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分水岭”现象无法避免?聪明孩子更容易陷入学习陷阱

 卞宏庆 2020-07-01

十年寒窗苦读,学习本身就是一场马拉松。大部分家长们认为,刚入学的阶段,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是重中之重,这三年家长做好了工作,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事与愿违,到了三年级以后,很多孩子都出现了“分水岭”现象,甚至是“断崖式”的成绩下滑,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似乎大多数孩子都无法避免。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容易陷入学习陷阱

我们发现,如今的孩子们普遍都智商不低,情商也都不差,而越是这种聪明的孩子,反而越是容易陷入学习的陷阱,而这些陷阱的根源,其实在父母身上。

1)学龄前超前学习,认为学习简单,没打好基础

一般孩子在学龄前,就已经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甚至是二年级的学习水平,这是由于父母过早地给孩子灌输了学龄阶段的知识,这是一种超前学习的行为。

超前学习,给孩子和父母都造成了一种假象,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孩子觉得学习这些知识都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压力,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头脑聪明,灵活,是块学习的料。

于是就导致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基础并不牢靠,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出现倒退,也就不奇怪了。

2)家长给予物质奖励,学习没有内驱力,导致孩子盲目自信

孩子成绩好,达到了父母的预期,父母理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是家长们普遍认为正确的公理。

但父母们却没有想到,以考试成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标准,会让孩子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只是一件为父母完成的任务,是为了赢得奖励,这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丧失了自主性和内驱力,看不到学习的真正价值在哪儿。

由于前期学习比较简单,孩子多数能够达到父母的要求,导致孩子过度盲目自信,到后期学习压力增大时,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更不利于建立学习动力,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家长辅导过度,孩子不爱自己思考,形成依赖家长的习惯

刚入学时,家长每天都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这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大事。但家长们辅导痕迹过于严重,导致孩子习惯了依赖家长,反而变得懒惰,不愿意自己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孩子都是小机灵鬼,知道自己完不成的,肯定会有爸妈指导,自己想不来来的,肯定爸妈能给一个完美的答案。作业是完成得有模有样,但这样完成的作业,根本没有起到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反而成了蒙蔽老师和家长的工具。

家长重视孩子学习,但要有科学方法

要从小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是没有错的,但好的习惯并不是家长盯着、看着就能养成的,相反,这种监督反而更不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孩子越是长大,越是需要家长监督,不但没减轻父母的负担,反而是家长增压,孩子更累。

整体把握,清醒认识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在总体上把握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整体状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方便跟老师沟通交流,能够在孩子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

只看数量,不看质量

对于作业,应该是仅看数量有没有完成,而把“质量关”留给老师去评判,老师才能够对孩子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心中有数。

注重态度,不是成绩

家长需要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学习成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实也就是要培养出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所谓“态度决定命运”,有了内在驱动力,孩子才能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自己。

【今日话题】你家娃有“三年级分水岭”现象吗?你是如何解决这种“断崖式”下降的呢?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见解和看法。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