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牌机山寨价但家电还是卖不动

 家电圈观察 2020-07-01

当品牌机都卖出山寨价,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到底有没有想过,这种降价手段真的可以让企业活下去吗?真的能赢得市场和用户吗?

宁言||撰稿

日前,一款32吋PPTV液晶电视,直接卖出了666元的“山寨价”。这一价格,正是近年来大量傍名牌、无牌,以及山寨企业在淘宝、拼多多上的标准售价。无疑,在液晶面板价格波动的背景,这一价格不只是让PPTV没钱赚、还得贴利润。同时,还会让不少消费者担心,这么低的价格,质量真的有保证吗?

其实,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PPTV的品牌机山寨价并非偶然。此前,米粉节当天,小米电视一款32吋电视也以799元的价格出货,同时在市场主销的65吋液晶电视上,小米已经多次将零售价击穿成本,降至2999元。过去几年来,小米电视正是依靠这种持续的价格战策略,实现了规模的放量。

显然,拿击穿硬件成本的价格战,刺激市场、抢夺用户,这绝非只是PPTV、小米等互联网电视品牌的“招牌菜”。就在今年408电视节上,急于冲击规模第一的创维也再次“祭出价格大旗”,不只要抢夺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还要抢夺杂牌以及山寨企业的蛋糕。

当前,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在2019年市场开局短短2个月内就轮番上演,频频击穿众多企业的硬件成本,从空调到彩电、冰箱、洗衣机,接下来将是厨电、小家电。抛开这些“品牌机山寨价”的产品能否保证产品质量,能否让企业提供持续的服务能力,单单这些重出不穷的低价格乱战,就将直接冲击并不断摧毁市场上那些多年商业伙伴的信心和斗志。

从去年开始,众多家电企业在品牌节、粉丝节等各种促销活动中的产品零售价,已经远低于众多家电经销商从工厂、代理商的提货价,造成了大量的线下家电经销商的“经营困扰”:如果守规矩,从代理商提货,那进价比卖价高,肯定是亏损;经销商只能被逼着,从电商等各种渠道窜货,拿便宜产品。最终,这样一来,一些家电企业的品牌节、粉丝节,看似出货超10亿,实则特价机型一半以上,都进了自家经销商的仓库中,左手倒右手。

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应对市场的寒冬和持续下滑的消费需求,价格战的确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是,所有家电企业都不可轻视,当前大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全国计以千家、万家的经销商伙伴们。在通过低价抢市场抢用户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他们的立场和利益。其实,家电圈从来不是要排斥价格促销,而是希望家电企业的价格促销最终是帮助所有零售商能够出货,而不是透支或伤害他们的利益。

这么干下去,未来的中国家电产业,真的就只会剩下两类企业:一类就是将价格战作为战略手段,而不是阶段性策略,通过强大的产品技术、服务以及供应链创新能力,持续以高性价比吸引用户,让“便宜也能有好货”扎实落地;

另一类则是真正聚焦用户群体,关注他们的高品质、高技术、高增值、多服务需求,真正以差异化、原创类的科技新品和超值服务,不断满足这类人群的迭代、多变需求,最终以“科技、品质、文化”赢得用户信任。

====

家电圈:覆盖产业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