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耀:捕猎者说(1、2、3)|小说连载

 文学天空 2020-07-01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小说天地:

诈尸啦!诈尸啦!诈尸啦!

向民叔的尖叫声划破了凌晨四点的寂静,吵醒了整个向家村。

我也被吵醒了,我看见爷爷寻声跑了出去,穿上凉拖鞋,也跑在了他的身后,他并没有发现我。天还没有亮,我是跟着爷爷的脚步声跑着,向前跑的那条路,我是闭着眼睛也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有包的。

爷爷在前方的几个人影中停了下来,听声音,我听出了他们是村里的哪位叔伯,哪位婶娘。他们手里还拿着手电筒。束束灯光天旋地转的照射着。我没有凑上前去,怕爷爷叫我回去。因为在两天前,爷爷就不允许来这个地方了,路过这里也不行。但是,此刻,我还没有弄清前方发生了什么事。

一束灯光照射到了一棵树下,我看到了,一个衣着鲜艳的女子正依偎在树旁,虽然头发披面,一身陌生的衣装让我无法认出她是谁,但是我猜到她应该是桂玲姐姐。

这个地头不适合桂玲这孩子,她阴气太重了。

我躲在远处,听到爷爷对那几个人说。

昨天晚上打了好几声炸雷,可能就是因为那雷炸开了坟墓,把桂玲给炸出棺材了。向林伯伯说。

桂玲的怨气太重了,你们留意一下,不要让年轻人来这里。爷爷说。

那现在怎么办?向林伯伯问。

桂玲她爹来没有?

这时,天已渐渐地亮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发现向元叔。

我躲在不远处的树下,借着渐渐变亮的天色,我更清楚地看到了桂玲姐正卧靠着那一棵松树,低首披发。她的坟墓也在那棵松下。一口漆红的棺材放在那个坑里,棺材盖是打开的。

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一来,就被撵走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到这样的桂玲姐时,也吓得不轻。为什么我一点儿都不怕。刚才听到爷爷说不让年轻来这里时,我便躲得更隐蔽了。

谁也不知道桂玲姐是怎么“跑”出她的坟墓的。身为村长的爷爷一边控制着现象,一边派人去镇里的派出所汇报情况。

我一直躲藏在一丛黄荆丛中,看着村里几个上了年纪的爷辈和父辈的人在那棵松树旁,他们议论着,思索着。唯一在恸哭的人就是桂玲姐的母亲。她边哭边说桂玲姐害得她命苦。当时我以为她是伤心过度,把话说反了,可是,后来,我才有所明白她那句话没说反。那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的表白。

派出所来人了,两个男子。差不多都已四十多岁了。爷爷拨开人群,迎上前去,把现场情况对他们说了一番。那两个男子却都不出声。其中一个男子看到桂玲姐时,脸上微微有着一些惊恐的表情。

他们在现场慢慢地走来走去,也不作声,一会儿打量着墓坑,一会儿去拨开桂玲姐那披面的头发。一会儿望望天,一会儿望望山。片刻钟后,一个男子走到向元叔面前,说,你家闺女怨气太重了,未成年就死了,不能葬在这个地穴里。这个地头属于“太岁穴”,她的命太轻了,不适合。你们再另外选一块地头,葬了她吧。

听镇上派出所的同志也这样说,向发叔就对向元叔说,听吴民同志的,把桂玲重新选一个地方葬了吧。这个尽早点办,拖久了,传远了的话,对你们家的名声也不好。

一直发怵的向元叔对向发叔点了点头。向发叔是村支书,说话有分量。

吴民把爷爷和向发叔叫到一边,说,向奎村长,你尽快安排一下,留下几个人处理这件事,其他人都各自散了。另外,这件事不要对外宣传。现在出现这件事,科学解释不了,但是,现在的政策是不准搞迷信活动。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爷爷没作声,向发叔说,吴民同志,你的意思我们明白。我们会尽快处理好这件事的。

不一会儿后,从镇上来的两个男子便骑着停在远处土公路上的铁驴回镇了。

爷爷和向发叔点了几个年纪有点高的叔留下后,便开始驱散其他围观的人。一个围观的婶子被驱散后,便向我躲藏的方向走来,越走越近了,我怕被她发现,便悄悄地离开,向家里跑去。刚到家附近,便听到奶奶在前院叫我。我应了一声。她一看到我,便问我跑到哪里去了。我说我蹲茅坑了。她见我裤筒被露水打湿了半截,便问,你是不是去死水湾了?

我回答,我没有。

那你裤脚筒怎么打湿了?

