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秀湖北:宜昌三游古洞(叶平)

 叶老师YP 2020-06-30

三游洞

三游洞位于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一个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

“三游洞”靠的是名人“游”出来的名气。

它命名有两种说法:唐代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同游,被人称之为“前三游”;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游此洞,人称“后三游”。

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洞,却因古代诗人而流传千古,曾被古人喻为“幻境”。

历代途经夷陵(今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

据史书记载,唐宪宗元和三年,白居易在任左拾遗,因性情耿直得罪当朝太监和权臣。而他的同僚元稹也在遭宦官鞭打后,被贬职到了通州(四川达川),白居易曾三次上书为其辩解,反而被降职任江州(江西九江)司马(人们都记得,在那里他曾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

十年后,白居易升任忠州(重庆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赴任。恰好在夷陵遇到了元稹。挚友相逢,便相邀到西陵峡口饮酒叙旧,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奇特天然溶洞。三人徘徊其间,“爱不能去”。于是,元稹提议:“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并由白居易做“序”而纪之,《序》尾言道:“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三游洞由此而得名。

三游洞形如覆蓬,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形,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然而,看过无数奇洞之后,三游洞本身真的没有多少值得炫耀之处。

值得观摩是壁刻和碑文。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叶衡、陆游;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刘一儒,龚绍仁、鲁先榜;以及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留下了丰富墨迹。因代远年湮,风雨剥蚀和遭“文革”期间的损失,现仅存宋代以来的六十余件。

在诸多作品里,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以及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堪称书法上品。

出得洞口,沿着西陵山北峰峭壁的登山台阶继续前行。

登山

登山

石碑

石碑

翻过几处山坡后,流经西陵峡口的万里长江跃然眼中。

西陵峡口的万里长江

西陵峡口的万里长江

西陵峡口的万里长江

三游洞前的长江“肥鱼”餐馆——“游三峡,观大坝,品绿茶,食肥鱼”,已成为湖北省宜昌市旅游的重要项目。

肥鱼学名叫长吻鱼危,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它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含脂量高,膘特别肥厚,故宜昌人称之为“肥鱼”,食者无不称赞,常作为高级宴席上的佳肴。

万里长江第一溪

地处宜昌三游洞旁的下牢溪,是一条极其秀丽可人的小河。相传远古时期,大禹之父鲧将一条孽龙锁在下牢溪底,溪名因此而得。下牢溪发源于宜昌牛坪垭,全长26.7公里,于三游洞与白马洞之间直入长江。两岸峰峦相峙,上合下开,河床由下而上逐渐变窄,素以得势险峻之奇,兼绿水蜿蜓之幽,享誉“万里长江第一溪”的美称。

从三游洞下到溪畔,登上快艇,在碧绿的溪水中风驰电掣,美仑美奂的风景尽收眼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