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骨名科-骨病科】肿瘤都那么可怕!那骨肿瘤……

 lcttcl6789 2020-07-02

骨肿瘤是什么?它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严重吗?今天就跟着我们川骨骨病科的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让人陌生又害怕的肿瘤界一员吧。

首先,要跟大家吃一颗定心丸,骨肿瘤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是关键!

骨肿瘤是什么?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以前不常见,但是近年来随着环境等因素,以及诊断技术提高,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骨肿瘤与其他部位肿瘤不同,好发于青少年,种类繁多,许多患者以及医师不了解,以致误诊误治比较多。凡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不论是原发性、继发性还是转移性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骨组织(骨膜骨和软骨盈骨的附属组织(骨的血管、神经纤维组织、脂肪)发生的肿瘤,称为原发性骨肿瘤,有四大分类:

(1)良性骨肿瘤:如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样骨瘤等。

(2)中间性或潜在恶性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

(3)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等。

(4)瘤样病损:如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等。

一般来说,骨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三方面,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骨或关节的疼痛(包括脊椎的疼痛),骨性肿块,以及肢体功能障碍。

有了以上症状,确诊则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片(特征1.cod man三角2.“葱皮”现象3.“日光放射”现象)、CT及核磁共振(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病理检查主要包括:冰冻切片、常规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等。

为了早期诊断,临床症状的自我判断很关键。没有任何不适,一般人不会轻易去医院就诊。但一旦有上述一些症状,建议还是尽早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给自己擅自作出诊断。

如有些患者出现某个部位疼痛不适,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因劳累引起滑膜炎,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另外还有部分肿瘤以及肿瘤样病变,早期并无任何症状,可能因为意外碰伤某个部位,摄片意外发现肿瘤。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四肢某个部位外伤后建议常规摄片检查。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夜间腰背部疼痛,也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排除脊柱转移性肿瘤可能。

骨肿瘤疼痛的特征

良性肿瘤一般无痛或轻度。

疼痛是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进行性加重。

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考虑恶性病损。

夜间疼痛是骨肿瘤的重要特征。

在医院就诊过程中,首先我们会为患者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是骨肿瘤与非骨肿瘤性病变;

②是良性骨肿瘤还是恶性骨肿瘤;

③是原发性骨肿瘤还是转移性骨肿瘤。

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治疗选择最佳方案,包括对以后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判断。

如果被确诊为骨肿瘤,也不用过于担心治疗问题。良性骨肿瘤治疗相对简单,通常单纯通过手术治疗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恶性骨肿瘤来说,其基本的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命、保肢、保功能。以前需要截肢的很多四肢恶性骨肿瘤,随着近年来诊断以及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大部分都可采取刮除、切除术、或瘤段切除+重建术等先进方法保全肢体,而且目前有很好的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方式,四川省骨科医院骨病科也充分发挥中药外治的优势,整体扶正与局部驱邪同施,内外兼治,中西并重,大大提高了治疗骨肿瘤的有效率,降低了致残率。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很多来源于其他器官系统转移过来的骨肿瘤,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对于很多良性骨肿瘤,可以应用射频消融技术、关节镜监视下刮除病灶、CT引导下经皮微创手术等方法治疗。对于部分恶性骨肿瘤与转移瘤,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氩氦刀微创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动脉内灌注化疗,动脉内栓塞治疗。

所以,即使被确诊为骨肿瘤我们也要有勇气面对现实,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了解必要的日常保健和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骨病科

我院作为中国第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骨科专科医院,采用亚专业分科,秉承正确医疗的理念,对各类骨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骨病科是我省唯一一个以骨关节与软组织感染为专业的科室,主要收治病种:四肢骨与关节的感染性疾病(骨髓炎、骨结核等);骨与软组织肿瘤;各类病理性骨折,创伤后遗症,慢性复杂创面等。科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擅长运用Ilizarov外固定重建技术、肿瘤保肢技术、载药磷酸钙植骨技术、膜诱导技术、创面修复重建技术等国内一线技术。科室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治法深度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辨虚实、适攻补,分期论治,采用中药内服的同时,充分发挥中药外治的优势,整体扶正与局部驱邪同施,内外兼治,中西并重,保障了各种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了致残率。

袁 峰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病科学术主任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延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外固定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医促会理事,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能广泛开展骨关节与软组织感染、骨肿瘤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尤其在感染性骨病、骨肿瘤、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的修复与重建上有较高的学术及临床造诣

郎志刚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骨病科主任助理

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委员会骨肿瘤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理事。擅长:Ilizarov外固定肢体重建技术,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重建技术,创面修复重建技术。主治:骨与关节感染,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性骨折,创伤后骨缺损、骨不连,骨与关节畸形,糖尿病足以及各类复杂创面

林达强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外治分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擅长骨髓炎、骨肿瘤、四肢骨不连、骨畸形矫形、糖尿病足治疗



  院训——怀贤、敬业、求实、图强      

愿景——病员满意,职工幸福

投稿:骨病科 蔡雨琳

编辑:喜悦

审稿:陈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