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钠和血压&透析相关血压 | 今儿的血压有点杂

 hghhphf 2020-07-01

肾 · 一 样 的 人



钠和血压



♡  ♡  ♡

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要少吃盐,吃盐多了血压高。为什么吃盐多了会血压高呢?

吃盐多了血容量会大,导致血压升高。盐的主要成分就是钠,钠是渗透压最主要的成分,血液里钠高血浆渗透压就高,血浆渗透压高就会“招”很多水进来,血容量就会增大,血压就高了。除了这个方面可能还会有更复杂的机制。

那我们要严格限盐吗?

控制盐的摄入量肯定是对的,严格限制要分情况。

腹透患者要严格限盐及酱油、各种酱、富含钠的方便食品等,把血钠控制在正常值的低限,比如136、137。

血透患者要限制,但严格限制的必要性不大,把血钠控制在正常区间的中线以下,比如低于140、141就可以。

♡  ♡  ♡

透析过程中的透析液钠浓度对我们影响大吗?

还是比较大的。

一是直接改变血液的钠浓度,当透析液钠大于原来血钠时,透后血钠会升高;当透析液钠低于原来血钠时,透后血钠会下降。而且影响时间还较长。

二是当透析液钠较高时,容易脱水;透析液钠较低时,脱水会比较困难。

三是会影响血压,高钠会升血压,低钠会降血压。

四是当透析液钠低得比较多时,会导致细胞膨胀,出现头痛等症状;再低,会出现溶血,严重有生命危险。所以透析机对透析液浓度的准确监测很重要。

五是设定适合自己的透析液钠浓度,平稳、顺利完成透析,透后不口渴、血压平稳。

1

♡  ♡  ♡

透析过程中发生血压下降会出现什么症状?

打哈欠、头晕、感觉发热、恶心想吐、出现便意、心率加快等,这些都是供血、供氧不足的原因导致的。

我们要仔细注意自己感觉变化,在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叫护士,量血压,采取相应措施,不要硬挺,会越来越严重。低血压严重时会出现休克昏迷、大便失禁等症状,这时就需要急救了。

出现低血压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根据血压下降的不同程度来用不同的办法。刚出现血压下降时,也就是感觉有点热、有点晕、不太舒服时,可以减脱水、降温度、降血流量,看看是不是能够缓解。

如果不能缓解,就要给盐水、停超滤了,这样血容量会迅速增加,血压也会比较快停止下降。

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低血压,迅速把床摇平、去掉枕头,回血下机,先不要拔针,观察。如果还不能缓解,可以输盐水、高糖。

更严重的低血压,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

♡  ♡  ♡

下机后的低血压会导致堵瘘吗?

透后是堵瘘的高发时间段,血压低是重要诱因。

血压低,对血管的压力降低,流速减慢,而且同时透后的血液浓缩,血红蛋白等都明显上升,血液粘稠,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出现血栓,动静脉瘘堵塞。

预防措施就是透后的血压不要太低。如果出现瘘动静减弱、血管疼、瘘的部位发凉甚至摸不到动静,尽快联系医生。

1

♡  ♡  ♡

透析回血时高血压怎么办?

如果下机时量血压很高,回血时的血流量一定要慢,可以40-60的速度来回血,避免血容量迅速上升而使血压更加升高。

卧床休息,不能马上起来就走,甚至马上回家,在床上多躺一会儿,慢慢起床,在休息室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多监测血压情况。如果血压还是比较高,没有下降,甚至还在升高,建议转入急诊观察治疗。

透后高血压不能忽视,因为透析使用大量肝素,这时也是脑出血的高发时段,要重视。

1

♡  ♡  ♡

在家里或在路上发生低血压怎么办?

最先要采取的措施是蹲下或躺下。在外面如果是站立或走路,首先要蹲下或坐路边,以免晕倒摔伤。

喝糖水,可以甜一点,在家可以加点盐,盐糖水。大家出门带个包,带个杯子或带瓶饮料,在需要的时间可以尽快能喝点水。

1

♡  ♡  ♡

透析后的血压正常能不能判断为干体重是合适的?

透后血压不能简单地做为干体重判断标准。四个小时的透析过程,从血液里大量、快速的向外脱水,造成血容量的快速变化,这时的血压不能表示是身体水分最少时血压。

透析第二天的早晨起床的的血压比较有判断意义,经过一晚上身体水分的平衡、流动,对血容量进行了水分的补充。

如果这时血压还是比较正常稳定,可以先确认干体重是合适的。如果血压明显升高,说明干体重还需要重新评估。

♡  ♡  ♡

透析过程中进食会影响血压吗?

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比如象正常一顿饭的食量,会使血压变化的,大多数是血压会下降。

因为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就不太稳定,再加上进食,会导致血压变化加剧,但可以吃点饼干、糖果之类的,易消化的食物。就是透析完回到家吃饭,饭后血压也有可能会有变化,不过吃完饭就休息,一般影响也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