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葡萄最容易出现的病害,我们如何防治

 zxs72 2020-07-02

种植葡萄,病虫害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把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保证葡萄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根据我的种植经验,将葡萄几大主要病害,分享给大家。

1.霜霉病症状: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和果实等幼嫩组织。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黄色斑点,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叶斑背面生白色霉层,后期易引起叶片脱落。新梢、卷须、叶柄、穗轴发病,产生黄色或褐色斑点,略凹陷,潮湿时也可产生白色霉层。花穗和幼果受害,湿度大时表面生长白霜霉状,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为褐色,软化、干缩、易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环境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叶片上侵入,进行初次侵染。经7~12天的潜伏期,在病部产生孢囊梗及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游动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15℃。卵孢子在13℃以上即可萌发,最适温度为25℃。一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防治方法

 ①消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晚秋清扫枯枝落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及时整枝,合理修剪,保持架面通风透光。采取疏花、疏果、掐穗尖等控制负载量,保持良好树势。提倡测土施肥和增施农家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③药剂防治

要注重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在发病前可适当喷洒一些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常用的药剂是1∶1∶200波尔多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2%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等。始见病害发生时喷药防治,可用52.5%抑快净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颗粒剂800~1500倍液等。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应注意轮换使用药剂。喷药时一定要使叶两面均匀着药。

2.白腐病症状:葡萄白腐病病菌主要侵染果实、幼茎和花序等,其中以果实为害最重,常使果实腐烂和落粒。果穗发病初期是果穗下部的穗轴、小穗梗和果梗变成淡褐色水浸状,逐渐沿着果梗向果穗蔓延,最后导致果粒组织腐败坏死,后期受害果面上布满灰白色至褐色小颗粒的分生孢子器,果粒极易脱落。潮湿时整个果穗腐烂脱落,重病葡萄园的地面散落大量病果穗和果粒。空气干燥时,果穗干枯萎缩,果粒变成褐色僵果悬挂于穗上,不易脱落。枝蔓和新梢发病,往往出现在农事操作受损伤部位,病斑开始呈不规则淡褐色的水渍状,纵横扩展后成梭形斑,略凹陷,表面生出灰白色小粒点,引起上部枝叶枯黄,后期病皮组织纵裂成麻丝状。发病严重时,枝蔓枯死易折断。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前期呈淡褐色水渍状的近圆形或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成具有环纹的大斑,后期湿度大时病斑上着生灰白色小粒点,叶片枯死易破裂。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和枝蔓上越冬。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水飞溅传播,通过伤口、自然孔口侵入,侵染适宜温度为24~27℃,潜伏3~5天后即可发病,果实变色时开始发病。以后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散发后引起再次侵染。白腐病具有潜伏侵染现象。葡萄白腐病发生与生育期、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①清除越冬菌源。在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果园中残枝落叶,早春葡萄出土后全树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

 ②套袋防病。在葡萄落花后15~20天,疏果后,喷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斯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药干后及时套袋,果实采收前10~15天解袋。套袋技术可减少白腐病菌侵染机会且防止果穗污染。

 ③栽培防病。及时剪除过密新梢和叶片,保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

3.黑痘病症状:葡萄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新梢、叶片、幼果、叶柄、花穗、穗轴和卷须等幼嫩器官。新梢、叶柄和卷须发病,病斑呈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中央灰白色,病部常龟裂,新梢顶部枯萎变黑,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新梢停止生长、变黑、枯死,似火烧状。幼叶受害后,初产生针头大小褐色或深褐色多个小斑点,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逐渐形成圆形大斑,暗褐色或紫色,中央灰白色;病组织死亡后破碎、穿孔,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受害叶片发育不均衡,常呈扭曲、皱缩等畸形,最终焦枯死亡。花穗受害时,在花蕾上出现浅褐色小斑点,逐渐变黑枯死。穗轴和小穗梗受侵染后,可形成褐色斑,严重时造成穗枯。幼果发病时,初形成褐色小斑点,之后扩展成圆形大斑,稍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色,形似鸟眼状。病斑不深入果肉,后期硬化、龟裂呈疮痂状。

 发病规律:黑痘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蔓、病叶、病果及卷须等病残体组织内越冬,菌丝可在病组织中存活3~5年,可随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春季,温湿度适宜时,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花穗、幼果、新梢及卷须等幼嫩的叶片或新梢上,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在2~32℃条件下均可萌发。病害侵染的最适温度为20~26℃。后期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天气干燥病害不易发生,多雨季节病菌危害严重。葡萄黑痘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对着色后的果实、老化的叶片和枝条等不易侵染。大雨和高湿是造成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氮肥过多、树势衰弱、枝叶过密以及栽培管理不善等易引起病害发生。葡萄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无核白鸡心等无核品种易感病。 

防治方法

 ①苗木消毒。对引进的葡萄苗木在定植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药剂有1%-粗硫酸加10%硫酸亚铁或15%硫酸铵或3%~5%硫酸铜溶液,消毒3~5分钟。

 ②清除菌源。秋剪或冬剪时把病蔓、病果等病残体清除干净,集中烧毁。葡萄生长期间,应及时剪除病叶、病梢、病粒等,进行深埋。葡萄发芽前,可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3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

 ③化学防治。在葡萄开花期和幼果期及时打药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67%杜邦万兴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7000~8000倍液,或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

4.穗轴褐枯病症状: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为害葡萄幼穗,也可为害幼果和叶片。果穗发病初期在开花前后,幼穗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向四周扩展,穗轴变褐坏死。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终病穗枯萎、脱落。在潮湿多雨环境下,主穗轴、花梗及花冠均可染病。幼果受害后在其表面形成圆形斑点,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直径约为2毫米大小,表面呈疮痂状,后期病痂脱落。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枝蔓、架材和土壤等场所越冬。翌年春季,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越冬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开花期病菌开始侵染。病菌可再次侵染,直至幼果期。葡萄花序伸出至开花前后的温湿条件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若此时多雨阴天,病菌容易侵染花序的幼嫩组织。地势低洼、架面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残体和降低越冬菌源。在秋、冬季和初春及时清理果园中残枝落叶,早春葡萄出土后发芽前全树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300倍液的混合液,或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

 ②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多余副梢和叶片,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避免架面郁闭,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实施果实套袋栽培。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严格控制果实负载量,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葡萄花期至幼果期发现病斑,及时打药。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斯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克霉灵可溶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000~25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等。

以上的几种病害,常常困扰着大家,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留言。喜欢的记得关注我!

本文来源于:开心农夫老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