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8月12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水中火先生微信:1679066972 "漫漫6年求医无果,这样的悲剧竟然发生在医疗条件如此发达的上海。好在老天爷开眼,患者终于在我这里找到了归宿。"——水中火 经方辩证问诊单: 所在省市:上海 性别,年龄:男,12岁 现在主要症状: 小孩子的脾胃问题上新华医院看了很多年了,没看好。 他前段时间感冒,烧到40来度,我坚持没给他去医院,但后来我妹妹还是给他服了退热的药。 他一向脾胃虚,冬天给他服了一段时间的参苓白术散,及膏方,但好象效果不大。 这次感冒时出的汗很多,象流水,大概两三天,后来止住了。 现在晚上睡觉仍然有汗,主要在头部及胸部,是虚汗。 心下按之痛。 脸色黑,很瘦,几乎不长一点肉。 食欲现在尚可,但不能吃粽子等,也不能吃海鲜,会发。 脸颊上还有点点可以剥下来的白点。 前几年好象还有轻微的抽搐,就是忽然手抖一下,嘴歪一下。今年好象好一点了。 从胸口到少腹部都按痛。少腹部感觉似乎有冷气出来,不按也痛。 约2005或2006年时,有呕吐厉害,并吐出血来的。 主症特点: 吃海鲜、粽子等会生病,病时呕吐,并吐出血来的。 现正在服用的药: 参苓白术颗粒 现在是否艾灸: 偶尔 是否接种过什么疫苗?何年何月何日接种的? 大多都接种,具体记不清了。 最初发病的年份月份: 1岁时,即2001年,此后一直体弱,未愈。 病情加重的年份月份: 约2005或2006年时,有呕吐厉害,并吐出血来的。具体也记不清了。 发病的时辰: 晚上较多,现在晚上常流虚汗。 发病时的典型症状: 呕吐、胃脘痛、出虚汗,吃不下饭,有时说胡话。 目:经常有跳动感 呕吐:生病时呕 咽:吞咽大的东西时感觉痛 腿:小腿有时会感到麻。 足:脚底有痛感 睡眠:睡时打呼噜 大便:一到二次,干,棕黑色。 小便:次数多,量少,黄 。 过去曾服过的药物及疗效: 参苓白术颗粒,头孢拉啶,新雪片,温胃舒颗粒等 体温 呼吸 心率 血压: 呼吸稍急促,心率快,血压76/92 QQ问诊: 日期: 2011-5-30 患儿姨妈: 先生您好。我外甥素体虚,一岁那年他父亲车祸死了,他在风口张嘴哭,没顾及,结果丧事期间就因肺炎住了院,吊针,自此身体一直虚,本来还刚能蹒跚走路,一下就不会了,说话也是如此。身体一直虚。 水先生: 不能吃粽子等,也不能吃海鲜,会发。会发什么? 约2005或2006年时,有呕吐厉害,并吐出血来的? 患儿姨妈: 发病。面色更黑了。 是的,吐出血,去新华医院急诊。 水先生: 吐血是2005年和2006年的事? 患儿姨妈: 不记得了,是曾经有过,也有过吐绿痰的。 但身体一直没有调整好 水先生: 1岁时,即2001年,此后一直体弱,未愈。 10年了。 患儿姨妈: 是的。 水先生: 和他父亲去世有关吧? 患儿姨妈: 应该是的。去世时家人都六神无主,他当时小,且本身就是体弱,我妹妹怀他时,身体不好,一直吐的。 (他)在风口里吹,所以他父亲追悼会时,他是在医院里的。 水先生: 现在孩子有继父了吗 患儿姨妈: 没有,一直艰难维生。 爷爷奶奶(脾气)也不好。我想是吃饭时经常遭训斥。 水先生: 嗯,是的。 患儿姨妈: 从小就近视了,头上摸哪儿都是疼的。 水先生: 可怜的孩子。 患儿姨妈: 嗯。身上不长肉。 处方: 吴茱萸汤和大阴旦汤的合方 3剂,每日一剂,水开后,小火15分钟。 用药反馈: 日期: 2011-6-2 患儿姨妈: 水先生您好,今天三剂药已吃完了。 孩子的心下痛好多了,虚汗仍然很多,他说脚下走路仍然无力,仿佛要飘的感觉。 请您继续开方好吗? 噢,不是要飘,是走不稳的感觉。 水先生: 经方对症了,就是一剂知。 方子不变,再吃3剂,看能否把心下痛的问题彻底解决。 患儿姨妈: 噢,谢谢您,水先生。 现在心下痛已经没有了,就是中脘到少腹部还是痛的,另外虚汗还是有的。 水先生: 就是胃到肚脐眼周围吗? 日期: 2011-6-4 患儿姨妈: 是胃到肚脐眼下面也痛的。 现在只剩下一副药了,明天又该去抓药了。 水先生: 到今天现在为止已经吃了5剂了,还剩下1剂? 患儿姨妈: 是的。 心下痛,也就是中脘上面痛的症状已没有了。 出虚汗也好一点了。 水先生: 你说的中脘指的是胃脘吗? 患儿姨妈: 应该是的吧。 稍有热,喝热水或温水都会出虚汗。 水先生: 看他服用完最后一剂的情况。 