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老刘tdrhg 2020-07-01

【编者按】本文为一年半之前的文章,谈的是2018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类型。该话题放在今天依旧成立。读者不必被2018或者2019的具体高考作文试题拘泥,而是要透过具体的命题发现共性化的价值主张。

作文之道,重在呈现个性化的认知与感悟。认知与感悟的对象,微观上看,可以包含天地万物的存在形态和人的各种言行;宏观上看,则无外乎时代和生活两大方面。人皆生活于特定的时代,人皆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态,以选拔人才为宗旨的高考,其作文考查内容,更是始终高举时代和生活的旗帜,以考试的指挥棒,带领千万学子,在人生的舞台上共同演奏时代、生活以及生命的精彩乐章。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题,都必须统一规范为“时代和生活”这一简单的全命题词汇,而是希望所有考生,能够透过高考作文题目的缤纷斑斓,捕捉住命题者隐藏在材料背后的命题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在审题时不被词句的表象意义所蒙蔽,迅速把握命题的真实价值指向。

一、主题:万变之中有恒常

2018年高考的八道作文题中,全国卷I的材料,围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一宏观背景,精选了从2000年到2035年间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将要达成的发展目标共同组合成具有极强的时代感的作文命题。作文的命题指向很明晰:展现个体的自我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过程,留给2035年时18岁的人们阅读。这道作文题中,时代和生活兼而有之。

全国卷II的材料,小故事中有大道理。这则材料中隐含的意义,包括了逆向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多个层面。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认知经验。这道题目,时代感较弱,以生活智慧为核心。

全国卷III的材料中,三个标语折射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四十年的改革历程中发展观的变化。三句话,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也同步包含了三个不同时代中人们的追求和生活。这又是时代和生活并存的命题。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北京卷的两道作文材料和浙江卷的作文材料中,时代和生活元素都极为鲜明。其中,浙江卷还突出了时代发展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一点,2019年的浙江考生应该特别关注。

上海卷的作文,一如既往地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与生活状态。这道作文题,立足于人情人性而探究应有的生命态势,体现着海派文化的鲜明特色。

相比较而言,天津卷和江苏卷的命题指向更为多元。天津卷中的“器”,江苏卷中的“语言”,仅从材料中看,便至少都拥有四种以上的释义。分析这些义项,可以发现,天津卷中的“器”,第一层意义是源自生活本味和人的审美需要,第二三层意义是人类应有的美好品质,第四层意义是国家和时代的需求。江苏卷中的“语言”,第一层意义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第二层意义是万物各有自己的语言,第三层意义是语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第四层意义是语言诠释着生命的存在质态,第五层意义是语言传承着文明。所有这些意义,归结起来,还是时代与生活对于“器”和“语言”的不同需求关系。

2020年以及以后若干年的高考作文,是否会跳出时代与生活这一主题而另辟蹊径呢?当然不会!一道作文题,牵涉到万千学子及其背后的万千家庭,更牵涉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及价值取向,它当然需要确保所有考生均能在命题范围内有话可说。这“有话可说“,其真实的隐语意义,其实就是说,一道作文命题,必须要让所有的考生,都能透过题目文字的遮蔽,发现出文字背后的丰厚的时代和这个时代中的个体生活。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二、立意,“读者意义”是关键

当我们学会了立足生活审视各种作文命题之后,我们只是找到了一条直抵作文内核的路径。需要明白的是,仅有了道路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的行走。

写作中的“行走”,便是我们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真正优秀的考场作文,不但应该是作者意义的纵情宣泄,而且应该是读者意义的仔细建构。某种程度上看,其读者意义更为重要。当然,这里的“读者”,表面上是指独立的阅卷者,实际上指向的是依照命题人制订的评分标准而判定试卷的阅卷人。也就是说,考场作文的好坏判定,更多还是需要以命题人预设的标准为尺码。

比如,面对2018全国卷I的作文材料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样的读者意义呢?其中的窍门,便在作文的导引材料中了。材料中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和“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人们阅读”,是命题人为本次高考作文设定的两个立意范畴。作为考生,当我们确立了围绕我们自身的生活立意选材时,就必须注意所选材料与这两方面要求的紧密关联性,必须用我们的文字真实而具体地展示出我们对上述两方面要求的贯彻落实。这两个要求,概括而言,前者强调现实中的我们与国家以及时代一同成长、追梦、圆梦的过程,后者要注意诉说对象是18年后的18岁的“他们”。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什么样的立意选材,最能博取特殊“读者”们的欢喜呢?这令我想起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任何事物,凡是能令我们想起生活的,它就是美;任何事物,依照我们的想象是应该如此的,它就是美。”优秀的考场作文,必然能够令阅卷者感受到时代与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感受到考生对时代和生活的理解与宽容,感受到考生对时代和生活的个性化的深思。任何假大空的高调、灰暗心理的宣泄、病态价值观的渲染,都只能是自找没趣。

