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房里藏着2种“湿气天敌”,防癌也特厉害!但没几个人会用

 心自莲花开 2020-07-02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时光飞逝,一眨眼2020年就过去了一半,天气也是越来越热了。

步入七月,让人难受的不仅是“出门半生,归来全熟”的热,还有时刻停不了的汗,更火上浇油的,是体内的湿,让人难以忍受!

怎么办?不妨先祛湿吧!

炎炎夏日,湿从哪里来?

在说祛湿之前,可能会有人有疑惑,炎炎夏日,体内为何还这么湿呢?

原来,夏日的湿气有外来的,也有内生的,二者之间界限并没有很清晰,可以互相招引。

外湿源于自然界

7月,时节之气以暑、热、湿为主,而这三者超过一定程度就容易形成淫邪,侵入人体,导致疾病。

暑、热是阳邪,侵入人体容易伤津耗气,使人出现口干疲乏、心烦失眠等症;湿是阴邪,侵入人体容易困阻脾胃,使人觉得身体困重、疲倦。

内湿源于生活细节

脾主运化,如果受到湿气侵袭,会使水液运化出现异常,导致湿从内生,可见食少纳呆、腹部胀满、大便溏泄、便后不爽、舌边齿痕,苔厚腻等。

另一方面,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会助长湿气,如夏日贪凉,爱吃生冷食物,天天对着空调冷风吹、饮酒过量、头发未吹干就入睡等。

湿不湿,看舌头最直观

中医认为,正常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如湿气入体,可表现为以下两点。

胖:指舌体胖,舌体两侧边缘可见齿痕。主要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舌体胖大,边缘受牙齿压迫。主脾虚和湿盛。

腻:指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刮揩难以去除,且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黏液,或舌面湿漉漉、滑溜溜的,可有口中发甜的感觉。主湿浊内蕴。

祛湿,试试藏在厨房的“湿气天敌”

正所谓:湿气不除,全身受苦!夏日祛湿,无需花大价钱,厨房中的一些常备调味料就可以帮你祛除湿邪,比如这两种:

1、生姜

民间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生姜是很多人家中都有的一种调味品,也是祛湿的一把手。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湿气较大,人们在感受热邪的同时,往往还兼感湿邪,人常感到困倦,食欲不振,容易生疮毒。

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嗝、化痰止咳、补气平喘等作用,盛夏吃点,可以散风寒、祛内湿,最适合此时食用。

姜汁饭

做法:生姜榨汁后倒入淘洗好的米中煮成饭。起油锅,炒蛋,根据自己喜好,可加入虾仁、肉粒等拌料,加煮好的姜汁米饭,翻炒至金黄色即可。

功效:祛湿养胃。

2、大蒜

“药王”孙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夏日宜“增辛”,辛味食物有发散行气的功效,夏天吃点,能把身体多余的湿气驱除出去,给身体“除湿”。

大蒜又被称为“天然药王”,属辛味食物,生吃可以散肺中寒邪,熟吃可以暖脾胃,去除脾胃的寒湿

同时,大蒜所含的大蒜素及其同系物,还能抑制癌细胞的活性,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若是被暑湿侵袭,周身困倦,不妨在炒菜是加点大蒜,或者用大蒜蒸水喝,可以清除体内湿邪,再适合不过。

大蒜蒸水

食材:大蒜6瓣(小儿3瓣),冰糖少许。

做法:大蒜拍碎或切成薄片。大蒜装碗,加入冰糖,装水大半碗。隔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蒸15分钟。

除了姜蒜,它也是祛湿高手

如果说生姜和大蒜是家家必备,那这种调味料可能要少见一点,它就是花椒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不仅能温中散寒、除湿止痛,而且含苯并啡啶类生物碱,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一到夏天,很多人因为爱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常被寒湿困扰,出现拉肚子、食欲不振等症,此时若能在煲汤、炒菜时,加几粒温性的花椒,便能轻松解决问题。

除了入膳,用花椒泡脚也有不错的祛湿功效。把50克花椒放入棉布袋中,用绳子系紧,放入泡脚盆泡10—15分钟即可。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