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灏的故事也被写进了《三字经》中:"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用来激励人们要锲而不舍

 xianfengdui111 2020-06-30

虽说自从有了科举考试后,古代读书人基本上把科举视为唯一的出路,但能高中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与功名无缘,所以很多读书人在屡考不中之后,要么回家种田,要么当个私塾老师,毕竟,能吃上饭才是最重要的。

但在宋朝却有个白头状元,此人将金榜题名当作自己毕生的志向,始终没有放弃过,直到82岁才高中状元,成为当年的一件稀奇事。而他的故事也被用来鼓励后世的读书人,不要轻易放弃,要持之以恒。

此人名叫梁灏,润州(今镇江)人,他出生于战乱不断的五代时期。梁灏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不仅聪慧,而且很勤奋,年纪轻轻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当地人都很尊重他。

梁灏曾参加后晋时期的科举,在乡试中名列第三,进京参加考试时,时年三十五岁的梁灏意气风发,觉得功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势在必得。但让梁灏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名落孙山。可梁灏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钻研学问,几乎每次科举都去参加,却次次落榜,再加上五代十国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时常发生战争,科举考试并不会按时举行,所以梁灏始终不能得偿所愿。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之后,重新举行科考,梁灏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此时的梁灏已经82岁了,但依然去参加,并考中进士,并在之后的殿试中,因文采出众,博古通今,被宋太祖钦点为状元。

中了状元的梁灏跨马游街,爱热闹的百姓们都争相来看状元郎长什么模样,当他们看到头发全白的梁灏时,都啧啧称奇,有些胆子比较大的人就直接问他:"敢问您今年贵庚呀?"

梁灏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一笑,吟诵了一副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对联里所说的伏生是秦汉时期的文学家,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时,将《尚书》藏在墙壁夹层中,使得《尚书》得以保存。到了汉景帝时期,伏生才把《尚书》从墙壁中拿出来,后来汉文帝得知此事后,十分重视,本想让他进朝,但此时的伏生已经九十岁了,不能出远门,汉文帝便派晁错前往伏生家中授受《尚书》。

而太公指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子牙,传说他八十岁时在渭水边钓鱼,遇见周文王,之后就开始辅佐周文王。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梁灏的年纪比伏生传授《尚书》时小八岁,比姜子牙在渭水钓鱼时大两岁。

虽然梁灏中了状元,但考虑到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若是当官也是力不从心,于是他便向宋太祖上疏,请求允许自己回家养老。而宋太祖也欣然应允,让梁灏荣归故里,并享受俸禄。

梁灏的故事也被写进了《三字经》中:"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用来激励人们要锲而不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