统观2018年高考的各道作文命题,与既往年份的作文相比,其题目与时代和生活的贴近度愈发密切。这样的命题趋势,当然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道理。多年来,社会各界对诸多“高考满分作文”只注重文辞华美而轻视现实生活的不足屡有诟病,要克服此种不足,首要因素当然是命制出贴近现实生活的命题。

这样的命题,有点类似于多项选择题。命题人希望的答案,是紧扣现实生活,但又担心限制过多,会阻塞了考生的思路,便不得已有意识放宽了写作范围。作为考生,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样的“放宽”,便是没有了缰绳之后的绝对自由。须知,要想作文获得高分,还是必须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多采用“脚踏实地”的态势完成作文。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三、写作,“虚题实写”是根本

2018年高考的八道作文题目中,北京卷的两道题目都对文体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全国卷、江苏卷和浙江卷的五道题目,只要求“文体不限”或“确定文体”,上海卷和天津卷则干脆只要求“写一篇文章”,并不在文体上作更多的限制。这和前些年高考作文中无一例外地要求考生“文体自选”相比,显然有着淡化文体的色彩。当然,淡化文体,不等于完全可以不要文体,考场作文还是应该依照某些成型的文体来传情达意,尽量不要玩弄花招,折腾出四不像的作文。

确立了文章的立意、选定了适宜的文体之后,剩下的,便该是如何谋篇布局,使文章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虚题实写,大题小作。“时代”和“生活”均属于宏观且务虚的主题。面对这类主题的作文时,考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择适宜且具体的材料,以“虚题实写”的方式,赋予宏大概念以具体内涵。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名题精选】(2018年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思路点拨】

表面看来,材料中有关“语言”的释义过于多元,似乎什么都可以写,又什么都无法精准表达。事实上,只要理顺材料中三句话的关系,剔除掉宏大概念的意义干扰,只从考生所处的时代和所经历的生活中选择具体的素材来谋篇布局,则文章便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写作抓手。比如,考生可将“语言丰富生活”转化成具体的生活故事,塑造一位善于利用语言营造生活情趣的典型形象;也可以立足于“语言演绎生命”这一主题,以鲁迅、马丁路德金等利用语言唤醒民众的知识分子的行为,阐释语言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价值。至于“语言传承文明”的论据材料更是不胜枚举,围绕这个主题写作一篇议论文时,从《论语》《庄子》到当下的各种影视作品,都有资格充当具体的论据材料。

2.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生活并非照搬生活,作文中的生活,总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提炼。这其中既包含了炼字炼句的功夫,又包含了筛选和重组素材的功夫。写生活的作文,最忌讳上纲上线、无限拔高。优秀的生活作文,总是永远立足生活的真实面貌而展开,一般而言,不要轻易抒情议论,更不要硬将文字拉扯到国家民族的层面中去。那样,属于画蛇添足。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名题精选】(2018浙江卷)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灿烂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拔】

材料的写作重心,在于“体验和思考”,而非了解或讲述他人的传奇故事。写作此类型的作文时,要注意扣住材料中提供的“浙江精神”,从某些具体的人或事中提炼出与自身成长具有密切关联的信息。这类作文切忌唱高调,一点要从“应该有”的理性认知出发,阐释出既高于现实中的客观认知,又能够呈现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与行动。

3. 关注热点,精选素材。既然2018年的8道作文题都能够与时代和生活建立关联,那么,如何才能从时代和生活中找寻到最具有阅读价值的写作素材来完成作文呢?答案很简单:架设命题材料和当下社会生活间的桥梁,用更具时代气息的热点素材来印证材料中的观点。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名题精选】(2018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拔】

材料中的“关注自身需要”是当下人们的共性化存在形态。当下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被媒体称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特征就是过于关注自身的需求。“渴望被他人需要”则是一种升华之后的精神境界。“被需要”既体现着从服务他人中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情趣,又彰显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合作的良好社会风尚。考生写作该作文时,应贴近当下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实质而作深入分析,不要跳出社会热点而空谈。

总之,高考作文作为一种考场急就文字,尽管其命题内容、命题形式不断变化,“写时代,写生活”这一宗旨却是始终坚守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多观察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思考时代和生活、提炼时代素材和生活素材,并将这样的观察、思考和提炼尽可能形成文字,如此,在高考考场上,才能举重若轻,得心应手。

2020届高考作文指导系列之三十三:今年高考大概率考时代与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