患儿姨妈: 哦,那我明天回家会比较晚,只能后天跟您网上聊了以后再去买了。 水先生: 好。 患儿姨妈: 脸上的疙瘩浅了,小便少,大便多。 以前小便满多的,大便一天一次。 日期: 2011-6-5 患儿姨妈: 先生高明,外甥今天早上胃脘到少腹部都不痛了。 谢谢您!请继续开方吧! 水先生: 那方子不变,再吃三剂。 日期: 2011-6-8 患儿姨妈: 水先生您好,外甥的药已经吃完。 现在外甥肚子自己说已经不难受了,虚汗也基本上没有了,也不怕冷了(原来他是又怕冷又怕热的。)脸上的小疙瘩依然很多。 日期: 2011-10-6 患儿姨妈: 上次已经请您网诊过一次了,您给孩子看的肠胃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水先生: 你们上海这么多专家名医门诊,你怎么不去看呢? 患儿姨妈: 小孩子的脾胃问题上新华医院看了很多年了,没看好。 水中火: 患者所服用的是两首经方的合方。 《伤寒论》云: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殸气,何谓也? 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处;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转辗移痛; 殸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愈而复发,为殸气。 要注意喽:这个患者不止是心下痛。 从胸口到少腹部都按痛。少腹部感觉似乎有冷气出来,不按也痛。约2005或2006年时,有呕吐厉害,并吐出血来的。 《伤寒论》云: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在大家的印象中,阳明以燥热的时候居多,这是其常,但阳明也有寒证的时候,这是其变,知常才能达变。 因仲景早有告诫: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虚冷故也。所以不能用三黄泻心汤,楼上就有朋友想到用三黄泻心汤,今笔到于此,望深思之。 阳明胃属腑,仲景云: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转辗移痛; 所以患儿从胸口到少腹部都按痛。少腹部感觉似乎有冷气出来,不按也痛。约2005或2006年时,有呕吐厉害,并吐出血来的。 而积者,脏病也,终不移处,疼痛的位置固定。(《伤寒论》云: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殸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处;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转辗移痛;殸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愈而复发,为殸气。)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落脚点就在证治方药上,否则什么都等于零。 《伤寒论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以君吴茱萸大辛大热之药,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一个12岁的孩子,他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却拖着这么严重的病痛苦的过了6年,这样的悲剧竟然发生在医疗条件如此发达的上海。 可以想象的是,现在人,尤其是(包括)上海(这样发达城市里)人,能享受到的医疗条件,并不比中国的古人强。 医生和患者讲究的就是缘分,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即便是仲景在世,也未能尽愈诸病,只可以见病知源,况其下者乎? 另外一个方子是《汤液经方》的大阴旦汤,用的吴茱萸汤和大阴旦汤的合方。 |
|
来自: xmjulytig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