我去树林里看看有没有捕到兔子。

昨天我设计了一个捕兔子的陷阱,在树林里挖了很深的一个坑,在坑口铺上草,如果兔子不小心踩到上面的话,一定会掉进坑里上不来的。昨晚我把我挖的那个陷阱的事也给爷爷奶奶说过。

奶奶没再问什么,若是以往,她或许会问有没有捕到兔子。但此时,她没有心思问这个话题。不过,她对我说,今天就呆在家里面,哪里也不能去。我问,为什么?

奶奶说,不要问那么多。

其实我是知道她为什么不要让我出家门的原因,只是我也不再说下去罢了。

两天前的早上,向中叔来到我家,说,桂玲这女子死了。

爷爷说,怎么回事?

晚饭前还好好的,天亮时,她妈妈叫她起床时,发现她已经断气了。

爷爷跟着向中叔一起向向元家奔去。作为村长,爷爷时刻惦记着村里的大小事。桂玲姐突然死了,这可不是小事。

我准备也跟着爷爷去向元叔家里去看看的,但是,我刚一挪脚,就被爷爷呵斥住了。随后,奶奶把我叫回了屋里。

爷爷是中午才回来的,他一脸疲惫,奶奶为他端上一碗饭时,他大口吃了起来,也许是他早上没有吃早饭的缘故吧,所以,这会儿他感觉很饿。

我问,爷爷,桂玲姐是不是死了?

爷爷没有回答我的问,说,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

虽然我才十岁,但是,我已可以明白死亡是什么。因为,我捕捉的很多麻雀都曾在我设计的箩筐陷阱中死去,还有一些兔子也被我设计的竹箭射死了。

奶奶说,这姑娘好好的,怎么说死就死了?

爷爷说,现在谁也说不清。镇上的吴民同志来过了,他说是猝死。

奶奶问,什么叫猝死?

爷爷说,我也说不清。听吴民同志的意思,那就是桂玲莫名其妙地死了。

奶奶也听得一头雾水,我也不清楚爷爷说的猝死是怎么个死法。反正,在我意识里,桂玲姐是死了。动物死了,要埋,人死了也要埋。桂玲姐死亡的那天上午,向元叔便让人从镇上买了一口薄棺材回来,第二天一早就把桂玲姐抬到死水湾给埋了。

在我印象中,人死了要停七天的,但是,桂玲姐还没有长大成人,村里的长辈们都说桂玲姐年纪轻轻死了,阴气重。于是,就早早地把她埋下了土。

桂玲姐被埋的那个死水湾,没有人住。死水湾成“太师椅”的形状。中间有一个水潭,很深。听村里的老年们说,那个潭有两百年来的历史了。之所以叫死水湾,是因为村里的每一辈人都会淹死一、两个人在那个潭子里。所以说,那个地方从百年多前就叫死水湾了。被安葬在死水湾的人,都是“凶死的人”。所以,村里的大人们不允许小孩子去那个地方玩耍。不过,死水湾是去镇上的必经之路,也离我们家近,所以,我对死水湾也并不陌生,只是觉得那个地方挺神秘的。

桂玲姐比我大了六岁,本来该读初中三年级了,但是,她初中一年级读完后就辍学了。辍学的原因我知道,他们家的经济太困难了。桂玲姐有两个妹妹,哦,不,应该有三个妹妹,其中一个最小的妹妹在其一岁时就交给了远房的亲戚抚养。我从没见过桂玲姐她的最小的妹妹。只是听奶奶说,桂玲姐那个被养出去的小妹妹与我同岁同月。

辍学后的桂玲姐开始在家帮她父母务农。她的二妹桂枝上初中,她的三妹桂叶上小学。不上课的时候,我常常和桂玲姐她们一起在山上玩耍。不过,她要一边做事,一边偷懒似地和我们玩起游戏。

山上的野生动物很多,桂玲姐捕捉野生动物的法子又多又灵,我便跟着学了过来。不过,我知道,她的那些办法也是向元叔交给她的。向元叔可是村里出名的捕猎能手,听说他还自制了一把猎枪。

上次我教你用细铁丝圈套兔子的方法有效吗?桂玲姐问。

我有些失望地说,我在林中设计了十个铁丝圈,但是只套住了一个。

你用的那些铁丝干净吗?桂玲姐问。

我说,是干净的,我把那些铁丝都洗过了。

她问,你用的那些铁丝有没有起锈?

我说,有,我用的是家里的旧铁丝。

桂玲姐说,难怪,那些起了锈的铁丝有铁锈味,兔子闻得到。

我说,那怎么办?

桂玲姐说,用没有起锈的铁丝。小鱼,我再教你一种捕兔子的方法吧。

我心里一阵欢喜,说,什么方法?

