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onte截骨的临床应用

 docmjun 2020-06-30

KEY POINT

Ponte截骨在治疗休门氏病(Scheuermann)脊柱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畸形(AIS)成人退变型脊柱畸形(ASD)、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神经肌肉型脊柱畸形中的作用和效果。

    Ponte截骨术最早是为了治疗休门氏病而提出,也是休门氏病后凸畸形截骨矫形的标准术式。上一篇文献速递我们了解了SPO和Ponte截骨的区别和截骨方法,这次我们通过文献来了解Ponte截骨术在不同类型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文献1采用双尾螺钉卫星棒技术配合Ponte截骨术治疗休门氏病后凸畸形

该文章比较了基于双尾螺钉的双侧卫星棒技术与标准双棒技术在治疗休门氏病中的临床效果,试图解决休门氏病后凸畸形矫形术后PJK和DJK问题。Ponte截骨技术是休门氏病的标准术式

文献2Ponte截骨术在Lenke 1A和1B型AIS中的矫形效果

证据等级:3级

目的:明确Ponte截骨术在Lenke 1A和1B型AIS中的矫形效果和风险

方法和结果:191例符合标准的畸形患者,平均年龄14.7±2.2,其中125名患者(65.4%)行Ponte截骨(PO)(平均每个患者4.3±1.5节段),同时找影像学参数相似的未行Ponte截骨(NoPO)的66例患者做对照(Cobb: PO=51.5°, NoPO=50.8°),随访2年。PO患者得到更好的矫形。两组都没有神经并发症。具体结果见下图。

结论:虽然不是随机对照研究,但结果表明对于Lenke 1A和1B型AIS患者,Ponte截骨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文献32级截骨技术在成人脊柱畸形矢状面矫正方面的应用

本文介绍的是二级截骨(Ponte截骨技术),文章中更多用SPO这个词来描述截骨技术,可见Ponte教授提到的SPOPonte截骨相混淆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很多术者认为Ponte截骨就是SPO技术的扩大版,没有本质的区别(笔者注)。

上图:矫形效果良好

上图:之前是否曾行脊柱融合术,不影响最终的矫形效果

上图:矢状面严重失平衡(>10cm)患者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只是每个节段的矫正度数相对较小。

方法&结果:85例患者,平均年龄67.5SVA平均8.16cmTPA平均25°,术后CSVL0.67cmSVA1.29cm,每个节段矫形5.05°,LL平均恢复20.3°,54例(64%)患者术后PI-LL<15°,75例(88%)患者术后PI-LL<20°。之前患者是否已经做过脊柱融合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结论&讨论:多节段Ponte截骨可以有效恢复LL、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

文献4分期前路松解和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严重脊柱畸形(Cobb>100°)

目的:评估分期手术治疗僵硬性严重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僵硬性严重脊柱畸形患者21例,平均年龄14.4岁(11-17岁),非锐角畸形,Cobb>100°,其中特发性13例,先天性6例,综合症2例。分期手术:1期行前路松解,二期手术行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均行Ponte截骨,其中13例在畸形顶点做不对称PSO截骨,所有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

PS:前路松解术:平均处理4.19个椎间盘,一期术后10-14天二期手术

结果:术前平均116°101-124°),一期术后平均74°54-86°),矫形率29.4%,二期术后平均26.5°22-32°),最终矫形率76%。一期手术平均出血585ml,平均手术时间223min,二期平均出血2066ml,平均手术时间340min

结论&讨论:分期治疗僵硬性严重脊柱畸形可以取得率优于一期VCR截骨的矫形效果并减少了并发症。该组病例中,通过前方松解和Ponte截骨,实现了360度松解的效果部分患者同时采用不对称POS截骨,与VCR相比,降低了截骨等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僵硬性严重非角状脊柱畸形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文献5Ponte截骨在神经肌肉型脊柱畸形中的应用

方法&结果:2012-2015年,20例神经肌肉型脊柱畸形(>40°)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48min240-415min),平均手术节段15个(10-18)椎体70%患者固定至骨盆,术前Cobb 68.4°,术后2年随访35.6°,矫正率48%

结论&讨论:在神经肌肉型脊柱畸形患者,应用Ponte截骨术能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总之:Ponte截骨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技术,大量的文献印证了Ponte截骨的有效性,并不断拓宽其适应证。应该熟练掌握Ponte截骨技术及其适应证。

主要引文:

1.    Ponte A,Orlando G, Siccardi G L. The True Ponte Osteotomy: By the One Who DevelopedIt[J]. Spine Deform, 2018, 6(1):2-11.

[PMID:29287812https://www.ncbi.nlm./pubmed/ 29287812]

2.    Geck M J ,Macagno A , Ponte A , et al. The Ponte procedure: posterior only treatment ofScheuermann's kyphosis using segmental posterior shortening and pedicle screwinstrumentation.[J].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2007,20(8):586.

[PMID:18046172https://www.ncbi.nlm./pubmed/ 18046172]

3.    Smith-PetersenM N , Larson C B , Aufranc O E . Osteotomy of the Spine for Correction ofFlexion Deform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Research, 1969, 66(1):66:6-9.

[PMID:5357786https://www.ncbi.nlm./pubmed/ 5357786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