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君数,斯辱矣

 弘德新国学 2022-05-26 发布于河北

《国学100秒》陪伴您第187天

中国传统社会有所谓五伦,也就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稍一观察,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都是从正面——也就是人性善的角度——得出结论。

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国社会固有的缺陷,因此不能产生西方那种以人性恶为起点的制度设计。

其实,这不仅仅是对历史,也是对人性的误读!

法家最出名的韩非曾经说过:父之孝子,君之背臣;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以法家为指导的大秦帝国,也确实推行过那种以人性恶为起点的制度。但是,秦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

应该说,法家对人性的观察过于偏激,而儒家特别是孔子时代的儒家则要客观得多。

《论语》里有一段话,叫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就是屡次、密切的意思。就是讲,跟君主过于亲近、密切,往往会招致耻辱;跟朋友过于亲近、密切,往往会引起疏远。

按《论语》的记载,这段话是孔子的弟子子游说的。不过,既然被记入《论语》,这段话哪怕不是孔子直接说的,也肯定受了孔子的影响。

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是个乱世。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孔子自己整理的《春秋》中,“子弑父、臣弑君”的例子也多得是!

所以,孔子说出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样的话,或者表达出类似的意思,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实际上,这些话也体现了对人性的洞察。

君臣、朋友跟父子、兄弟这样的关系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君臣,是一种更微妙也更危险的关系。

因为对于权力而言,难言分享或者双赢,至多是一种相互利用,而这种利用又往往和权力要求“独享”的本质相冲突。

这不是悲观,而是人性使然。

权力对人性的最大侵蚀就是让自我膨胀,这种“膨胀的自我”哪里容得下同一屋檐下另一个哪怕小一点的“膨胀的自我”,所以早晚会有一个被吃掉!

权力的这种运行逻辑也就把权力场变成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民间也就有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伴君如伴虎这样的说法。

随后发生的历史——每一次改朝换代后的狡兔死,走狗烹,以及无数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倾轧,也就成了事君数,斯辱矣的注脚。

文明一点的,可能像赵匡赢那样杯酒释兵权;野蛮一点的,就像五代时期的兵痞皇帝们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或者像朱元璋、雍正那样大开杀戒!

当然,也有人自恃聪明,认为能够驾驭这头“怪兽”,面对人家的八抬大轿,虽然“战战兢兢”地上路,但最后还是落得个身死异国、为天下笑的下场。

权力这东西,一旦进入它自身的轨道,谁也改变不了!

更多《国学100秒》:

狡兔死,走狗烹!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说说“气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