桂玲姐说,挖几个深坑,要挖很深,那样掉进坑里的兔子才上不来。然后,你在坑口放些杂草铺平,遮住坑口,再在那些杂草上面放一些兔子爱吃的菜叶,只要兔子一去吃菜叶,它就会掉下去的。

我问,兔子不会爬上来吗?

桂玲姐说,所以我叫你把坑挖深一点。

我说,这个方法也是向元叔教你的吗?

桂玲姐一脸自豪地说,我自己想的。

我问,你用过这个方法吗?管用吗?

桂玲姐说,今天才想的,还没有用过这个方法呢。

我不再问她什么了,因为桂玲姐之前教我捕猎的方法几乎都管用,我也就没再怀疑她的这个方法了。

我来到屋后的树林里,开始挖坑,挖了很深,我的整个手臂都可以伸进去。照桂玲姐说的方法,我挖了好几个坑,铺上了杂草,又在杂草上面放了兔子爱吃的菜叶。盯着那些陷阱,我充满了“硕果累累”的期待。

可是,次日清晨,我的计划被桂玲姐的猝死打乱了。向中叔来到我们家,对爷爷说桂玲姐突然死了。不仅爷爷奶奶惊讶,已明白死亡是什么的我也感到非常震惊。我也准备跟着爷爷他们去向元叔家时,却被呵斥住了。被爷爷一呵斥,我生气了。整整一个上午都在生气,完全忘记了去查看屋后的那些昨天挖好的坑里有没有被困的兔子。直至下午,我才想起这回事。我跑到树林中,发现那好几个坑上面的杂草都没有了。我一阵欣喜,心想,一定是兔子掉进坑里了。然而,当我望向那些坑洞时,一只兔子也没有发现。我猜测,那些掉坑的兔子肯定逃跑了。但是它们是怎么逃跑的呢?我仔细观察着那些坑,发现有那几个坑壁有另外有洞,我心想,原来如此,那些狡猾的兔子一定又打洞逃跑了。

桂玲姐的这个方法不灵,当时我差点想找她,告诉她说她的这个方法不灵,可是,随即我才想到,桂玲姐早上已经死了。

我实在有些想不到,两天前还给我说挖坑捕兔的方法的桂玲姐就入了土。桂玲姐的死令村里人议论了一番,毕竟,他们也不太懂什么是“猝死”,他们诧异,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

桂玲姐被埋的第二天后,她居然“爬”出了她的坟墓。那天凌晨四点多

,听到向民叔的叫声后,我也跟着爷爷跑向了死水湾。我躲藏在不远处,看到了桂玲姐依偎着那一棵松树。头发披面,看不清脸。但我知道,她就是桂玲姐。

爷爷他们都说这是桂玲姐阴气重,诈尸了。爷爷他们不让村里的年轻人靠近那里,他们几位老人把那里围了起来,议论着,商讨着,并等待着镇上派出所的吴民的到来。

我躲藏着看了许久,看桂玲姐被头发遮掩住的人生。我情不自禁地回忆着她的生前,也思索着她的来世。

三、六、九号是子午镇赶场的日子,只有两条老街的场镇热闹了起来,甚至有些人潮拥挤。

菜花蛇,那几个杂碎又来了,点名要找你。

一个名叫白老鼠的跟班来到菜花蛇面前,说。

菜花蛇说,叫上青螳螂他们一起跟我走。

白老鼠口中所说的那几个杂碎是相邻的青山镇的小青年,与菜花蛇他们一样,打架是最大的爱好。邻镇那几个青年,领头的名叫四脚蛇。菜花蛇和四脚蛇他们之所以结怨,是因为四脚蛇一行三人在三天前来到子午镇时,在一个小型的游戏店里,为争一台游戏机,与青螳螂发生了争执。当时青螳螂就只有一人在那店里,被四脚蛇扇了一耳光,青螳螂刚一还手,就被四脚蛇他们攻击了。青螳螂处于了下下风,他逃跑了出去。随即就去找他的老大菜花蛇了。

当菜花蛇带着七、八个人出现在四脚蛇面前时,四脚蛇他们一看对方人多,也不敢硬碰硬了。菜花蛇当着众人的面,扇了四脚蛇好几个耳光,四脚蛇却是敢怒不敢言。他清楚,毕竟,这里是人家的地盘。

不过,四脚蛇还是被打怒了,菜花蛇让他向青螳螂道歉,他不道,他们三个还手了,菜花蛇这边七、八个人一起拥上前去。四脚蛇他们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菜花蛇心里知道四脚蛇他们肯定会再来的。领边的几个镇的一些“知名”的道上的青年,他都听说过。这个四脚蛇他也见过,如果这次他没有欺负青螳螂的话,他也不会主动去与四脚蛇结怨的。四脚蛇踏入自己的地盘,还欺负自己的兄弟,这个梁子,菜花蛇不得不结。

