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一味地输入,也要有作品意识

 信息熵 2020-07-02

学了很多知识,有没有把它织成一张网?

不要一味地输入,也要有作品意识

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它叫知识网,它对应的是知识点。知识点不够多的时候,它们就无法织成一张网。没有知识网的时候,当你掌握一个知识点,就仅仅是掌握了一个知识点;而当你有知识网后,掌握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会被缝合在那张网上,和其他10个、20个、50个、100个知识点碰撞,产生新知识,让这张网越来越来密、越来越大。

你会说,我怎么织呢?

你可以从一本书学习到一个知识点开始,以它为起点,通过这本书找下本书,阅读这个作者一系列的作品,当你以这样的方式,把知识点聚集在一起时,要做整理,要做整体的输出,把知识点缝合在一起,把你的网织起来。

这就是知识的复利效应,你每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后,之前掌握的很多知识点就会和它进行:“繁殖”。知识的积累最初是相加模式,掌握的知识多了,知识的积累就变成相乘模式。

你可以尝试在你的领域,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每天学,每天学,直到有一天,你在这个领域掌握的知识总量突破了某个限度,知识和知识开始形成节点和网络,你的那条知识复利曲线就会突破拐点,你的成长就会大幅加速。

复利是一种思维,凡可积累,皆有复利。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他的时间,而他所拥有的时间,所做的选择,就是他可以创造的价值。那么,这段时间,是不是有在积累?或者在浪费?都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总说,我们来到世上,结果是注定的,过程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是不是过得精彩?是不是你所要的?就看你自己,看你自己的选择,看你所用它去做的事情。

猫叔曾经分享:时间就是他的命。

当你越来越重视你的时间,知道你的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它不可能重新来过,就会珍惜它。我们的时间也随着职场的迭代,再一步步地升值,除了月工资,还要学会算时薪,要把时间最大化,具有创造性。

每天你去上班,就是出售你的工作时间,除了固定的工作时间,你还可以去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比如写作,写文章或出书,一次付出,重复售出,想办法让你的时间可以重复出售,要有作品意识,认认真真地去做,把自己的想法落在实处,有自己的作品。

越是默默无闻的时候,越难积累代表作,所以要有“星辰大海”的输入,越是默默无闻的时候,越需要有代表作,所以要有“一剑封喉”的输出。

以你自己为本,缝合知识体系,去创造时间的复利,输出自己的代表作,最后,要坚持长期主义。一周读一本书,持续不间断地读一年,两年,三年,才是真正“可怕”的人。成长,比拼的不是一瞬间的爆发性,比拼的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不要急,慢慢来,我们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学习节奏,过去的都逝去了,未来的还未到来,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下的这一刻才是真实存在的,长期的累积策略要求你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而且不能中断,因为一旦中断,前功尽弃。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一切的事物都是刚刚好,静静地等待“它来了”。

不要一味地输入,也要有作品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