢复正常。 水中火: 患儿11个月,原来咳嗽喘息,后服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后咳嗽喘息好了很多。 说明孩子肝气寒。青龙就是治肝寒的。所以用下去后能见效,没有加重病情。虽然小青龙加了石膏,但治的仍然是肝寒。 患儿服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后咳嗽喘息好了很多,没有加重,证明此方的大方向是对症的。 小青龙是一张纯辛温的方子,虽然在小青龙汤中加了石膏,但辛温仍然唱主角。 青龙对应的是肝,经云: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 小青龙汤治的是肝寒咳嗽,病机大方向就是肝寒。而厥阴的脏腑定位主要就是肝。 《伤寒论》云: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 乌梅丸方重治脏寒,有蛔治蛔,无蛔治脏。要在治脾(胃),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经云:东方实,西方虚,君乌梅大酸是泻肝实,兼补肺,臣以桂椒姜附辛,此权衡补泻肝脾。佐黄柏,黄连,苦补肾水,妙在黄连,有蛔可加量,因势利导使蛔趋下。甘补脾,人参之能。当归使以定肝血,不得出位相乘。 这个孩子使用的剂量是: 乌梅10枚,细辛3克,干姜5克,黄连8克,当归2克,熟附子3克,蜀椒2克,桂枝3克,党参3克,黄柏3克。 七月老虎按: 前咳辛温显效,内寒确定。 发热烦躁又见热证,不属阳明高热,亦非寒热往来,判为本寒标热,虚实夹杂之证。 想选一个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方剂,仲圣留方,乌梅丸当为首选。 |
|
来自: xmjulytig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