菜花蛇带人再次见到四脚蛇他们时并没有马上就动手,他们来到离场镇一公里处的森林公园里。到了那里,几乎都没有好好说上几句话,双方斗嘴两回合后便打了起来。这回,双方的人员都相当,这样的局面大都只有一个结果:两败俱伤。确实如此,菜花蛇也被对方的人打了两拳后脑,跌倒在地上一回。

打了几分钟,镇上派出所里的两个人来了,参与打架的人,不论受伤的,还是没受伤的,一窝蜂似的四下跑了。倒是菜花蛇却没跑。

菜花蛇并未带进派出所,直接被刚才出警的吴民带回了他家。

你天天就知道打架,是该想想给你找一件正经事了。

吴民说完这句话后,嘴里又小声地嘟囔了一句,天天跟着《古惑仔》学,那个陈浩南最后还不是被人捅死了吗?

菜花蛇没有说话。

吴民正在说教菜花蛇时,一个中年女人开门回到了家,她一看眼前的场景,心里预感到发生了什么事。她问,吴民,怎么了?

吴民说,嫂子,得为吴星找一个事做了,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今天他又带人和别人打架了。

那个女人一听,一下子惊慌起来,她来到吴星面前,又摸又抚,说,怎么又打架了?你伤到哪里没有?

吴星摇了摇头,没有作声。

吴民对嫂子的此举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便离开了哥哥吴江的家。

妻子陈丽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刚从县里开会回来的吴江一到家,感觉轻松的同时,心里也有些美味。这次去县里开会,他与县里的罗书记作了深刻的谈话。罗书记的谈话肯定了他的工作,并勉励他继续努力,他的进步机会很大。

吴江说,陈丽,给我拿个酒杯来,我要喝两杯。

陈丽说,你天天在外面吃喝,还没有喝够吗?

吴江说,那叫应酬,今儿个我心情好。

当陈丽把酒杯刚拿到饭桌上时,房门响了。陈丽开门后,吴江发现是吴民。他连忙招手,说,你来得正好,来,喝两杯。

吴民坐了下来,看到一桌子好菜,问,哥,有什么喜事?

吴江喝了一口酒,说,这次去县里开会,罗书记与我单独谈话了。他肯定我们子午镇的政绩。

吴民一听,就知道哥哥的意思了。他端起酒来,与哥碰了一杯,说,哥,这是好事,是该庆祝一下。

吴江打住了他,说,这也是我们自家人明白一下就行了,不可外宣。

吴民说,这我清楚。哥,我今晚来,其实是想跟你说另一件事。

什么事?吴江放下了酒杯,问。

吴民说,关于吴星。

听吴民提到吴星,吴江才想起来,今晚回家又没有看见他。子午镇就这么小,但是,这三、四年来却难以打个照面。吴星像个夜猫子一样,整宿整宿的不在家里。而且,隔三差五,吴星就往县城里去呆上几天。

吴江问,他怎么了?

吴民说,他今天又与别人打架了。他高中都毕业几年了,该给他找一条路了。

听弟弟这么一说,吴江眉头紧锁了起来。他灌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说,他真是让我头痛得不得了。去年我花那么多钱,给他找好了大学,他却不去上。我又给市交警的一位同学帮忙,安排他去交警队,当个交警也行,他也不干。我实在是对他莫法子了。

吴民说,哥,这些我都知道。关键是还得想办法才行。

吴江对他这个独生子是真没有办法了。他说,稍后我再想想办法。

吴江和吴民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里是子午乡供销社的负责人。当时子午还只是乡,后来才发展成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吴江和吴民先后进入子午镇的政治体系中。由于父亲的关系,吴江和吴民俩人的政治道路比较顺利,九十年代末,吴江成为了子午镇的镇长,吴民成为了子午镇派出所所长。由于由乡更镇的时间不是很长,百业待兴。所以,县里对子午镇这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紧抓子午镇的经济发展,这是县里的罗书记对吴江定的工作方向。不过,话说回来,子午镇的地理条件限制很大,经济发展的空间很小,这个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

张耀:捕猎者说(1、2、3)|小说连载

作者简介:

张耀:捕猎者说(1、2、3)|小说连载

作者张耀近照

张耀,笔名五令书生,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人,文学爱好者。

张耀:捕猎者说(1、2、3)|小说连载

本文审稿:张学文

张耀:捕猎者说(1、2、3)|小说连载

文学天空作品回顾:

王培静:北京故事|小小说

王述成:父亲的棍棒|散文

王克臣:我的人生坐标|散文

王贤根:小小说审美意义上的一枝奇葩——评《军魂》|文学评论

王述成:驴子改行(外二则)|寓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