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薄利多销,才是初期创业者应该记住的道理

 星佳是个小人物 2020-07-02

在网络上“卖”了这么久,不管是自己的无价知识低贱出卖,或是大部分体验过产品都说不错的消费者,越来越发现在中国持续多年的市场初期销售环境下,“薄利多销”是个很不错的潜规则,随手翻翻数据就知道这么多年淘宝的平均客单价也不过80元,再看看那些9块9包邮跟聚划算的产品都多好卖,那些为了上活动的商家们为了搞定小二报名活动挤得头破血流。

最鲜活的例子不得不提到靠送挂历低成本获取到用户的“唯品会”,在最早定位奢侈品电商失败后,转型知名品牌的尾货特卖垂直电商平台,如今成功的一塌糊涂,而从不起眼发展起来的“唯品会”似乎从来不像那些表面上被创业光环环绕的创业楷模们一样,创始人至今也不怎么抛头露面,无非就是品牌亮相打打广告,但是看到满大街“唯品会”的送货车跑来跑去,再知道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的网购经历居然是从唯品会开始的这些残酷现实后,才发现“薄利多销”,“物美价廉”这些被高端品牌定义成很低端很low定位的时候,在这个中国很神奇的国家却应验了。

每天身边都发生着看起来不赚钱的小买卖却靠着“薄利多销”偷偷把钱赚自己口袋的商人们,而鼓吹只走高端市场,整天出没在各种用面子撑起来的高大上场合的创业者们,产品一个比一个销量的惨不忍睹。没办法,中国老百姓跟网购人群的现状就是这样,其实,我国的电商水平早就甩了美国电商十几年,所以网络上的低价战争下,被成本压的喘不过气的厂家们只能通过造假,概念,忽悠来维持高额的生产成本,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上市后的淘宝把入驻门槛放的越来越高了,即便如此,这种怪现象的死循环也让“万能的淘宝”陷入到了永远都有比你更低价的竞争对手,而看似占了便宜的网购者正在亲手毁了一个本该诚信的电商生态系统。

越说越悲观了,看看媒体们鼓吹的那些滋润的电商网站,不管是跨境电商,还是化妆品,或者是巨大的母婴市场,你们在初期定位高端客户,客单价超过200来看看啥结局?就连试图改变中国商务人士审美观念的老罗同志,也在喜欢“物美价廉”的中国现状下,低头做了低价手机,而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被视为成功案例的“小米”,也是从屌丝身上发家致富成为一时间的传说,说白了,不就是第一家卖的足够便宜的手机吗,你试图卖贵点看看还能在起初卖得动吗?

而媒体跟表面光鲜的创业者们在聚光灯前,普遍为了面子,不得不去说出来那些根本不落地的事实,所以,真正赚钱的不都是闷声做事,偷偷赚钱,谁有大把时间整天站出来普度众生,告诉大家自己赚钱的拿手本领,不过在公开场合也说出来后悔成为阿里巴巴形象代言人的马云也赞叹,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定不会为了企业的知名度,再去站在聚光灯下,宁可做一个偷偷赚钱的人,不过,起初的阿里巴巴需要这个能外面吹牛的演讲者,不然怎么让阿里巴巴被别人记住呢?

有些时候,在看到了背后那些事实后,才发现不管理想是否丰满,现实总会让你有时候觉得怎么运气还这么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