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从家电转战科技,为美的和中国家电带来了什么?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作为中国家电业第一家从家电制造商向科技创新商转型的企业,美的集团过去一年来跨界力度之大、转型动作之快、转型态度之坚定,超出外界的想象,更超出自身预期;那么,转型成为科技创新集团一年来,美的到底收获了什么?透过刚刚公布的美的集团2017年度报告,或许从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美的集团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总营业收入2419.19亿元,增长51.35%,创下近10年来中国家电巨头增长新速度,也创下家电企业营收规模新高度;同时,归母净利润达172.84亿元,增长17.7%,表明过去一年来美的集团从家电向科技的转型落地,以及全球化并购的协同效应已经建立,有望为企业盈利增长注入的新动力。

其中美的集团现有的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智能供应链四大业务,除了智能供应链还处在引爆初期,其它三大业务已经步入转型变革收获期。其中暖通空调业务营收953.52亿元,同比增长38.74%;消费电器业务营收987.48亿元,同比增长29.02%;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实现营收270.37亿元,在营收中占比到11.23%。业绩表明一个横跨家电、机器人、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新巨头美的集团已俨形成。


不只为自己,美的还为中国家电找到新出路

转型科技集团一年来,美的集团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当前一系列转型举措,美的集团不只是为自己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横跨“消费市场+商业市场”、直面“暖通、家电、机器人自动化、智能物流”四大业务版块的新驱动体系;更为重要的是,率先破解困扰中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性选择难题,通过自身实践探索一条未来可以转型的出路。

最近五年多来,在互联网浪潮和时代更迭的轮番冲击下,在商业环境的快速多变下,中国家电企业普遍面临着两大发展和选择难题:一是,作为企业主营的家电消费业务,在当前商业多变化和时代多变轨下,能否支撑企业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之路?中国家电今后是否会像日本、韩国企业那样,走上一条从消费市场向商用市场的转型路;

二是,在家电业务之外,中国家电企业能不能构建新的跑道,从而实现原有家电业务与战略新兴业务的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构建规模领跑和创新制胜的商业新格局,真正让中国的家电巨头可以成为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和格局定义的主角。

当前来看,变身科技集团的美的集团现有四大业务中,消费电器和暖通空调均可以从B2C到B2B的双线市场布局,但更多还是以硬件为主导,服务平台为辅助;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供应链则是完全面向商用市场的系统解决方案,则是以机器人硬件与系统服务能力的双线融合;

美的的上述布局,这不只是在主营业务上实现布局的中短期与中长期相互兼顾,将被视为传统业务的家电,与被视为创新业务的机器人、自动化,以及跨行业基础业务的智能供应链进行有效衔接和搭配;更重要的是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竞争手段上,通过新兴业务的打造而注入新的基因,即从制造思维向创新思维跨越,赋予已经发展50年的美的集团新的创新基因和再次创业的血液。

过去五年来,美的集团从原有家电业务为基础展开一系列自我革命:一边寻找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兴业务,不断为家电等传统业务注入科技和精品的内涵,形成各业务的协同创新基因;另一边则不断打破传统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甚至在最核心的薪酬分配机制上加速合伙人制度的范围,真正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科技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依托的创新孵化平台。

一组数据或许能洞察美的集团对于夯实科技创新力的决心:过去5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200亿元,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设立20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整体超过10000人,外籍资深专家超过500人;其中,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唯一在美国硅谷设立AI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企业,也将成为中国家电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佼佼者。

科睿唯安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报告》显示:美的集团在家电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第一。截止2017年,美的集团累计拥有授权专利已达35000余件;其中仅2017年申请专利16934件,发明专利7714件。在打造科技创新道路上,美的集团正在从量变以质变的历史性飞跃。


多条跑道同时起跑,美的成功演绎跨界业务协同

最近十多年来,看着来自欧美日韩等国的家电企业们,迫于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来自中国同行的强势崛起,纷纷退出家电消费市场的竞争,转向医疗、健康、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寻找第二、第三条跑道。处在快速崛起通道中的中国家电企业们,也一直在思考并寻找如何摆脱对过去竞争优势依赖,重新出发并构建新的业务增长体系,建立自己的新跑道。

从美的、海尔、海信、长虹、TCL,到格力、康佳、创维等一大波企业,最近五年来中国家电全面打响一轮借势互联网、构建家电之外新跑道的跨界转型战。但是,从家电跨界进入新能源、医疗、机器人等陌生的领域,实现如何新旧业务间的协同与引爆,又如何保证原有业务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快速形成新兴业务的联动?

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当前四大业务间的协同价值点在于:一方面,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是美的集团发家业务,目前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品牌格局趋于稳定。虽然营收增长也面临着“天花板”,但产业前景和市场蛋糕仍然巨大,仍然是朝阳产业。通过弃“大规模低成本制造”模式,重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新驱动体系,将会赋予美的在家电版块的新发展。

如今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智能供应链等新业务的建立,正是美的集团从家电制造向科技创新转型的跳板和纽带。首先这可以让美的集团原有家电业务拥有从C端到B端的经营能力和运营思维;其次又能将家电等硬件产品的制造经验,以及所积累的用户大数据、智慧生态圈等资源,与机器人、供应链等业务进行无缝对接后,获得平台型公司独有的系统服务能力。最终形成左右手互为协同的良性格局。

虽然相对家电的专业而熟悉,美的集团对于机器人等新兴业务较为陌生。但在这两大业务体系上,美的并非从0到1的无中生有,而是坚持自我业务的延伸式拓展和资本并购的巨头整合:从收购世界三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入股世界系统运动控制巨头高创,与日本安川成立多家机器人合资公司,投资本土的机器人企业,通过“自己干与买买买”的双向举措,快速在世界机器人产业占据一席之地。同样,在智能供应链上,美的基于在物流产业长达几十年布局的安得,通过整合机器人的系统服务能力协同,完成智能供应链的整体布局。

营收规模从2012年首次跻身千亿阵营、达1026亿元,到2017年2419亿元,5年实现翻一倍的跨越式增长。美的集团这一增长除了得益于来自对德国库卡、日本东芝家电等业务并购,更主要的还是家电业务放量上涨,打破原有天花板。而家电业务稳步增长,最大的动力正是来自于科技创新基因驱使下赋予企业新的竞争力。

家电业务的稳步增长,为科技美的战略加速落地,夯实跨界转型的基石;而科技集团的建立,也在增厚增强美的家电业务的科技内涵和驱动。如今,随着“人机新世代”战略发布,再次点燃美的集团站在50年发展新起点上的新飞跃:

产品与技术创新能力持续领先,全球运营及产业布局更趋坚实,智能供应链体系日益完善,以数字化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布局进一步深化,让美的科技集团为中国创新代言,更有望在2018年于量利双涨新通道中的不断突破!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