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鸣】培养与95后年轻人的感情,家电企业该出手了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如今家电主流消费群体是80后、90后?不,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当前是时候与95后年轻人培养感情,他们才是家电企业未来优化产品结构、转战中高端市场、实现价值驱动的主力军。

蔓欣||撰稿

近年来,很多家电企业在描述他们的主流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25-45岁或者30-45岁之间。

但是,此时25-45跟彼时的25-45大相径庭,随着消费群体中90后的进入,80后的升阶,70后的逐渐“隐退”。家电企业要做好思想准备,真的了解你的目标消费群体吗?

95后的世界,差异比想象中的大

近期,尼尔森和腾讯对95后进行一些系统的研究,90后尤其是95后的个性是如此鲜明,如此的不同。笔者一个85后,自认很跟潮流,但对95后的某些语词完全不懂。

事实上,80后最大的已经37岁,90后的最大已经27岁,95后的才开始进入职场。90后尤其是95后,将是家电企业未来的生力军。

目前家电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多以80后、70后为主,所以家电企业对95后的细致研究才尤为重要,因为差异远比想象中要大。

接下来,只有研究透了95后消费群体,才能在产品、服务、营销、传播中“对症下药”。才能找到一条快速转战中高端市场的快车道。

95后人群画像,三大标签很分裂

在尼尔森的报告中,95后的人群画像有三大特征:第一、爱爬墙、易扎心;他们兴趣广泛,圈子更加细分。第二、求逼格、爱氪金;追求颜值、品质,愿意为兴趣花钱,哪怕自己省吃俭用。第三、爱种草、擅安利;喜欢在社交平台或自己小圈子,为别人推荐东西,也乐意花时间了解被推荐的东西。

二次元是95后最感兴趣的内容,美食排名第二,其次是名人明星。时尚美妆、运动健身、汽车世界和金融理财也是他们标榜最多的标签。

95后的兴趣广泛,形成一个又一个圈子。比如cos圈、军迷圈、日漫圈、和风圈、古玩圈等,更重要的是,有时各个圈子间也存在鄙视链,比如日漫鄙视国漫,日常向动漫圈子鄙视民工漫圈子,所以他们并不愿意被贴上泛二次元的标签。

这就启示企业在做营销和推广时,要研究目标群体的圈子和标签,用他这个圈子的切口与他们沟通,盲目地贴上一个二次元的标签,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越是细分的兴趣圈子就越容易找到共同话题,也越有认同感,他们也越认同他们这个圈子的KOL。或许这个KOL的粉丝数很少,圈外的影响力有限,但在这个圈子确是个呼风唤雨式的人物。

比如在手办圈,每当新手办上市的时候,很多手办收藏者都会征询这个圈子大神的意见。值不值得买?做工怎么样?会不会被腰斩?所以家电企业在研究或向这部分人群营销时,不妨向这些圈子的KOL请教,更加重视他们的意见。

95后的理念:享受生活更重要

95后不仅兴趣广泛,而且舍得为兴趣花钱。很多95后都谈到:反正买房是不想了,再怎么也买不起。但是日常的消费是不用担心的,反正能消费得起。

从尼尔森报告来看,海淘是95后提及最多的消费场景。他们热衷于海淘动漫产品或周边、购买明星专辑及彩妆品。很多95后,几乎或多或少地为自己的兴趣花过钱,比如游戏充值、参加动漫展、买cos服装、旅游。有的人甚至省吃俭用,但砸1万在喜欢的手办上毫不犹豫。

对她们而言,兴趣不仅是兴趣,而是一种可以全身心付出的依赖。比如找当红男星代言彩妆,推出一款“杨洋色”的口红,这对于把偶像当“老公”的95后们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

所以家电企业只有真正俯下身去了解95后的兴趣、爱好,才能了解这个“95后”标签后的真正含义,那些个性鲜明、价值观多元化的人群。否则你设计个营销活动本意目标是二次元用户,但二次元本身这个系统圈子众多,说不定最后哪个圈子都没有“讨好”到。

另外,对于生长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95后来说,搜索、网络社交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他们习惯通过社交平台去搜索资讯和口碑,会受到达人网红的影响,也很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好产品无偿地“安利”给更多人。

其实,在主流社交网站,家电企业大部分已经布点,但现在缺少的正是精细化运营,再也不能像对待80后那样,以为企业账号就是发发早安、晚安、产品信息和活动信息,内容一定要有趣,才会有人看,一定要互动,才会有参与感。

现在,95后尚未批量进入职场,他们对家电企业来说,大件家电消费尚未全面爆发,小家电需求量不错,但是再过几年,这批人就会升级迭代成消费金主,所以品牌培养必须从现在开始了。

同样,从公司内部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公司职员的构成中有越来越多95后的加入,这批人跟之前那批80后,确实有不少在理念和行动上的差异。家电企业在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了解95后时,有没有考虑到从身边那批95后开始走起。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