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心开郁止舌痛一案

 阿根212 2020-07-02

有人说,你个看病、搞文献的,老发些个段子,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小叶写点东西,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都是图个有趣。若是老老实实在此写论文,引经据典,正襟危坐,未免太严肃了些。不过偶尔聊聊专业内容,与贤达探讨,有兴趣的点个“在看”,没兴趣的点个“赞”,也是不错的。(简直忍不住要骂自己“不要脸!”

今天咱们聊一则医案——舌痛。

患者高某,女,2019年7月来诊。主诉舌尖灼痛数月,无其他不适。患者舌尖红,舌色淡,舌边有齿痕,脉两寸浮数。应属于灼口综合征,中医病名为舌痛。处方如下:

生地30g    通草9g    竹叶9g    生甘草9g
琥珀(先煎)30g    蝉衣15g    僵蚕15g
制大黄6g    木蝴蝶15g    焦山栀9g    豆豉9g
怀牛膝18g    黄连6g    肉桂(后下)3g

7剂

一周后,患者反馈舌痛减轻,查舌脉同前。改制大黄为生大黄6g,加远志9g,继服一周。

第二周后,患者称本周舌痛消失,后未再复发。


按:舌为心之苗。患者舌尖灼痛,两寸浮数,显为心火上炎所致。处方主要走清心火、开怫郁、引火下行的路子,由导赤散、升降散、栀子豉汤、交泰丸加减而成。

导赤散为钱乙所制,专清心与小肠火热。原方中生地、通草、甘草等分而用,我改生地为30克,另与怀牛膝配伍,取一点玉女煎的用意,以滋阴降火。

升降散为杨栗山所创,意在升清降浊,为杨氏治疗热病的经典方剂。唐容川曾指出,本方可“ 去伏热,清邪毒,生津养血”。在对于火热病邪的论治上,刘完素认为火热亢盛,常致怫郁。个人以为,升降散升降气机,正可开散怫郁,令气液宣通。

栀子豉汤为《伤寒》名方,栀子清降,豆豉宣散,与导赤、升降蕴义相仿。以前读清代以来医案,见医家对于山栀常取焦用,以焦味入心,又少寒凉之弊。我在临床上,一般仍以生用为主,但为防全方过度寒凉,伤及脾胃,故取焦用。

交泰丸为交通心肾的常用方剂。黄连清心经气分之热;肉桂引火归元,又可稍稍制衡全方的寒性。

处方时,原想用琥珀粉吞服,取清镇之功,药房缺药,便改用琥珀先煎。个人体会琥珀30克入煎剂,不及1、2克粉剂吞服为佳,但粉剂常常缺药,只能用大剂煎汤聊胜于无。

用木蝴蝶,是因为临证那几天正好在翻陈士铎的《辨证录》,满脑子五行关系,便用其稍稍疏肝,以助清焰。现在看来,不用也无不可。

一周后,从患者的反馈看,药已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便将大黄生用,增添降泻之力;加远志,泻火热,通心肾。

(中医治病因人而异,非专业人士请勿自行转方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小医生叶青的门诊地点:孟河医派名医堂(常州市新北区燕山路河海二村13幢,靠近河海农贸市场。问个终极问题:今天打算买什么菜?
门诊时间:周日全天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