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中国家电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总体来说,2017年开局以来,中国家电业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坏消息则是越来越少,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新格面。

文剑||撰稿


2017年中国家电业的大幕已经徐徐开启,整个产业竞争的第一枪则从元春促销就已经打响。

对于过去两三年经历一个又一个坏消息的中国家电厂商来说,并不奢望在2017年可以收获更多的好消息。事实上,今年中国彩电产业的好消息,却是要多过坏消息。

先来看看坏消息

1、市场仍在低位运营
整个家电市场仍然在低位阶段运营,并没有出现强劲反弹和复苏的大变革。

更多的家电厂商还要面临增长乏力、需求下滑的挑战。家电实体店仍然无可避免的要关门,而中小家电厂家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更多的家电厂商还需要"系好安全带、勒紧裤腰带"。既要在经营和投资上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还需要想办法在一线市场找到突破口,从用户身上找到增长新动力。

2、巨头洗牌将会加速
过去几年的家电市场低位运营,却成为众多行业巨头发起市场洗牌的好机会。事实上,来自第三方的市场监测数据,无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网店,家电品牌的市场集中度都在不断提升。

可以说家电巨头的洗牌已经形成良性轨道,即大品牌的市场投入多、产品促销多,所能获得的市场份额高。由此对于中小企业的挤压和洗牌愈明显。

今年整个巨头之战已经提前打响,他们对于家电零售渠道的"择优而栖"态度,也将会引发整个家电渠道的洗牌,实体店与网店都将会面临自身发展的新拐点。

3、房地产市场扑朔迷离
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晴雨表",这是短期内家电产业无法摆脱的一项重要市场经营指标。

作为与家电产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现在从去年的强劲复苏,带动区域家电市场的走强。到今年市场的扑朔迷离,整个家电行业的走势因此很难享受到房地产反弹的红利。

过去一年,房地产在中国又迎来一轮大发展。但是从去年10月之后,整个地产市场受到政策调控之后快速步入一轮发展调整的新通道。可以说,与房地产的兴衰密切相关的家电市场,无法享受到相关产业的红利,自身的发展必然受限。

再来分析好消息

1、涨价带来经营商业新局
原材料涨价对于家电企业只是面上的坏消息,成本增加必须要上涨零售价。但这却是企业经营转型的十足好消息。这让所有家电厂商都必须抛弃过去的低价格经营策略,全面转向价值新品的经营新轨道。

过去两年面对家电市场的寒冬,众多家电企业想到的最直接办法,就是低价促销抢夺市场消费份额。但是这种手段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的只是眼前消费需求抢夺问题,并没有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事实上随着原材料上涨倒逼家电企业调整供价,整个家电厂商的经营节奏也开始向中高端化、品质化、精品化的方向转移。这将带来的是整个家电企业经营节奏的换档变道,真正让企业跳出低价格抢眼球,回归用户需求经营和推广好产品。

价格低了还可以再低,但是原创独创的产品却没有办法模仿和复制。产品和服务才是中国家电厂商的命根,也是谋求与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唯一手段。

2、消费升级带来商业新机
消费升级的最大特征,就是中国家庭购买力的上涨。买家电的数量和频次在减少,但是购买家电的金额却在显著提升。特别是中央"供给侧"战略引导下,以及中国家庭经济收入快速提升,消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既有唯低价,追求便宜;也有唯品质,追求质量和功能;还有唯品牌,注重体验和享受。

这一轮消费升级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去低价化、战高端化,而是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开始关注产品本身的技术、功能等特点,而不是简单的价格指标,更关注产品配套的体验、服务等增值因素。

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这句口号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喊了20多年。如今将于今年在中国市场落户和实施。可以说,这无疑是中国家电企业在2017年收获的一个意外之喜。

3、转型成果打通产业命门
经历过去两年多持续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整个行业消费升级的环境倒逼之下,中国家电厂商终于迎来一轮发展的新春天。那就是一批独创、原创的新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围绕产品为核心的家电经营转型,其实是一项大课题,其核心不只是简单的做好产品,而是以产品为突破口,对内进行生产经营体系的改善,打造智能制造新平台;对外进行市场营销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打造用户需求的产品供应体系。可以说,产品转型只是龙头,真正的变革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经营的双轮驱动。

如今随着转型步入正轨,无论是内部的智能制造,还是外部的智能产品和智慧生态圈,都在推动家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更从容、更轻松。

4、政策反哺实体加速转型
政策必然是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新红利,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否认和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政策对于家电产业发展的扶持,已经从过去的政策补贴和奖励消费购买,转入政策性鼓励企业科技技术、智能制造投入,以及产品研发的高能效、绿色环保化增长。由此这带来的结果,这与当前家电厂商的转型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方向一致。

借助政策红利,企业必须要思考如何进行转型和创新。首先,转型不是转行,转型走不通的原因是很多家电企业将转型理解成转行。其次,创新不需要跳到其它行业去,不一定都要进入新兴行业,去做高科技、云计算、大数据,而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

====

家电圈(cheaa007):中国家电产业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严禁转载盗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