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05-蝉花

 知识聚滴成海 2020-07-02

蝉花又名蝉蛹草、蝉菌、金蝉花等,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驯化栽培具有一定难度,主要靠野生采集,市场售价较高,目前市场占有份额低, 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科属 子囊菌亚门,核菌纲、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形态特征 寄主为蝉的幼虫,虫体黄褐色或棕黄色,虫体34cm, 内实;子座常单生,从寄主头部长出,常分枝,鹿角状,35cm,0.20.4cm,初黄褐色,干后变为黑褐色,顶部钝;子座肉质,内实;孢子无色,细长形。

营养价值 蝉花常作为中药材, 性寒,味甘,含大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子实体含有较高的多糖等,保健价值很高。常食用具有治疗小儿惊悸、明目退热、治疗目赤肿痛、治疗翳膜遮睛、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改善睡眠、抑制肿瘤、护肝、抗辐射等功效,为中国传统的食用菌滋补佳品。

生活习性 常寄生于蝉的幼虫体内,夏秋多发生于苦竹林或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上。子座发生温度在2025℃,喜光照和微酸性基质。

驯化模式 首先分离培养好蝉花菌丝液体菌种,之后注射于适龄的蝉蝉花蛾幼虫体内,后将感染菌的虫体铺于洁净的沙土上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