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永玉吃完饭没事干,画了幅梅花不过瘾,又画一幅改个字卖800万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20-07-02

做人就要像黄永玉。见过黄永玉的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这话里有感叹,有羡慕,更多的是敬佩。

因为什么?

因为天下有才的人很多,但是像黄永玉这样有意思的不多,好玩的更少,并且还不装,最难得的是直肠子。

有人说,这有什么稀奇的,等你活到了他这个岁数了,你也会这样,老小孩老小孩,指的就是这个样子。

黄永玉今年96岁,还在写自己的自传小说。想必,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他这么坦然吧!

没错,人活到他八九十岁数,或者是六七十岁,很多东西是都会想明白的。但是想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去做,而且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

比如齐白石,在1946年他请胡适为他写传。胡适是一位治学比较严谨的学者,搜罗比较齐白石提供的各种材料,一顿好忙,才搞清楚齐白石为什么爱在书画上往高里自署年龄的原由,于是他本着真实的原则对其年谱的纪年作了全部改正,而后以他和邓广铭、黎锦熙三人合著的名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结果齐白石就不高兴了,后来齐白石又请著名诗人艾青为他写传。

齐白石是大画家,是名人,当时也八十多岁了,胡适是大学者,也是文化名人。两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都没有错,但碰到一起就没趣了。

所以,并不是谁都能“返老还童”的。不是年纪大了,就会变得有趣,也不是学问大了,就能变得有趣。

有趣也是一种才华,或者说是天赋,不管什么时候它都驻扎在他心里,随时恭候主人的调遣。

黄永玉就是这样的一位“老顽童”。比如,他吃完饭,没事干,去画了幅梅花。还在画上题款:“山斋饭罢浑无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喜欢绘画的人,多少都知道这题款出自古画《岁朝清供图》中的句子:“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但落款并没有“除夕”“岁末”等字样。

再说了画《岁朝清供》,一般都画天竹、水仙、牡丹、红柿子、佛手等吉祥喜庆之物,谁会画一位“疯老头”,双手捧着一只插了一枝梅花的花瓶而乐得不行?

黄永玉就是要用画面上乐得不行的“疯老头”来表达内心的愉悦,达到渲染的效果。让看画的人也会受感染,会心一笑。

画了这幅与众不同的梅花之后,还不过瘾。

有玩了一个花样,画面上干脆连“疯老头”都没有了,也没有什么花瓶,就一截光秃秃的老梅桩,分了两条小枝,在上面点了点一些黑,人家一看还以为是黑木耳,还点了一些绿莹莹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鬼,唯一看去像梅花的,就是那几个红点,算是花蕾?还有四朵看起来像盛开的梅花。

这样玩是不是有点过了?

而且画面上也题了一句“山斋饭罢浑无事,画了梅花便过年”。

意思是说,在山斋吃完了饭,完全无事可做了,于是就画了枝梅花,就可以过年了。

与前面那幅不一样的是,这题款后面,还有6个字:“戏改古人一字。”

改了哪个字?

如果按照“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的文本,又何止改了一个字?

按照他自己原来的版本,是把“插”字改成了“画”字。

不就改一个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画这幅画时,黄永玉已八十九岁,想必不会那么简单,但又让人想不明白,他究竟在玩什么?

再看他的落款:“湘西黄永玉作于万荷堂”。

前面题款写着“山斋饭罢浑无事”,让人以为是在山中吃了饭,没什么事可干了。

看了后面落款,才知道这饭不是在山中吃的,而是在“万荷堂”吃的,那这“山斋”难道是画家的一个斋号?

不过黄永玉的这“万荷堂”三个字,可比“山斋”名气大了去了。这是黄永玉在北京东郊的一处豪宅,占地六亩。里面不仅有亭台楼阁,还有池塘里的各种名贵的荷花,故称“万荷堂”。除了名贵的万荷,还有数十株上百年历史的梅树。

在这么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吃了饭也会没事干?这真有点限制人的想象。

平时,他老说自己都快九十岁了,很忙很忙的。有画要画,有书要写。怎么过年了,反而没什么事了?

就这简单的一枝梅花,也能让人猜想个半天,这明摆着是要捉弄人吗?

而用专家的话说,这就是这幅画最妙的地方,画外有画,很有意思的。

再来看“戏改”的那个字,“插”改为“画”。

原来是“插了梅花便过年”,说明手里有梅花,无论是屋外摘的,还是买的,而改成“画了梅花便过年”,这又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没有梅花可插,还是有梅花也不想插?不如画枝梅花好?

没有梅花可插,那是不可能的,他万荷堂里就有数十株珍贵的梅树,难道还没有生蕾长苞,还是长得太美,舍不得摘?

所以,专家说这些情景就凭你去猜想了?

总之,对着画面上的一枝干秃老梅,能够让人想到这么多问题,想到画外的这么多场景,这不是杰作还是什么?

没错,这幅画在拍卖会上还拍出了800万的天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